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江口镇 |
释义 | 1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三江口镇位于辽宁省昌图县,政府驻三江口,人口3.35万人,面积247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大力、团结、八棵树、三江口、蔬菜、大王、高尔、二河、刘糖坊、海丰、宝龙、太平山、庄稼窑、刘胡、三马架、庆丰、前海丰、口袋房子、山嘴子、建新。 ◎ 镇情简介三江口镇地处辽宁、吉林、内蒙三省交接处,全镇区域面积3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人口3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辖12个村,3个居民委。几年来,三江口镇除大力发展玉米等传统农业外,对黄烟、蔬菜等产业进行开发。已逐步形成“南菜北烟”的农业规模。2007三江口镇黄烟种植面积达6500亩、种植户达242户、水稻种植面积1700亩、蔬菜3700亩。全镇人均收入达4187元,镇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镇财政收入达310万元。具体特色产业:刘塘坊村的棚种黄瓜、三江村的蒜苗、刘胡村和庄稼窖村的黄烟、宝龙的花生、海丰和大力的水稻都已经打开市场,创出品牌。2007年,引进了“大连松源玉米深加工项目”投资近5亿元。 ◎ 历史沿革三江口镇原地名后大明屯。据查1889年(光绪十五年)因大雨东辽河泛滥,洪水淹没右岸良田和房屋,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三江口地区严重受灾。无家可归的三江口人纷纷渡河到东辽河左岸后大明屯定居。由于三江口的住户居多,有些手工业业主、经商户重操旧业,故后大明屯改为三江口。由于三江口镇处于辽、吉、蒙三省交会的要冲之地,是东北军事的要地,四平市的外围。日伪统治时期,本镇伦为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法西斯统治之下,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三江口人民配合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日期,本镇处于国民党、八路军两军相持的拼争之地,当年的县委副书记巩绍英曾亲自坐镇三江口,指挥武工队,配合八路军作战。在攻克四平的战斗中,本镇人民配合主力部队阻止南下应援的国民党部队,经过敌我双方的反复较量,境内于1947年获得解放。解放后的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奏响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2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三江口镇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东南部,濒临兴化湾,西与白塘镇、涵东街道办事处为邻,南与荔城区黄石镇隔海相望,北以福厦公路为界与国欢镇相连,距涵江城区仅1公理多,是涵江区对外开放的一个主要窗口,为福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 乡镇概况三江口镇位于涵江区境内东南部,距涵江镇约3公里。东濒兴化湾,东北界莆田县江口镇,西接涵江镇和国欢镇,南隔三江口港与莆田县黄石镇相望,北连国欢镇。镇人民政府驻地高美村,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铁灶、芳山、杨芳、鲸山、鳌山、后郭、哆前、哆后、哆中、洋中、美尾、高美、新浦。 ◎ 历史沿革宋时,三江口镇隶属莆田县唐安乡望江里、延寿里。明、清时,隶属二区望江里、延寿里。民国时期,隶属第二区,划分为新浦乡、铁灶乡、后郭乡、鲸山乡、岩□乡、西林乡、哆头乡;后划为三江联保;废联保后,又称为三鲸乡。民国32年(1943年),划为望江乡,直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第二区、第八区、望江乡、涵江人民公社、涵江乡。1993年1月,为三江口镇建制,以三江口港而得名。 ◎ 行政区划三江口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南部。面积17.5平方千米,总人口5.4万人。辖17个行政村。福厦高速、324国道、涵三公路过境,有三江口港。 【代码】350303100:~201后郭村 ~202鳌山村 ~203南兴村 ~204东清村 ~205塔山村 ~206芳山村 ~207鲸山村 ~208杨芳村 ~209洋中村 ~210新浦村 ~211美尾村 ~212高美村 ~213双霞村 ~214前明村 ~215哆中村 ~216东盛村 ~217新兴村 ◎ 自然资源三江口镇地形平地居多,海拔4.5~5米,属冲积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500多毫米。 三江口镇三面临海,海岸线长14.5公里,淡、海水养殖面积2.2万多万亩,盛产海蛏、花跳鱼、鲟、土笋冻等各优特产品,其中哆头海蛏因其肉嫩、质脆、无沙而享誉海内外,1959年增被选进京参展,并已注册“哆头牌”、“白玉牌”蛏干商标。 三江口镇因其优良的环境和气候,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常年性种植在3500亩以上,除销往广州、上海、北京、东北三省外,还销往俄罗斯、韩国。 ◎ 旅游资源三江口镇境内鳌山村的雁阵山风景区,有南宋状元黄公度的读书处--登瀛阁。芳山村有唐未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政的驸马府等名胜古迹,极具旅游开发潜力。 ◎ 基础设施三江口镇地形平地居多,平均海拔4.5—5米,属冲积平原,东北部有一小部为丘陵地。全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500多毫米。本镇傍海靠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海上:百年良港三江口港,为国家二级口岸,可与香港直航,并被批准为台轮停靠点,现常年仍可通航4000吨级货轮,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60万吨,最近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沿海港口群(莆田港)。陆上:福厦公路从北面横穿全境而过,涵三公路(三江街)纵贯南北连结三江口港与福厦公路;福厦高速公路从中部横贯全境并在境内鳌山村设置交汇口,正在建设的福厦铁路也横贯全境;镇内已建设的洋山路(洋中—鲸山)、塔后路(塔山—后郭)、铁灶路、哆头路、港区路、镇府路及哆港路等镇村道路纵横交错,并都全部硬化上等级;规划中的南环城路也将从本镇望江片村庄横过。 镇内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已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电、通广电、通电话,镇内设有2座电信工程大楼。鳌山村的雁阵山已完成景区规划和前期开发,有南宋状元黄公度的读书处登瀛阁和雁阵宫等人文景观;芳山村有唐末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政的驸马府等名胜古迹;三江口港东边3海里处的海中还有一座古塔,都极具旅游开发潜力。莆田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在本镇东部,本镇与江口镇各占一半面积。