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儒林(第3辑) |
释义 | 本书内容包括:孟子的心性学说及其影响、孟子“心性”说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心性论对儒家内圣之学的发展及其意义等。 基本信息作者:庞朴 ISBN:10位[756073300X]13位[9787560733005]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价:¥42.00元 编辑推荐儒学,自孔子创始至今两千多年来,她浩浩荡荡,从古代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来;从齐鲁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东亚,从东亚走向世界。《儒林》是高品位的大型学术连续出版物,主要刊载儒学及儒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儒学与现代文明对话、儒学与现实社会互动的研究性论文。本书为第一辑,以实事求是为圭臬,以兼容并蓄为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张对儒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目录孟子的心性学说及其影响 孟子“心性”说及其当代价值 孟子心性论对儒家内圣之学的发展及其意义 孟子性善论新探 孟子性善说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 儒家的“慎独论”与“为己之学”及“公共关怀” “慎其独”、“慎其心”与“慎其身” 孟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 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 论孟子以“义”制“利”的价值观 略论孟子的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典范——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孟子与儒家的正义论 论儒家的尊严观 孟子散文气势的文化成因——兼论孟子的文化人格 孟子的批判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孟子士的品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 思孟的抗议精神——兼论早期儒家知识分子的独立与自觉 孟子的诠释方法及其应用 《孟子》旧注商兑九则 情与孟子的反本求真之学 孟子对墨学的批判与吸收 董仲舒孟学思想探析 论两汉循吏的儒学情结 世上疮痍,笔底波澜——论杜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 宋人疑《孟》略述 清代新义理学和《孟子》诠释 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平等倾向在晚清的凸显与局限 …… 儒学全球论坛(2006):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儒林》稿约 书摘孟子的心性学说及其影响 钟肇鹏 儒学创自孑L子,孔子殁后,他的弟子散游四方,许多人从事讲学,形 成了不同的学派。先秦儒学影响最大的有孟子、荀子两派。孟荀均言“内圣 外_E”之道。要详论孟苟的“内圣外王”之道,都可以写成书。现只就孟子 的内圣心性之学述其概要。孔子之学以“仁”为核心,孔子之道就是“ 仁道”。故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泰伯》)孟子继承孔子之道加以发展则言“仁义”。孔子的“仁”,孟子 的“仁义”,不只是道德规范,而都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是立身做人、治 国平天下的根本,也是最高的指导思想。在孟子极力宣扬鼓吹仁义的同时, 道家的庄子则提出质疑,庄子说:“噫!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庄子·骈拇》)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要是仁义与人类的性情不相合 ,甚至违背人性,那么儒家大讲仁义,岂不是多余的事,岂不是“骈拇枝指 ”,如赘瘤一样吗?孟子的性善说,正是从人性本质上回应了这一种非难。 人是动物,因此人必然具有动物性,但动物性不是人性。所以人除了有 动物性之外,还有人的特征、特性,这才是人性。人是灵长类中最高级的动 物。人是具有高度智慧的理性动物,人有高度的聪明才智,能创造文化、改 善自然。到目前为止,宇宙间尚未发现有高于人类的动物。《孝经》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肯定了人在天地间的高贵地位。 告子与孟子辩论“性”,告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以食、色为性,是人与动物的共性,并不是人性的特征。荀子讲性恶,说: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苟子·性恶》),也是从感觉器官来论 证的。:孟子讲性善,他说: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 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 当人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井边爬行,快掉进井中时,来不及考虑 是谁的孩子,也来不及考虑其他的一切,总是首先向前去抱孩子,免得他掉 入井中。孟子称这是“不忍人之心”,现在一般说是“同情心”。孟子讲性 善,从“不忍人之心”上立论。这就高出告子从“食色”动物性上立论,也 高出于荀子从感官上论证性恶。人有眼、耳、鼻、舌、口等感官,可以感知 色、声、香、味等;但人还有更重要的器官,即“心”。《孟子》说: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 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