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如意轮金刚法 |
释义 | 《如意轮金刚法》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修行方法。所谓密宗,就是没有经过上师灌顶和传授不能习修,而且也不能转告他人,密而不显,密而不示的修行方法。密宗的修行方式分为四大部。密宗中的每一个教派,虽下手修行的方法不同,但基本上离不开这四大部。 简介第一部:事业部它的方法重于众生缘用一定的方式为人们做一些善事,如:放焰口、念普佛等一些寺院里常见的佛事活动。 第二部:行持部以自己内观修行为主的方法。 第三部:瑜伽部就是要通过与上师、本尊相应,而达与佛、法、僧相应。即自力与佛力、自性与佛性相应的方法。其旨趣在于摄取单一的有相法。 第四部:无上瑜伽部就是用我们的意识去领会对治方法的一种离戏修行方法。其旨趣在于无相。 以上这四部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修法,也可以作为次第的修法。单修任何一部,只要功德圆满,也能成就。无论多少法,都离不开一个整体,所以把这些分散而归一的形式称为密法的不二法门。 组成《如意轮金刚法》是由密宗中的两个部组成,即: 一是属于瑜伽部的《金刚法》; 二是属于无上瑜伽部的《如意轮》。 金刚法就是以咒、印、观与佛、法、僧相应,而达到金刚不坏的方法。因其旨趣在于摄取单一胜境的有相法,故可作为下手的方便。 如意轮是一种离戏的修行方法,要求行者与上师心与心的交融,不仅需要严谨的道场,而且还要具足丰厚的定道资粮。此法在《大藏经》秘密部有完整的法本,是属于无相密乘。 把《如意轮》和《金刚法》结合起来,相互融通,以如意轮转的形式、三密相应的方法直入菩提道。就是《如意轮金刚法》,这样的设置使学修者既有下手方便之妙用,又有无色无相之胜境,从有相契入无相,圆满功行。 三步修持《如意轮金刚法》分为三步: 1、开示法; 2、本尊法; 3、成就法。 这三步,又是三个部分。他们可以按次第来习修,也可以分各自独立修持,因为是每一部分都具有独特性和完整性。学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缘分、资粮、愿力,既可以独立修持一部分而获得成就,也可以把三部分作为次第法依次修持而成就。 瑜伽密法虽形式各异、方法多样,但其旨趣没有离开“瑜伽”——相应。密法密在哪里?就密在“瑜伽”这两个字上,这是任何密法都离不开的规范形式,是密宗最根本的宗旨。 《如意轮金刚法》在习修上可以概括为七大相应: 1、身口意相应:身口意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不能各自分立,身口意不相融通,我们的身心就处于不调和的状态,所以习修首先要达到的就是身口意相应。 2、咒印观相应:咒是总持,又叫真言陀罗尼,它含有无量的妙法义理。他是口与气的定向脉契,是万变之总持。通过念咒就可以达到定向融通的作用。 法印:是形体与法的定向融通姿势,是为了使气、神、身体与法性相融通而作的定型姿态。 观想:是相应时必须设立的意识归向目标,以此目标(上师和本尊体相)来摄持散乱意识,使心归于一境。 咒、印、观相应也就是念咒、结印、观想三密相互配合,目的是为了获得上师的加持和集中意识。 3、佛法僧相应:僧既是法、僧既是佛;法既是僧、法既是佛;佛既是法、佛既是僧。佛法僧三宝要统一在一个概念中,才能相应。 4、上师相应:所谓上师相应,就是在修炼时,把上师的愿力、慈悲力、智慧与行者自己的业力、恭敬心和智慧配合起来,得佛力加持,此乃密法之方便。 5、本尊相应:把本尊变成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变成本尊,把自性融合到本尊的德相中去。 6、定慧相应:所谓定慧相应就是有止有观,止观双运。当心止于一境时,就会产生一些景象,这就需要去观照、去对治。定与慧要配合,否则定中的障碍就难以排除,不能达到常照常寂的境界。 7、大圆满相应:就是在修如意轮成就法时直接与佛融通。这种相应,可以由上师依据传承法脉,而向学者传授;也可以根据上师的智慧伏藏向学者传授,也就是上师运用智慧神通直接向习修者做特殊的加持开示,这后一种相应,要求学者的智慧层次与上师相近,达到脉契通融。 “能明自性方是道”。通过“瑜伽”这种形式,是要我们从内心修证,不是向外求虚玄。 灌顶密宗,首先要具备的规范就是灌顶,这种仪规是佛教密宗特有的。密宗的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通过上师灌顶传授,方可习修。没有灌顶,就没有密法之密了。 灌顶具有两种旨趣: 其一:就是要取得学修密法的资格; 其二:就是要获得诸佛上师一脉相承的真谛传承。 灌顶主要分为六种方便: 1、授记灌顶:比如出家人在剃度的时候用水洒在头上,就是授记灌顶; 2、加持灌顶:如活佛与法王给众生摸顶,用自己的悲心与愿力,为人们祈福消灾; 3、法仪灌顶:就是资格灌顶,为学修者取得修密法的资格而举行的灌顶; 4、本尊灌顶:修什么本尊灌什么顶,意在得到与本尊相融通的脉契; 5、法力融通灌顶:要求灌顶的上师不但要具备资格,具足功德,而且要在学修上有所成就,这种灌顶较为少见; 6、大圆满灌顶:要求灌顶上师必须达到诸法圆融的成就,没有圆融,就不能进行大圆满的灌顶。 以上六种灌顶皆因其缘而授。习修者可随缘而就。 《如意轮金刚法》的灌顶仪轨主要有:法仪灌顶、本尊灌顶、法力融通灌顶、大圆满灌顶。各种灌顶,以不同的因缘条件而举行。因众生因缘故: 《如意轮金刚法》的灌顶以起步高见长,习修者在开示法的习修中,就可以得到法力融通灌顶,使习修者在一分钟至十天的时间里,就可使自力与佛力相融,圆成法性。这在密法中是少有的。 行法设置密法的设置,分为六个阶段,以便习修者按次第习修: 1、加行法; 2、三密相应法; 3、上师相应法; 4、本尊相应法; 5、圆满相应法; 6、大圆满相应法。 以上六个次第中的每一个次第都可以作为独立的修行方法。但一般都提倡按次第习修。 《如意轮金刚法》的设置,分为三个阶段: 1、开示法:即将加行法、三密相应法、上师相应法三合为一进行传授、习修; 2、本尊法:即本尊相应法; 3、成就法:就是大圆满相应法。以如意轮作为瑜伽融通诸佛的手段,而即身成就。 《如意轮金刚法》习法宗旨就是:以直达本源的菩提心,与上师、本尊、诸佛融通相应而即身成就。 如意轮金刚法—— 本尊相应法 本尊相应法,就是变身瑜伽。瑜伽,梵语“相应”,即相互配合,相互融通的意思。变身瑜伽,就是我们修本尊的时候,把本尊变成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变成本尊。要修本尊法,首先,就必须要先修加行法。只有在具足资粮以后,才能够修本尊法。因此许多大德在传授本尊法之前,都要提出两个要求:一是磨难性的对治,让你大量地受苦,磨掉心里面的障碍;二是具足自己的资粮,就是要背诵经典、持咒、礼拜、忏悔,减少你的障碍。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具足修本尊法的功德资粮。 本尊,就是学修者的学习榜样。修本尊法,首先要选择本尊,按照以前修本尊法的惯例,可以按如下方法选择本尊: 缘年本尊(按出生年选择) 子年:是属鼠的,你如果是这年生的,可以选:千手千眼,就是观世音菩萨作为习修的本尊; 丑年:属牛,虚空藏菩萨; 寅年:属虎,虚空藏菩萨; 卯年:属兔,文殊菩萨; 辰年:属龙,普贤菩萨; 己年:属蛇,普贤菩萨; 午年:属马,大势至菩萨; 未年:属羊,大日如来(修密法的大日金刚); 申年:属猴,大日如来; 酉年:属鸡,不动明王; 戌年:属狗,阿弥陀佛; 亥年:属猪,阿弥陀佛。 以上是按照出生年的属相来选择的。 缘月本尊:(就是按照出生的月份来选择,一般是农历,不是阳历) 正月:虚空藏菩萨; 二月:文殊菩萨; 三月:普贤菩萨; 四月:普贤菩萨; 五月:大势至菩萨; 六月:大日如来; 七月:大日如来; 八月:不动明王; 九月:阿弥陀佛; 十月:阿弥陀佛; 十一月:千手观音; 十二月:虚空藏菩萨。 以上是按照出生月来选择的。 缘日本尊:(就是按照出生日来选择,也是农历) 初一:定光佛; 初二:燃灯佛; 初三:多宝佛; 初四:阿閦佛; 初五:弥勒菩萨; 初六:二万灯佛; 初七:三万灯佛; 初八:药师如来; 初九:大通智胜佛; 初十:日月灯明佛; 十一:欢喜佛; 十二:难胜如来; 十三:虚空藏菩萨; 十四:普贤菩萨; 十五:阿弥陀佛; 十六:陀罗尼陀佛; 十七:龙树菩萨; 十八:观世音菩萨; 十九:日光菩萨; 二十:月光菩萨 二十一:无尽意菩萨; 二十二:施无畏菩萨; 二十三:大势至菩萨; 二十四:地藏菩萨; 二十五:文殊菩萨; 二十六:药王菩萨; 二十七:毗卢遮那佛; 二十八:大日如来; 二十九:药王菩萨; 三十: 释迦如来。 