镇内还有涵三路开发区、三江民营企业城等工业园区。 ◎ 区位优势◎ 侨乡优势三江口镇旅居海外“三胞”有2.78万人,近年来劳务出国打工约3000多人。现有“三胞”大部分居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澳门、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外“三胞”按三代计算比例各占1/3;劳务出国打工大部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阿根廷、以色列、南韩及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外“三胞”心系桑梓,关心家乡经济建设,近年来先后捐资兴办教育、道路等公益事业近300多万。 ◎ 蟳滩涂优势本镇三面临海,海岸线长16.8公里,拥有滩涂养殖面积2万多亩,临海村庄9个,人口约3万人。特别是哆头地区5个村农户大部分以滩涂种植和海产养殖为主,是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地区常年盛产缢蛏、花跳鱼、蟳仔、土笋冻等名优海产品。哆头种植的蛏苗为全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哆头生产蛏干因其肉嫩、质脆、无沙而享誉海内外,去年已获注册商标。故此,该地区生产蛏干及“土笋冻”精加工、开发营销前景非常看好。 ◎ 港口优势三江口镇傍海靠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海上有天然良港——三江口港,该港现为国家二级口岸,常年可通航4000吨货轮,年货物吞吐量达60万吨以上,是莆田市最大货物集散港之一。该港现隶属涵江区政府管理。该港的逐步繁荣,为临港新浦、美尾村货物运输、搬运,乃至涵三沿线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门路和空间。 ◎ 经济发展三江口镇靠港傍海、水网旱地兼具、海外“三胞”众多。近年来,该镇大做“农、工、商、海和侨”文章,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项目兴镇,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全镇总值6.24亿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幅位居全区第二;对外贸易出口创汇31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5万美元,财政总收入3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荣获市政府授予"经济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在八十年代,三江口镇拥有闻名省内外专业村13个,即铁灶及芳山粮油加工(现大部分聚集在芳山民营企业城)、鳌山蔬菜种植、鲸山奶牛养殖、洋中渔网加工、新浦及美尾交通运输、哆头海产品种植和养殖等专业村。 ◎ 特色经济三江口镇可耕地有8100亩,其中水田6800亩,旱地1300亩,人均不足2分耕地。近年来,在稳粮基础上,着力培育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和海产品养殖三大特色农业经济,逐步建立三大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在鳌山、鲸山、杨芳村建立望江片130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在芳山、杨芳建立家禽家畜养殖示范基地;三是在哆头原盐场建立1200亩顺兴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三个基地以点带面、以市定产,逐步推行市场化生产,使三大特色农业经济一直保持占农业产值95%以上份额。 ◎ 商贸特色三江口镇自古商贸繁荣,以从事海产品批零而闻名闽中地区。在涵江新市场及涵江水产批发市场,乃至塘北40米路两旁水产品聚集经营地带,随处可见“哆头人”或三江口镇籍的人。据初步统计,在涵经商海产品的涉及哆头、鳌山、杨芳等8个村,从事人员约3000多人,水产批零业务占整个涵江海产品市场经营量的80%。同时,仍有300多人在涵经营日用百货、建筑材料、食杂批发等生意,“农转城”举家乔迁涵江也有500户以上。 近年来,全镇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大幅度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家。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比增2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63:23;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总产值达18.9亿元,比增3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5亿元,比增4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12亿元,比增28.3%;农业总产值完成2.2亿元,比增10%;农民人均收入达4059元,比增10%;合同利用外资26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50万美元,完成计划144.1%;财政总收入46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计划116.51%。 ◎ 科教文卫镇内有三江口镇中学、涵江区华侨中学2所初中校,还有三江口中心小学、后郭、鳌山、杨芳、哆头、哆中、哆后、鲸山、芳山、洋中、新浦、高美等12所小学;小学普及率达100%,初中普及率97%以上。合格幼儿园10所。 三江口镇有1所镇卫生院,17个村医疗所。 17个村基本建有“六室一中心”,50多支农民文艺队。 从原来三类乡镇进入二类乡镇行列,计生符合率达94.02%。 落实农村低保覆盖率达2.5%,使贫困人口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 新农村建设三江口镇有芳山、洋中2个市级试点村,后郭、鳌山、双霞、新浦4个区级试点村。2006年开局良好,4个没有村部的村,除洋中村因结合铁路拆迁安置区一起建设外,其他3个村都已建好村部,另有新浦、高美分别购买、新盖了村部;筹资600多万元,建设20.1公里水泥村道路,于2006年8月份提前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全镇建有19支卫生保洁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100%实行尸体火化基础上,推行骨灰集中安放,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治方面,全年没有重、特、大治安、刑事案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群众满意率达96.25%,居全区第二名,被区政府评为“2006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 城乡建设镇辖内有百年老港三江口,自清代中叶起,港区周围即设有港务、交通、邮政、商贸等相关机构和店铺等20多家。民国17年(1928年),辖区始建三江口至涵江城区公路。是时,港口附近的美尾村即沿公路两旁开设商店10多家。