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萨拉姆 |
释义 | 1 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Abdus Salam,1926-01-29~1996-11-21),巴基斯坦物理学家。 生于印度旁遮普邦农村,卒于英国牛津。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剑桥大学,1952年在剑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以后任伦敦帝国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56~1974年任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61年又先后任巴基斯坦总统首席科学顾问和科学委员会委员。1971年任联合国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195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3年当选国际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协会副主席。他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名誉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萨拉姆长期从事基本粒子和量子场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重正化理论方面提出了消除理论中出现的某些发散(交缠无穷大)的方法。60年代上半叶,他研究了规范场理论和黑格斯机制,并在1968年独立地提出了通过黑格斯机制使中间玻色子获得静止质量的电弱统一规范理论,即通常所说的温伯格一萨拉姆理论。这个理论提出后,它的一些预言不断地为实验所证实。由于萨拉姆的这些贡献,他和S.温伯格、S.L格拉肖共同获得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预言的静止质量很大的三种中间玻色子W和Z°,后来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分别于1983年1月和6月在质子一反质子对撞机的实验中找到。其质量与理论预言的一致,从而极大地支持了这个理论。萨拉姆等人还在1973年提出了统一描述夸克和轻子的帕提一萨拉姆模型,预言了质子的衰变。这项工作为大统一理论开了一个头。 萨拉姆对理论物理方面的国际交流十分热心,是积极的活动家。他把所得诺贝尔奖金捐作培养发展中国家的物理学家的费用。由于萨拉姆的努力,1964年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创建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这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物理学家的研究机构,他一直是这个中心的负责人。1983年又由界科学院,总部设在是:加强第三世界科作,扩大第三世界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
2 新疆民语策勒人热情好客爽直忠厚。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有严格的礼仪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性别的人,不同年龄的人,关系亲与疏的人,信教与不信教者,见面时的礼节都有所不同。小辈礼让长辈,男子礼让妇女,年轻的礼让年长的。时代在前进,礼仪也在革新和变化。男性之间见面的礼节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见面时必道“萨拉姆”。“萨拉姆”是阿拉伯语,原意为“和平”、“平安”。两个人见面要用右手掌抚左胸,身体微躬,两眼目视对方,一方先问道:“安萨拉姆里空(愿真主赐福于你)。”对方也做同样动作回答“瓦里空安萨拉姆(愿真主也赐福于你)。”然后双方握手,再进行寒暄。如果对方是熟识的领导或是年长之辈,问候者就要双臂下垂,两手相靠,表示对对方的尊崇。问候毕,开始互相询问家庭成员的情况。比如一方说一切都如意时,对方要做祝福性回答。 有些乡村对问候特别讲究,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进门的向门内的人先说“萨拉姆”,站着的向坐着的人先说“萨拉姆”,行走者向停立者先说“萨拉姆”,年轻人向年长者先说“萨拉姆”,知识少的向知识多的人先说“萨拉姆”。 听到有人向自己说“萨拉姆”,必须立即以“瓦里空安萨拉姆”答之。如果一群人听到有人说“萨拉姆”,至少须有一人答之。但在别人诵读《古兰经》时不能打搅,在房中赤身沐浴时不宜说,在厕所及其他污秽之地不宜说话。女性之间的礼节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年龄大的,或未受过文化教育的两名女性见面时,两人脸颊相贴,拥抱,然后互致问候;有文化的青年妇女见面时握手即可;经常见面的妇女不握手,只问候“阿普当突努得姆(日子过得好吗)”。对方要回答“阿普当突努得(日子过得好)”。晚辈见长辈时不握手,年长的主动问候年纪小的:“你好,孩子!”对方可回答:“您好,阿尼卡(阿姨)!”或“您好,阿恰(姐姐)!” 旧的习俗规定,男女相互见面时,不准握手,弯腰将手搭在胸口表示问候。如果家中只有女人,男客不得轻易入内。现代策勒人的问候礼节,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团结向上、互相关心的那种精神风貌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策勒人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会与时代一同进步和发展。 祝福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平安吉祥,愿好人一生“萨拉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