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如是我闻
释义
1 汉语词语

读音

rú shì wǒ wén

解释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出处

《佛地经论》一:“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示例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用法

作宾语、分句;为佛经开卷语

云何谓“如是我闻”

众所周知:本师 释迦牟尼佛入大般涅盘前,曾嘱咐四件事为(1)佛弟子应依『波罗提木叉』为师;(2)佛弟子应依『四念处』为住;(3)集结经文之首应冠以『如是我闻』;(4)对待恶性比丘应用『默摈』为之。至於云何谓『如是我闻』?兹依《阿弥陀经通赞疏》所开示,分述之如下:

(一) 言【如是】者。依四义转(1)依『譬喻』。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沙门,如是所传所闻之法如佛所说,定无有异,定为利乐方便之因,或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2)依『教诲』。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等,此中如是,远则佛之教诲,近则传法之者教诲;(3)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於此答言,如是我闻;(4)依『许可』。如有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说,谓结集时诸菩萨咸共请,如汝所闻当如是而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

当说,如我所闻,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谓如是法我昔所闻,此事如是,则此当说,定无有异。由四义故经所皆置如是我闻。

(二) 言【我闻】者。传法菩萨自指己身言,如是法亲从佛闻,故名『我闻』,非谓我者定属一人,我谓诸蕴,世俗假者,然『我』有三(1)『妄所执我』,谓外道等所横计我;(2)『假施设我』,谓大涅盘常乐我净除二乘倒强施设故;(3)『世流布我』,谓世共传天授、祠授等,今传法者随顺世间自指称我,问诸佛说法本除我执,何故不称无我乃称我闻?答有四义(1)言说易故(若说无我通蕴处界,知此经谁);(2)顺世间故;(3)除无我怖故(言无我者为谁修学);(4)有自他染净因果事业等故。为何不称名字但称我闻?答有三义(1)示不乖俗宗,虽显真宗不乖俗理,虽显妙言不乖□欲,虽显真谛不离俗故;(2)我者主宰自在之义,如同《集藏传》云:「有三阿难,一阿难陀云庆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云喜海,持菩萨藏,但是一人,随德各别,由此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三慧齐备,文义并持,於三藏教总持自在,若称名字。虽顺正理,无於诸法得自在义,由斯称我不道阿难。」(3)我者亲义,世间共言我见闻,此将为亲证,若言阿难闻,或非亲闻,从他传受,今显亲闻世尊所说,非是传闻破他疑网,故不称字但言我闻。何故但言我闻不言我见乎?答有三义(1)欲证深理要先闻法,名等诠义非色等故;(2)此界以声为佛事,事为所依,名等有故;(3)希证菩提要闻熏习,由闻熏习成出世故,由斯经首不说见觉知,唯说我闻据实,于时亦见佛说诸余佛土,以光明等而为佛事,可言见等。

由此观之,世尊当时嘱咐经首要冠以『如是我闻』,乃有其深刻之用意,此为吾等学佛修道者所应不得不知。何以故?盖『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伛(有之义)二字为吉祥之表,是诤论之本也,故佛教为避诤论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为信成就,『我闻』二字为闻成就。

总而言之,阿难尊者当年所集结之《大藏经》,其内容甚广,若就一般内容而言,可摄为教、理、行、果四种:(1)『教法』,即从能诠之语言、文字而言;(2)『理法』,即从教法所诠而言;(3)『行法』,即依教解理,所以起行,五乘学人,各有所行之法;(4)『果法』,即一切修行,均趣於果,终不虚度。若就胜劣方面而言,可概为三种:(1)『涅盘法』,即是无住大般涅盘,以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甘露解脱,真实安稳;(2)『中道法』,即戒定慧等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3)『文义法』,即如来为调伏有缘众生,所说八万四千诸妙法藏。

是故佛门四众弟子欲尽其一生,书写、受持、读诵并为人演说,决定不能做到,唯有一门深入修行『净宗念佛法门』,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进而在『依正庄严』之殊胜环境中,面见 阿弥陀佛,何愁不『开悟』?此乃古今高僧大德,不厌其烦地谆谆告诫吾人专修『念佛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主要原因,所谓『生死事大,轮回路险;老实念佛,莫换题目』是也。愿与诸仁者共勉之。

