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入若邪溪 |
释义 | 《入若邪溪》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所作的一首诗。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诗中借描写泛溪景象,寓久客思归之念。 作品名称:《入若邪溪》 创作年代:魏晋南北朝 文学体裁:诗 作者:王籍 入若邪溪诗——王籍入若邪溪诗① 艅艎何泛泛②,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③,阳景逐回流④。 蝉噪林逾静⑤,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解释①本诗写泛溪景象,并寓久客思归之念。《梁书·文学传》:"(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其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 ②艅艎(yúhuáng于黄):舟名。泛泛:船随波荡漾貌。 ③岫(xiù秀):山峦。 ④阳景:日影。景,同"影"。 ⑤逾(yú愚):更加。 意境鉴赏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 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 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 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如同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基本信息题名: 入若邪溪诗 作者: 王籍 所属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 所属朝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 作品体裁: 诗 诗人简介诗人王籍(?~547后) 南朝梁诗人。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其父王僧佑为南齐骁骑将军,晋安王文学。王籍自幼文,博涉有才,为任、沈约所赏识。仕齐为冠军行参军,入梁为安成王主簿,天监中为湘东王萧绎谘议参军,迁中散大夫。太清元年(547)引为安西府谘议参军,带作塘令,不理县事,不久逝世。 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他在会稽所作《入若邪溪》一诗尤为人们所称道。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南方文人击节赞赏,叹为“文外独绝”;北朝卢询祖、魏收则不以为然。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举出《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以为“籍诗生于此意尔”。颜氏此说,恐失之穿凿,但此诗这种“动中有静”的表现手法对后世颇有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