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一种缘相。在实际学修中,弟子都是根据上师的传承因缘来选择自己的本尊。在自己还未具足足够的智慧资粮前,还是应由上师来根据你的根性加以选择。 修本尊法四步骤主要由四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在习修的时候,观想本尊,显现在你坐禅对面的空中,本尊化为一道光罩住你,使你的心安住不动,而不是身体安住不动; 第二步:将本尊移在你的头顶上,放大光芒,流出甘露水,成就灌顶法,甘露充满你的全身,消除一切业障,黑气从全身毛孔中排出,成就一种轻安的状态,得大自在。 第三步:观想本尊缩小,小到一颗珠子大,光明凝聚成一个光点,从修行者的顶门,直入心中月轮莲花座上,此时的本尊,就在你心中的莲花座上。 第四步:就是观想本尊全身变大,与自己的身体一样大,完全与你自己合一,一切成就,同本尊的成就毫无分别。在观想时要观想坐在我们心中莲花座上的本尊,慢慢变大和自己无异,这样本尊的法缘就具足了。 要提醒你们的是,修上师相应法,在行持中是持咒不断的;而在修本尊法时,只在开始时念咒108遍,然后只是观想。 现在有很多人好高骛远,总想去找至高无上的法。可是,自己一点本钱(资粮)都没有。“法高人低”,这对于学修者只能制造更大的障碍。所以,学修者确确实实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功德资粮?能不能把握自己的乱心?我但愿大家都能够立刻具足修本尊法的功德,成就本尊的德相。但为慎重起见,大家还是要扎扎实实地修好上师相应法(开示法),如果你修的上师相应法功德具足了,就自然与本尊相通了。在修法上,切不可操之过急! 注:(海空上师已开示传授《观世音菩萨本尊法》,因缘具足的弟子,可以得到上师灌顶传授,未经灌顶,严禁习修)! 如意轮金刚法包括了开示法、本尊法、成就法三个部分,其中开示法,也就是开放显示的方法,它是一种基础的修法。 开示法特点如意轮金刚法的开示法,是把加行法、上师相应法、三密相应法三合为一,融为一体进行传授,其方便善巧的特点在于: (一)这种三合为一的方法,使行者在加行的同时,又可得正行的佛法法益加被,缩短了习修过程,增强了学佛的信心; (二)开示法在传授时采取了少有的法力融通灌顶的形式来进行,并要求行者在一分钟到七天的时间里,以钻木取火的精神达到“圆成法性”的目的,即:使咒、印、观三密的功效突破自身的障碍而达行者的自性(深层意识)当中去。为达到这一目的,开示法以站立的姿势作为入门的方便,这是因为:其一,站立的身姿相对最为放松;其二,可以防止昏沉与懈怠放逸。用这种姿势去实践三密相应的方法。就可以使行者把乱心摄于一境,达到点开心要、圆成法性的目的,直入菩提道。 开示法2方便法行是应众生需要而特设的方便修法,它既可以作为强身健体的方法,又可以作为行者打通气脉、调和四大的辅行。 在习修法行时,采取“站立”的姿势,手结“合十印”,以三密相应的形式,即使咒、印、观和身口意相应作为下手起修的方法。行者手结印契不散、口持真言不断、意做妙观,作为意识的集中目标,而得佛力的加持。观想、念咒要持之以恒,身体随法而转。不加任何意念调控,来自上师和咒语的法力,就会有效地震动全身的脉道。脉通则气调,气调则易静,因此法行的习修也为行者的禅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法行的习修以“方便、善巧”为原则,而达身口意与咒印观相应的目的。 金刚禅定禅定,是佛法的特质,无定不生慧。金刚禅定就是以三密相应的方法而达到摄心一境,金刚不坏之体用。止观双运为金刚禅定之法要。 开示法之金刚禅定从“止”入手,采取“七支坐”的方法,手结“定印”: 开始诵: 《释迦文佛礼赞》(三遍)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如意轮金刚偈赞》(三遍) 释尊大法策月邦, 如意轮转集金刚, 菩提道中论次第, 三士同登般若场。 《诵宗喀巴至高上师所作祈祷文》(三遍) 我祈求能得到加持, 去除所有种种恶见, 从不敬善知识开始 到视人与法都是具自性的存在为止。 