如是我闻了义解

一音教

《悲华经》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得知声闻法藏;或有修学辟支佛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于辟支佛法;或有修学无上大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了大乘之法纯一无杂。

《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大二七·四一○上):‘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独为我说种种义。

《维摩诘经》卷上〈佛国品〉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菩提流支、鸠摩罗什等人以一音教作为判教之语;回族佛教亦复如是。 各类佛经中的差异,正是众生根基不同所显现的差异。自作聪明的魔子说南传佛教是原始佛教,北传的不是佛说;反之,北传的说南传的不是佛说,这样的魔辈造的口业可谓无量无边。”

《大般涅槃经》复次善男子。如来常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众生种种形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佛以一音而为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以是义故名为父母。

复次善男子。如人生子始十六月虽复语言未可解了。而彼父母欲教其语先同其音渐渐教之。是父母语可不正耶。不也世尊。善男子。诸佛如来亦复如是。随诸众生种种音声而为说法。为令安住于正法故。随所应见而为示现种种形像。如来如是同彼语言可不正耶。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所说如师子吼。随顺世间种种音声而为众生叹说妙法。

《中阴经》:尔时,坐上众生作是念言:“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者。”趣声闻道者,得声闻道者。趣辟支佛道者,得辟支佛道者。趣菩提道者,得菩提道者。

《悲华经》:“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取此月光净华供养宝藏如来已,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即入三昧,其三昧名电灯。以三昧力故,令删提岚界一切山树草木土地变为七宝,令诸大众悉得自见,皆于佛前听受妙法,随所思惟,或自见身青色、黄色、白色、紫色、赤色、黑色,或见似风,或见似火,或见似空,或见似热时之炎,或见似水,或似水沫,或似大山,或似梵天,或似帝释,或见似华,或似迦楼罗,或见似龙,或似师子,或似日月,或似星宿,或见似象,或似野狐,在佛前坐听受妙法,随时思惟各自见身如是相貌。善男子,如是众生随所思惟,复见自身同宝藏佛身等无差别。是诸大众在于佛前,寻见梵志坐于千叶七宝莲华。一切大众处地虚空,若坐若立,一一众生各各自见宝藏如来独坐其前,独为说法,唯我独见。

适合南传佛教根器的众生必然会依照南传佛教的开示而成就,这样根器的人是不会诽谤佛法的,说大乘不是佛说的,必然是喜欢戏论的魔子。 《大方广总持经》 、《大般涅盘经》等无量经典都开示了这些魔子的面貌。”

又,《佛说妙法决定业障经》开示了不同根器的众生听佛说不同的法。 经文:“时此会中若有声闻。则闻声闻乘法。若有缘觉乘人。则闻缘觉乘法。若有大乘行人则闻大乘妙法。鸟兽之类。各随其音。而闻佛法。于此会中。所有众生过去未曾耳闻佛法。皆见如来默然不语。 ”

同一法会各类众生听佛说法都有差异。趣声闻道的回去给弟子讲声闻道的法;趣辟支佛道的回去给弟子讲辟支佛道的法;趣菩提道者的回去给弟子讲菩提道的法。后世的弟子不懂佛教,互相诽谤,实在是不懂佛一音说法的意义。一些人以无比的邪见来戏论分别声闻佛教和大乘佛教,此类魔子无疑,这些魔子有个共性,就是覆盖大乘佛法,断众生发菩提心的善根。他们喜欢考证的目的就是如此。诸佛菩萨无作无心如响应声,所以英国人听佛菩萨讲法是英语、法国人是法语.....乃至鸟兽各随其音而闻佛法。你什么样的心,佛就应你什么样的色声香味触法.....”

