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阮秉谦 |
释义 | 阮秉谦,越南哲学家和诗人。字亨甫,号白云居士,别号雪江夫子。出身封建贵族家庭,生长在越南封建制度开始发生危机的时期。学识渊博,长期无意仕途,45岁时才参加科举考试,连中三元,考中状元。在莫朝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升吏部尚书,爵程国公。因上疏请诛18奸臣被朝廷驳回,愤而辞官,回乡办学。他的思想糅合了儒家学说与老庄思想,溯源《易经》,阐述太乙之理。他的诗文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腐朽的社会,批判了丑恶的世俗。 中文名:阮秉谦 外文名:Nguy?n B?nh Khiêm 别名:字亨甫,号白云居士 国籍:越南 出生日期:1491 逝世日期:1585 职业:哲学家和诗人 主要成就:后世高台教的“圣人”之一 代表作品:《白云庵诗集》 个人简介阮秉谦(国语字:Nguyễn Bỉnh Khiêm)(1491-1585年)越南哲学家和诗人。字亨甫,号白云居士,别号雪江夫子。原籍海阳省永赖县中庵乡(今海兴省永保县)。出身封建贵族家庭,生长在越南封建制度开始发生危机的时期。 文学成就阮秉谦学识渊博,长期无意仕途,45岁时才参加科举考试,连中三元,考中状元。在莫朝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升吏部尚书,爵程国公。因上疏请诛18奸臣被朝廷驳回,愤而辞官,回乡办学,撰有《白云庵诗集》等著作。他对乱世的丑恶纷争既愤恨而又感到无力改变,其诗文多对世俗时事的愤激批评,歌颂"万事置度外,清闲似神仙"的隐居生活,有儒家与老庄思想结合的特点。历史的评价 历史郑阮纷争事件概念郑阮纷争(越:Trịnh-Nguyễn phân tranh/郑阮纷争;公元1627年-1673年),系指时爆发于越南郑阮两大统治家族之间的长期战争。 并肩合作郑氏与阮氏家族的先祖都源出于黎利(1384或1385?-1433)关系密切的战友与助手;黎利使越南脱离中国统治,于1428年建立黎朝(1428-1527)的主要首领。然而到了1520年,一连串昏庸暴虐的王位继承者使得整个独立的新政权陷入了内战的状态。在接下来的20年里,郑氏与阮氏携手同盟,在理论上对抗篡位者莫登庸,他们是代表黎朝帝王黎庄宗而战;但实际上皇帝不过是几乎没有实权的橡皮图章。 分道扬镳自公元1525年以降的时期,最主要的推手是阮淦(1476–1545)。由于阮淦十分赏识郑检的才能,故将他的女儿阮玉宝许配给郑检。到了大约公元1530年,阮淦被迫逃亡至澜沧(今天的老挝);但他们重新集结了一支部队并且攻占了一些南方的省份。公元1545年阮淦遭人暗杀,而其女婿郑检接手控制了整个御林军,并随即控制了后黎朝的实权,两大家族的交恶大约始于此。 阮淦的两个儿子阮汪、阮潢(1525-1613)颇有才能,为郑检所忌惮。阮汪官居左相,经常受到郑检的排斥打压,最后更被杀,令阮淦的另一儿子阮潢惶惶不可终日,决定称病隐退,以消除郑检的戒心。 阮潢为了自保,决定遣人问计于当时的名士阮秉谦,阮秉谦随即提出建议:“横山一带,万代容身。”阮潢对此深以为然,随即谋求在越南南部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透过自己的姊姊阮玉宝,向郑检请求出镇顺化。当时的顺化、广南省一带刚刚经历战火,形势不明朗,许多当地人甚至越海投奔莫朝,因而被郑检视为“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终于在公元1558年,郑检透过进言后黎朝英宗,让阮潢出镇顺化,驻屯爱子社(今越南广治省登昌县)。九年后(公元1567年),郑检召回广南省总兵,命阮潢兼领广南省,每年向朝廷上缴银400斤,帛500匹,变相将越南最南方广南省的统治权交给了阮潢。 历史的评价阮秉谦受中国宋代理学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面对16世纪越南封建社会的变乱,他以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处世哲学,认为世事之浮沉乃必然,谁也无法改变,只有“等待时机,因时制宜”。他颂扬“安闲”的思想,“高洁谁为天下士?安闲我是地上仙”是他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一些儒生愤世嫉俗,不满现状,要求过清高的隐居生活的心理。他的思想糅合了儒家学说与老庄思想,溯源《易经》,阐述太乙之理。他的诗文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腐朽的社会,批判了丑恶的世俗。不少诗寓哲理与谶言,时人交口传颂。他一生著述颇多,撰有汉字与喃字诗文千余篇,收入《白云诗集》和《白云国语诗集》两部作品。他的哲学思想贯串于这些诗文之中。 也是后世高台教的“圣人”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