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洒卡自然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洒卡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洲屏边苗族自治县白河乡胜利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白河乡东边,距离白河乡35公里,(是胜利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104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桔子等农作物。有耕地1255亩,其中人均耕地1.7亩;有林地2174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84户,有乡村人口751人,其中农业人口751人,劳动力4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9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7.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7.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55万元,占总收入的41.97%;畜牧业收入26.75万元,占总收入的20.9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70头,肉牛7头);林业收入28.99万元,占总收入的22.72%;第二、三产业收5万元,占总收入的3.92%。农民人均纯收入1419,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55亩(其中:田391亩,地864亩),人均耕地1.7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17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4亩,主要种植桔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5亩;荒山荒地4700亩,其他面积11366.5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 ,无路灯。全村全部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全部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8户(分别占总数的18.48%和18.3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3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4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91亩,有效灌溉率为31.1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9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7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山县古木镇洒卡村委会洒卡自然村村情概况洒卡自然村隶属于古木镇洒卡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古木镇南边,距离镇22.00公里,是洒卡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4.45平方公里,海拔1,590米,年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86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蔬菜、马铃薯、小麦、草果、八角等农作物。有耕地454.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0亩;有林地4,260.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7户,有乡村人口550人,其中农业人口550人,劳动力2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709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54.00亩(其中:田156.00亩,地298.00亩),人均耕地0.8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草果、八角等作物;拥有林地4,260.00亩;荒山荒地1,787.00亩,其他面积180.0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27户通自来水。有12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 31.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 31.43 %和 7.87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2.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22.03 %。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7.6万元,占总收入的 33.2 %;畜牧业收入43.00万元,占总收入的 30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8头,肉牛14头,肉羊20头,禽类1072只);林业收入29万元,占总收入的 20.2%;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 5.5 %;工资性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 10.4 %,其他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34%。农民人均纯收入165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6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7人(占劳动力的14 %),在省内务工33人,到省外务工4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0.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3.3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草果、八角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草果、八角和养殖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27户,共乡村人口550人,其中男性300人,女性250人。