听到大乘佛法者皆是深种善根者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具正信者,诸佛菩萨即为说法,根性纯熟堪为法器,于过去佛曾种善根,心无谄曲威仪齐整,不求名利亲近善友,利根性人说文知义,为法精进不违佛旨。大王,诸佛菩萨为如是等众生说法。

六祖大师开示:一时是圆满三世。六祖大师:言一时者。师资会遇齐集之时也。佛常住说法。 佛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当中为不同众生宣说八万四千法门,现不可思议大神通力,故说“一时”。道宣律师曾问献供的天人:“佛灭度后去往了何处?”天人答:“尊者问哪一尊释迦佛呢,佛正在为人说法,您是问法华会上的,还是涅盘会上的,还是华严会上的,无量世界有无量释迦佛三时说法,尊者问哪一位呢?”

《维摩诘经》:“又舍利弗。 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

又如《法华经》:“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开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随觉。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世界无量差别智随觉;一切众生界不可思议智随觉;一切诸法一入种种种种入一智随觉;一切法界广大智随觉;一切虚空界究竟智随觉;一切世界入过去世智随觉;一切世界入未来世智随觉;一切世界入现在世智随觉;一切如来无量行愿皆于一智而得圆满智随觉;三世诸佛皆同一行而得出离智随觉。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法自在光明,所愿皆满,于一念顷悉能解了一切佛法成等正觉。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四开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入佛法。何等为十?所谓:入过去世一切世界;入未来世一切世界;入现在世世界数、世界行、世界说、世界清净;入一切世界种种性;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入一切菩萨种种行;知过去一切佛次第;知未来一切佛次第;知现在十方虚空法界等一切诸佛、国土众会、说法调伏;知世间法、声闻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虽知诸法皆无分别而说种种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如其法说无所取著。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入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甚深性。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五开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海智。何等为十?所谓:入一切无量众生界,是为第一如海智。入一切世界而不起分别,是为第二如海智。知一切虚空界无量无碍,普入十方一切差别世界网,是为第三如海智。菩萨摩诃萨善入法界,所谓:无碍入、不断入、不常入、无量入、不生入、不灭入、一切入,悉了知故,是为第四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萨、法师、声闻、独觉及一切凡夫所集善根已集、现集、当集,三世诸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当成所有善根,三世诸佛说法调伏一切众生已说、今说、当说所有善根,于彼一切皆悉了知,深信随喜,愿乐修习,无有厌足,是为第五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入过去世不可说劫,于一劫中,或百亿佛出世,或千亿佛出世,或百千亿佛出世,或无数、或无量、或无边、或无等、或不可数、或不可称、或不可思、或不可量、或不可说、或不可说不可说,超过算数诸佛世尊出兴于世,及彼诸佛道场众会声闻、菩萨说法调伏,一切众生寿命延促,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皆明见;如一劫,一切诸劫皆亦如是。其无佛劫所有众生,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诸善根,亦悉了知;若有众生善根熟已,于未来世当得见佛,亦悉了知。如是观察过去世不可说不可说劫,心无厌足,是为第六如海智。菩萨摩诃萨入未来世,观察分别一切诸劫无量无边,知何劫有佛,何劫无佛,何劫有几如来出世,一一如来名号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几众生,寿命几时。如是观察,尽未来际皆悉了知,不可穷尽而无厌足,是为第七如海智。菩萨摩诃萨入现在世观察思惟,于念念中普见十方无边品类不可说世界,皆有诸佛于无上菩提已成、今成、当成,往诣道场菩提树下,坐吉祥草,降伏魔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此起已,入于城邑,升天宫殿,说微妙法,转大法轮,示现神通,调伏众生,乃至付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舍于寿命,入般涅槃;入涅槃已,结集法藏令久住世,庄严佛塔种种供养。亦见彼世界所有众生,值佛闻法,受持讽诵,忆念思惟,增长慧解。如是观察普遍十方,而于佛法无有错谬。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了知诸佛皆悉如梦,而能往诣一切佛所恭敬供养。菩萨尔时,不著自身、不著诸佛、不著世界、不著众会、不著说法、不著劫数,然见佛闻法,观察世界,入诸劫数,无有厌足,是为第八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一一劫中,供养恭敬不可说不可说无量诸佛,示现自身殁此生彼,以出过三界一切供具而为供养,并及供养菩萨、声闻、一切大众;一一如来般涅槃后,皆以无上供具供养舍利,及广行惠施满足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不可思议心、不求报心、究竟心、饶益心,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供养诸佛,饶益众生,护持正法,开示演说,是为第九如海智。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佛所、一切菩萨所、一切法师所,一向专求菩萨所说法、菩萨所学法、菩萨所教法、菩萨修行法、菩萨清净法、菩萨成熟法、菩萨调伏法、菩萨平等法、菩萨出离法、菩萨总持法;得此法已,受持读诵,分别解说,无有厌足;令无量众生,于佛法中,发一切智相应心,入真实相,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菩萨如是于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厌足,是为第十如海智。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海智。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慧海。