港区东北侧的哆头,建有农贸墟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江口港区的逐年建设,港务、外贸、商业、仓储、邮电和边防等部门相应发展,使该港形成类似农村集市的小镇。1984年涵江建区后,三江口至涵江的涵三公路拓建成国家二级公路,三江口港成为湄洲湾中转疏运港。1985年,三江口港区建成1万伏高压电线路和引水工程。随后继续建成2个500吨级货运码头、1个300吨级客运码头和1条长1500米通港公路。1993年三江口建镇后,政府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和《福建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先后完成城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并逐步实施。同年投资165万元,新建镇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同时拨款165万元,兴建三江口中学教学楼,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改建新建小学校舍面积共1.56万平方米。1994年,三江口镇民营企业发展到12家。集资建筑的新浦农贸市场和哆头农贸市场,先后告竣并投入运营,市场面积共600平方米。同年,有公安、工商行政、税务、金融、商贸、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办公楼竣工,总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六层的海关和商检大楼已经建成,总面积达4200平方米。 3 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三江口镇(原名恫利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999年12月15日更名为三江口镇)位于兴义市西南部,地处南盘江上游黔、桂、滇三省(区)结合部,东经104°45′33″,东与本市洛万乡接壤,西与云南罗平县鲁布革乡隔河(黄泥河)相望,北与本市捧乍镇和鲁布格镇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马蚌乡隔湖相望,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镇辖1个办事处,4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主要分布在梅坪、安沙、红落万三个村)。镇境内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三江口镇国土总面积89.3平方公里,林地60289亩,森林覆盖率达45%,水域面积400公顷,实有耕地面积20000余亩,土质是中性,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日均气温18℃,全年日照达1324小时,无霜期达324天,降雨量1385毫米,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林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镇区生产果蔗、小米辣、板栗、脐橙等多种经济作物。2006年,全镇GDP值达498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333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5.29万元,粮食总产量达4080吨,农民人均收入达24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全镇社会稳定,“三个文明”同步推进,人民安居乐业。 4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三江口镇◎ 简介三江口瑶族镇位于汝城县县境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处,与广东省仁化县交界,是汝城的“南大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29亩,人口0.9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253人,瑶族占总人口数的59.1%。106国道经此。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7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1053元。 ◎ 辖区1949年属六区,1956年属东岭乡,1958年设东岭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迁址于三江口村置三江口镇。 辖兰洞、塘田、上里、中心、明星、红光、下里、沙界、大塘、仙溪10个村委会和三江口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厂、水电站、木材加工厂、林场。特产白毛尖茶。 ◎ 经济该乡资源优势明显。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4.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9.3万亩,木材蓄积量30万立方米,楠竹4.5万亩,蓄积量600万根;矿产品种繁多,现已探明的矿藏达10多种,其中钨、铜、金、钾长石储量丰富,尤其钾长石矿,总储量达700万吨,居全县之首;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已勘明的水能蕴藏量1.08万千瓦,建有大小水电站28座,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率92%。民族文化独特,“盘王节”、“香火龙”等瑶族风情浓厚,“藤篮制品”、“汝白银针”久享盛誉,遐迩闻名。 近年来,三江口瑶族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创新、和谐三大主题,立足林业、矿产、水电三大资源,积极实施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镇的发展战略,认真实施“五抓五促”战略举措,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围绕农业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力度,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三江口镇下辖村: 兰洞村 塘田村 上里村 中心村 明星村 红光村 下里村 沙界村 仙溪村 大塘村 九龙村人口数据 三江口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8353 男 4399 女 3954 家庭户户数 2244 家庭户总人口(总) 7993 家庭户男 4132 家庭户女 3861 0-14岁(总) 1974 0-14岁男 1053 0-14岁女 921 15-64岁(总) 5794 15-64岁男 3046 15-64岁女 2748 65岁及以上(总) 585 65岁及以上男 300 65岁及以上女 28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66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