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教镇
释义

三教镇位于永川区北部,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居委会,13个农业村,总人口6.2万。永川至合川、大足、铜梁的高等级公路纵贯全境,距永川城区、成渝高速路口16公里,距重庆市区63公里。镇内矿产资源以煤、石英砂、石灰石、钾矿石、石料为主,其中煤、石英砂储量尤为丰富。森林资源以楠竹、慈杂竹、松树、杉树为主。镇内有日供生活用水1200吨水厂一座和400mm管径的工业专用供水管道,110千伏、35千伏和8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开通了光纤电视传输网、宽带网,实现移动、联通、小灵通网强力覆盖。

基本介绍

2007年来,三教镇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团结协作,与时俱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国家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被重庆市命名为“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好乡镇党委”、“市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集体”、“市乡镇企业示范区——渝西铸造城”、“商贸中心镇”、“乡镇企业明星乡镇”、“小企业创业基地”、“抗旱救灾工作先进集体”,是重庆市首批启动的“百强镇”,被永川区定位为北部小城市。

三教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永川北部小城市这一奋斗目标,提出了“一二三”(一城、两基地、三中心)发展战略。即:将三教镇建成渝西钢铁城;建成冶金铸造机械加工基地和煤炭采选能源化工基地;建成永川北部商贸中心、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

城镇建设

基础设施

三教镇已完成了集镇二环路千米大街建设;完成了全乡13处人饮水工程;完成了2处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完成了8.2公里的通乡公路油化,现正实施24.99公里的村级公路硬化;完成了3个病危水库的维修整治;完成了2所学校的危房改造;改建了卫生院;实施了农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电视工程。

精神文明

社会稳定安康。全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意识有所提高,双高普九成果得以巩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文广、卫生、环保、体育、社保等事业成效显著。几年来,三教镇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板凳龙”特色文化之乡、重庆市模范乡工会、双拥模范乡、体育工作全民健身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法制建设先进集体,乡政府机关被南川区委、区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卫生单位”。

产业结构

自从04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乡人民积极发展生产,结合自身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全乡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2006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30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285万元,农业总产值6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25元,完成本级财政总收入46.4万元。

党政建设

窗口形象

三教镇党政办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勤政务实,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该集体连续两年被评为重庆市“青年文明号”。在荣誉面前,党政办全体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经昂扬的姿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无怨无悔当好基石,尽心尽职搞好服务”这一主下题,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当好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调机关、企业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及时解决农村的矛盾纠纷,加强对领导、机关干部的行政监督。切实为领导、基层干部群众、机关后勤服好务。

落实服务

一是规定动作不走样。三教镇高度重视作风效能建设工作,精心组织,按规定实施了“动员部署、查摆问题、集中整改”等三个阶段的各顶工作,每位干部职工都写有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加以整改。

二是自选动作有创新。三教镇以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提出了“十不让”承诺宣言,即“不让学习在自己时间荒废、不让事情在自己职责耽搁、不让诚信在自己言行失控、不让群众在自己岗位冷落、不让违纪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让工作在自己手上延误、不让问题在自己权限滞留、不让效率在自己素质降低、不让信息在自己范围中断、不让形象在自己声誉受损”,承诺一切对上级负责、一切为群众服务,努力做到理论学实、作风变实、问题查实、实事办实、工作做实等“五个实”,创智慧型、勤政型、服务型、公仆型、事业型队伍。

三是认真落实“三项制度”。三教镇以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为重点,加强对“三项制度”的培训,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6个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格局,建立长效机制。

四是着力推进服务中心工作。三教镇落实了“便民服务窗口”和“村委便民服务代办点”,设立群众征求意见箱和开通热线电话,搭建便民服务平台,热情为群众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据了解,同乐乡为基层办好事实事112件,涉及资金256。8万元,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深受群众好评。

相关政策

强化领导,统一思想

通过层层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一要明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抓新农村建设贯穿农村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乡村干部考核机制,将各村的建设情况作为考核驻村干部成绩的主要内容,体现奖勤罚懒。二要明确树立艰苦奋斗和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的、持久的工作任务,要克服厌烦的,克服“等、靠、要”的,克服被动抓新农村的情绪和思想。三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四要明确“主抓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工作递进关系。2006年主要抓试点村三教镇村,整治村溪口村,连片的下坦村以此为契机,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班子建设等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强化宣传,再造氛围

除了原有的标语、黑板报、远程教育站点、露天电影等方式外,主要强调两个方式的宣传:一是寄公开信,进一步掌握三教镇的华侨、在外经商、从政等人士的情况,通过寄信,激发他们的爱乡热情和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抓典型宣传,通过联系媒体加强对“新农民,新产业,新风尚”的宣传,极力营造“人人建设新农村,个个争当新农民”的良好氛围。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是继续抓好规划的编制,把《规划》编制作为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突出对新农村建房点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力争规划讲科学,善定位,抓进度,求质量。预计8月底完成地形测量,9月份进入资源调查、文本编制阶段,争取在11月底完成规划编制全部工作。

二是多渠道培育经济增长点,寻找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建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机制、加大种养殖户扶持力度、发展来料加工业等途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其次,按照“以工富农”的思路,在做大做强石材雕塑这个龙头产业外,2006年整理部分基础较好的非农建设用地,尝试引进一至两家低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服装加工),以带动就业。2008年已签约的一家外贸服装企业,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另外,以瓯江为依托,三教镇“农家乐”旅游项目,正引起有关人士的投资兴趣。

三是以试点村为主抓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三教镇村2006年要完成村办公楼的建设,计划拆除猪、牛栏、占道建筑2000平米,建设村民活动场地、花坛、凉亭约800平米,粉刷赤膊墙15000平米,整治河道0、5公里,总投资约150万元。此外,要推进邻村的建设和改造,各村创造条件,逐步落实专人保洁制度。做好330国道沿线的环境整治。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度。

四是努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强化监督,巩固成效

一是聘请顾问,及时对三教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二是成立乡、村两级的新农村建设监督小组,定时组织检查,寻找不足,不断改正,以巩固成效。三是加强与兄弟乡镇的沟通,学习先进经验,寻找差距,不断提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