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
释义 | 简介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蒙古文西里尔转写:Төгс Төмөр,拉丁转写:Tögüs Temür, 1342年-1388年),父为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兄为元昭宗(爱猷识里达腊)。北元第三位皇帝,庙号为元益宗,汉文谥号宁孝皇帝,蒙古谥号为乌萨哈尔可汗(Uskhal Khan)。 生平他于于1378年5月即位,1379年农历六月改年号为天元,1388年农历十月,遭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死后由儿子恩克卓里图继位。 与明朝的战争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1378年即位前期,元朝还控制着云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随着明军的不断进攻,云南地区1381年被明军占领,东北地区1387年被明军占领。 在元惠宗1368年八月逃离大都,元朝退回漠北后,云南行省的梁王,当时是把匝剌瓦尔密仍然坚守云南,而且每年遣使去漠北觐见北元皇帝,执臣节如故。因云南险僻,明太祖不欲用兵,数次派人劝降。不从。1381年,太祖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向云南进攻。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驻曲靖。明将沐英乘雾抵白石江,傅友德率兵进击,达里麻兵败被捉,失精兵十万。他逃至普宁州忽纳砦,驱妻子赴滇池死。自与左丞达德、右丞绿尔夜入草舍自尽。 在元惠宗1368年八月逃离大都,元朝皇帝退回漠北后,元朝将领纳哈出一直控制着东北地区,纳哈出控制东北近二十年。明朝初期开元路等整个东北地区尚处在北元势力控制之下。明初开元一带为故元丞相也速亥占据,统治秩序一如元朝。直到1387年,明朝大军二十万击败东北地区的元军,迫使纳哈出归附明朝。元朝势力退出辽东,开元等辽东地区在纳哈出横行二十年后,终于纳入大明版图。 明太祖朱元璋封纳哈出为海西侯,赐铁券丹书,其部下诸官皆封为指挥及千户等职,并将他们迁往南方沿海边地。 到了1387年,失去云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后,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统治后期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元益宗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益宗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死后谥号宁孝皇帝。通过这次战争,元朝皇帝的主力军被彻底击溃。 家庭儿子 长子:天保奴,1388年11月被也速迭尔所杀。 次子:地保奴,1388年5月被明军俘虏,被明朝远迁到琉球安置。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