佛处一切时,故名一时;大成就者都是一时亲在法会上,亲闻佛说法,故名如是我闻。

佛说法声闻听,是声闻法;菩萨听,是大乘法;无缘份者,见佛没说法。 一时最恰当。所以佛经以一时为开端。 菩萨一时结集的经典无量无边。凡夫见有限的经典。 菩萨见无量无边的经典。我们所见的华严经是最少的一部分。

佛法以四依为原则,愿一切佛子注意。何谓如是我闻?“我亲自听佛这样说。如:‘(隋朝)智者。乃天台宗祖师。名智顗(yǐ)。字德安。系颍川人。其母梦五色彩烟萦怀。而生师。及诞光明照室。目有重瞳。卧必合掌。坐必向西。诚非常人也。十八岁出家。日诵法华经。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大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今复遇矣。即示普贤道场。顗于此行法华三昧。诵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一旋陀罗尼。后立天台宗。智者大师这样亲闻佛宣说《法华经》,这叫如是我闻;释迦牟尼佛常住说法,善根成熟便能亲闻佛说,这叫如是我闻。这般的如是我闻叫读经持经。’”

何谓一时?“一时圆满过去今。一念遍入过去、现在、未来是。所谓时间(过去、未来、现在)不过是众生之颠倒念,是随顺世间说。大成就者一念遍闻一切法。由此可知,佛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有何稀奇呢?得不忘语言陀罗尼有何稀奇呢?得宿命通等三明六通有何稀奇呢?一时者遍知三世一切法。是名正遍知。如:六祖示现不识字,是诸佛之方便;究竟而言,六祖不仅如实知任何字之因果,而且如实知一切法之因果。一是一切。一切是一。诸佛菩萨一时如实遍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佛子知诸佛常住说法。成就者,愿听《法华经》即在法华会上;愿听《华严经》即在华严会上;愿听其他佛经亦复如是。大成就者,一时遍闻一切经也是毫无障碍的。大菩萨结集的经典一字一句都不会差的根本原因即是如此。

2 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书籍

书 名

: 如是我闻作 者:麻天祥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101070392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 元

内容简介

《如是我闻:麻天祥佛学与宗教哲学研究》分为五个部分:一、宗教哲学新论;二、佛教哲学及佛学的比较宗教学研究;三、禅与禅学;四、佛学的现代诠释;五、古今索微。对佛教哲学给予全方位的探索,并在比较宗教学的框架中进行多学科的比较研究,从而尝试为佛学的现代诠释奠定思维的基础,开拓近现代佛学研究的新领域;在禅和禅宗哲学研究方面,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反思的科学性和实践理性,凸显禅的庄老化、中国化,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再创造─-对中国人生哲学的重铸、理性思维的丰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陶冶;对近代文化哲学的研究和史料的考据,则试图为中西印文化的融会贯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全书内容丰富,涉及许多重大命题,宏观体现了作者跨学科的哲学研究成果;整体上以宗教哲学理论为基础,反映了作者对宗教、宗教学深入透辟的理解和独具特色的新观念、新思路。

作者简介

麻天祥,祖籍河南清化,20世纪80年代初,弃医从文,获英语专业本科学历。1987年初,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专治中国学术思想史。1990年1月初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西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中国佛学以及宗教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与教学。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讲学。已出版《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宗教哲学史》、《汤用彤评传》等著作,计25种44册,在境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宗教哲学新论

第二章 佛教哲学及佛学的比较宗教学研究

第三章 禅与禅学

第四章 佛学的现代诠释

第五章 古今索微

附录 麻天祥学术年表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