其中农业人口550人,劳动力264人。该村以 彝 族为主(是彝族、壮族混居地),其中彝族475人,壮族50人,汉族25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11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3.25 %;享受低保9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2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 村内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参合人员名单 赵正林 柏金凡 柏兴志 柏金信 李文汇 李国培 柏凤英 田世明 张如仙 柏金济 桂发英 李光茶 赵文伍 杨成珍 柏金卫 柏金香 杨光兴 李 亚 张凤美 田永仙 柏文行 李玉仙 杨树彪 李正贤 杨 波 田永红 柏文漂 柏金坤 杨树花 张德兰 兰友芬 张树友 李玉祥 柏成贵 杨跃文 李光志 杨 娥 李发翠 李成焕 田世美 王光会 李光荣 杨 稳 张林成 李成松 柏兴坤 杨 菊 田永林 张洪梅 张林冲 李发玉 柏兴巧 杨 艳 李成芬 李发云 杨富龙 李国翠 李正明 田永会 田昌位 柏兴翠 杨 卓 杨昌梅 柏翠英 田昌蓄 田昌江 李 川 杨 诺 李 右 李光霞 李玉英 柏兴围 李 姬 田世德 李正英 李光洪 田昌存 李玉芬 李玉平 柏成琼 田世英 柏成良 田世云 柏金秋 骆常琼 田永良 李成文 杨开秀 柏凤莲 柏金勇 杨树云 田永文 李 芳 柏兴恒 陶英玉 柏兴理 李成素 张树荣 李 春 古存芬 田昌道 田永英 李玉兵 田世连 李国梅 柏金虎 田永坤 杨 富 张树兰 张林武 柏兴代 柏金蝶 田昌娇 杨光庆 李成惠 张林昌 张朝金 张树近 杨光友 柏成秀 李成俊 李美玲 马朝英 柏成义 陶会琼 杨树妮 杨华翠 张 艳 杨 翔 田永珍 杨树良 杨 鹏 松加奎 张 洋 李世文 张林猛 杨树萍 李华英 李 楚 杨跃兵 柏兴珍 张林雨 杨开林 王兴德 柏兴华 李光英 李文杰 张林欢 柏成美 田秀连 柏金发 杨启鑫 李 梅 张树文 杨光永 柏金梅 柏金富 杨启康 杨兴美 田永梅 王世珍 王 芳 李玉梅 田永祥 柏红文 张朝安 杨树苔 王 荣 柏兴林 田永富 柏红兰 张林宽 杨 哲 赵文明 张翠英 田永华 张树英 张林川 杨跃会 松绍翠 杨昌珍 杨华兰 柏成亮 李世兵 柏金兰 赵德春 柏兴兵 田昌龙 柏兴德 李国琼 杨 峰 赵德霞 田永秀 田世荣 王兴芬 李文标 杨 芳 柏成恩 柏金水 李成亮 候金英 张 钊 柏兴荣 李国星 柏金萍 李燕雯 杨光全 张林光 柏金旭 李成晓 李 跃 李 帅 杨武琼 张林兵 马家美 柏兴柱 李光会 张树华 杨跃近 柏兴才 柏金沙 李正翠 李光启 张林飞 柏兴花 王兴翠 柏金菊 柏金益 田永芬 田金义 杨启希 柏金福 李玉文 柏金林 张树堂 李海露 柏兴亮 柏金琼 李成菊 柏文艺 李元莲 李成能 王保会 童兴明 李成密 李玉发 张 梅 张林美 杨昌丽 童加亮 柏金尧 张建芬 张 云 李自全 杨昌明 童加态 柏兴成 李 金 龙祥禄 李春香 杨光辉 童加丽 李成仙 李 进 马关芬 李春玉 柏兴春 李玉根 柏金辉 李发兵 龙光富 李应芬 杨 丽 柏金梅 柏金丽 柏成珍 龙光卫 李国彦 杨跃玲 李 倩 柏金川 李成勇 柏兴会 李国猛 杨跃妖 杨光云 柏兴元 李成云 张林殊 周选萍 杨跃飞 张选芬 张朝仙 杨 怀 柏金鹏 杨开德 杨光明 杨树香 柏金武 杨云山 柏金彩 杨光文 田永琼 杨树明 柏金秀 李邦凯 李代兵 杨光兵 杨跃友 冉崇福 张建文 李定昌 李秀芬 杨树会 柏金花 李马氏 孙云珍 李国兰 田金美 杨树秀 杨雅斯 李国华 张林丽 李品祥 李兴发 李光能 易光德 马正珍 张林富 李邦林 李兴荣 骆里美 易加平 李加仙 张林慧 李邦云 柏兴艳 李林峰 李成丽 冉红霞 卡保芬 李加荣 李光优 李林益 易兴康 冉红艳 柏金文 张先焕 李兴梅 李正国 易兴秘 冉红红 柏金华 李延米 李光婷 李玉仙 杨光华 李国恩 柏金龙 李延光 李玉堂 李光武 杨树金 熊发兰 李 粉 杨成芬 杨昌仙 杨树季 杨树梅 李加冲 李国文 田世进 李成明 田世仙 张林华 李加文 甘登会 李加翠 柏兴良 柏 波 李会仙 柏成彬 李 丽 李加凤 张建美 柏 剑 王德梅 张翠芬 李 存 田 吉 柏金跃 张真亮 张 丽 柏兴能 李玉恩 田 专 张林卫 李自兵 李正伦 张登仙 李燕玲 柏兴贵 柏兴安 张翠英 杨 平 田永代 龙祥恩 李玉春 张树秀 柏金良 柏成华 柏兴石 龙祥福 柏金思 柏金亮 徐正会 李 涛 张树琼 杨忠仙 柏金胜 柏金涛 柏红英 田世兴 柏金昌 张树永 田永安 柏金跃 柏红强 柏凤美 李玉华 张树珍 王永芬 李顺昌 柏兴祥 田永能 杨玉兰 李国翠 田昌进 李玉珍 陶美英 李玉军 李成清 张 剑 田永富 李龙昌 柏 兵 田世秀 范胡芬 龙祥荣 柏金达 李猛昌 柏 海 李梅英 李成荣 张树凤 李正保 李梦婷 周志友 李梅跃 李 遵 龙光美 张林春 余顺翠 杨开明 李梅纬 李 别 龙光帅 陶会仙 李玉林 杨光福 李玉友 李和昌 李春燕 张勇珍 李 丹 张建萍 古兰花 柏金秀 杨华仙 张勇庭 李 秧 杨树卫 李光顺 李选文 祁树荣 张林荣 张树尧 杨树江 李光丽 李选明 张树珍 陶美芬 柏兴芬 柏兴文 杨加荣 柏金芬 祁文能 杨 玲 张林水 邓朝会 柏成仙 杨华妹 祁文秀 杨 洪 柏金丹 杨树泽 杨树廷 柏兴美 杨光态 杨 萍 杨 功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洒卡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古木中学。该村距离中学22.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5 人,其中小学生35人,中学生10人。 该村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35.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680.00元(人均1.24元),一事一议筹劳1000个(劳均4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不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29人,党员中男党员25人,女党员4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23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该村地处偏僻,离集镇较远,交通不便,雨天群众通行困难;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素质偏底,科技意识淡薄。2、生产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4、农业结构调整幅度不大,生产效益差。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加大投入,加强公路建设,解决群众通行难的问题;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生产发展。3、培育劳务经济,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植草果、八角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发展种植草果20亩,八角50亩,发展养猪200头,牛80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