我祈求能得到加持, 生起所有种种正见, 从尊敬善知识开始, 到体证无我之真实为止。 我祈求能得到加持, 以马上净除所有的内外障碍。 然后行者观想上师放大光明,由行者顶门,直入月轮,口持真言不断,手结印契不散,意作妙观。坐时,心不随念转,来一个念头扫一个念头,扫至无可再扫,自然证得三昧。 坐毕,诵回向偈(三遍)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世业。 增长诸佛慧, 圆成众善根。 所有世间劫, 悉皆尽除灭。 法界诸含识, 同登无上道。 金刚禅定一坐为两个小时。初学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调配,但应以每日持之以恒为原则。 金刚禅定的“观”修,以佛道三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来进行,具体修持参见《佛到三根本的修持》一文,行者的行持以“止观双运”为其实践方式。 开示法的行持可分为“专持”和“常持”。专持,是指进行专门的立课修持;常持,是行者在行、走、坐、卧中进行的一种方便行持。常持,以念咒为主。不必结印、观想,随意方便。 开示法在行持中,可以根据每一位行者所出现的不同问题辅以加行对治,加行分为加行咒和观修,加行咒的传授由上师根据个人情况来进行,观修可在上师的指导下进行。 如意轮金刚法的开示法,是以上师相应法作为基础的方法,所以行者应将上师视为加持之源,以自己的精进力、恭敬心、愿力与上师的大慈、大悲、大智之心相应而得到法益。如果对开示法的习修具足圆满资粮,就可以见道定道,道行圆满。同样具足佛道之功德,即身成就! 七支坐——禅坐的坐姿要点1、以跌跏盘坐或单盘、散盘的方式,坐在软而舒服的垫子上; 2、眼睛微闭,观鼻冀; 3、背要直,保持身体的挺直; 4、两肩平垂; 5、下颚微收,从鼻到脐成一直线; 6、舌抵上腭,嘴唇微闭; 7、轻柔地呼吸。 据说,如果身体向前倾,痴会增长;如果向右倾,妒会增长;如果向左倾,欲会增长;如果向后倾,慢会增长。因此,适当姿势是很重要的。 如意轮咒如意轮咒—满愿轮咒 唵wèng 帕pà摩mó 无wú许xǔ尼ní夏xià 毕bì玛mǎ雷léi 吽hōng呸pēi 念一遍,净无间罪。每日七次,生净土。 常持此咒,能使忆前世,预见来世。 持完咒,吹气于衣服或燃香上,香气可净自己,利有情。 将咒放在门槛上,下面走过的人及有情得净化,不堕恶趣。 每日持七遍,功德等同供养恒河沙数诸佛。 持咒后,吹气在砂上,撤死尸,有情曾破戒或已堕恶趣,皆能转生上界。 持咒,吹气于香水,燃香上,闻者皆能净恶业,治疗传染病,助成佛道。 供香亦可持此咒六遍,供养偈一遍,“愿此香华,普遍十方,供养三宝,护法龙天,普薰众生,同入佛智。” 如意轮观音这种观音,也可以称为“大梵深远观音”,而之所以名为“如意轮观音”,主要是因其形象是左右手分持宝珠及轮宝,故名为意轮,密宗则称其为“持宝金刚”。 这种观音,一般是六臂造型,并且各有不同的作用。 右边的第一手,主要是用于思维;第二手是用于持如意宝;第三手是持念珠。而左边的第一手,则是按明山;第二手持莲花,第三手是持宝轮。这六臂的功能,主要都是在于解除众生的烦恼。 如意轮尊者,即如意轮菩萨。以其手分别持如意宝珠和宝轮,故名如意轮,密号为持宝金刚。 敦煌壁画其形相一般为六臂像,至于手持宝物及印相,则依经轨的不同而有多种差异。据《如意轮瑜珈念诵法》载,尊者具六臂,全身金色。头上结宝顶髻,戴庄严冠,以示庄严,冠有化阿弥陀佛,住天说法相。右边第一手作思惟相,表示愍念众生;第二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第三手持念珠,表示渡一切众生苦。左边第一手按明山,意为成就众生信心无动摇;第二手持莲花。以莲花喩洁净,表示能净各种不合佛法之事;第三手持宝轮,表示能弘扬佛法,顺转无上法轮,使佛法永住世间,故又名如意轮。六臂表示能游于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各种苦恼。这是普通常见的形象。另外还有手作说法印,或持钩杖等多种。 如意轮尊者,又称如意轮观音,为密宗所传六观音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