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日本新思潮派
释义

基本简介

日本新思潮派】是指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兴起的一个文学创作流派,又称新现实主义派、新技巧派、新理智派。它以第三次和第四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为中心。在小说创作上,这派作家既反对自然主义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文学的理想主义,也不同于唯美派或颓废派,而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其主要代表小说家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雄、山本友三等。

新思潮派的发展

日本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白桦派之后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又称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通常指第三次(1914)和第四次(1916)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代表作家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雄、丰岛与志雄和山本有三等人。他们大多是东京大学的学生,深受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影响,并得到武者小路实笃启发。当这一派作家跻身文坛时,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已经衰落,起而代之的是白桦派文学。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激化,白桦派作家所主张的理想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多少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新思潮派的作家们尽管没有什么鲜明的文学主张,但在创作上却显示出共同的倾向:既反对自然主义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文学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强调题材的多样性,并且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然而,这派作家的创作又不同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所提倡的新浪漫派、唯美派或颓废派文学。他们认真地审视人生,把握现实,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赋予自己笔下的一切以新的意义,理智地加以诠释,所以他们有时也被称为新理智派。在技巧上,他们一般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只是更着重于人物心理的刻画。

芥川龙之介曾认为20世纪初席卷日本文坛的自然主义文学的理想,可以用一个“真”字来概括。1908年以后,以永井荷风为中心的唯美主义派打着“美”的旗帜,写出了一系列颓废主义、 唯美主义的作品。1910年出现的以武者小路实笃为代表的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则以“善”作为理想。而1917至1919年间走上文坛的一批新作家便试图将上述真善美三种理想揉合在一起,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来,这便是新思潮派作家在创作上的共同宗旨或共同倾向。但是,这一派的作家却又各具特色。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都是以典雅的语言、细腻的心理描绘、巧妙的布局和机智幽默的情趣,显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但在他后期的现代题材作品中,却又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探讨现实人生中经历幻灭之后的苦闷和绝望。菊池宽不象芥川龙之介那样对人生感到怀疑和苦恼,他在作品中简洁明快地表达对人生所持的现实的态度。他的后期创作转向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久米正雄早年的短篇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写过一些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剧本,后来也转向通俗小说的创作。山本有三的剧本和长篇小说也多以社会问题为题材,在作品中探讨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并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新思潮派文学表现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又苦无出路的心情,艺术上多少突破了长期影响日本文坛的自然主义文学,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影响较大。

新思潮派代表作家

芥川

芥川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新思潮派是从日本大正中期到昭和初年,继白桦派之后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又称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通常指第三或第四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其代表作家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熊和山本有三等人。他们是东京大学的学生,深受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影响,并得到武者小路实笃的启发。当这一派作家跻身文坛时,日本自然文学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白桦文学。白桦文学作家大多出身于上层社会,他们所主张的理想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都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新思潮派的作家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强调题材的多样性,并且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他们认真地审视人生,把握现实,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赋予自己笔下的一切以新的意义,并理智地加以诠释。这个流派表现了本世纪初日本小资产阶级不满现实而又苦于无出路的心情,在艺术上则突破了长时期作为日本文坛主流的自然主义文学,正视社会现实,即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菊池宽

日本小说家,戏剧家。1888年12月26日生于香川县,卒于1948年3月6日。191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英文

菊池宽作品科。读书期间潜心研究英国近代戏剧,并与芥川龙之介等主办第三次和第四次《新思潮》杂志,成为新思潮派代表作家。1914年起相继发表了《玉村吉弥之死》、《懦弱的丈夫》、《屋顶上的狂人》、《海上勇士》、《阎魔堂》等一系列剧本。1917年他的独幕剧《父归》问世,3年后由春秋座上演,引起强烈反响。1919~1920年,他又创作了《藤十郎之恋》、《超越复仇》、《义兵甚兵卫》、《时间之神》、《恋爱病患者》等剧作。1920年创作长篇小说《珍珠夫人》后致力于通俗小说创作。菊池宽的剧作情节设计新颖,结构严谨,在当时戏剧界很有影响。1924年,田汉将他的《父归》等4部剧译成中文,以《日本现代剧作第一集》为名出版。

久米正雄

久米正雄(1891年~1952年):小说家、剧作家,以芥川龙之介亲密好友的身份为大众所周知。其实当年二人一起投入漱石门下时,久米比芥川更得老师器重。久米是漱石门下惟一的“流行作家”,著有《阿武隈心中》、《萤草》、《破船》、《墓参》等多部通俗小说。

新思潮派代表作品

《罗生门》

芥川龙之芥创作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农民破产了,只好拿起刀来,决心作强盗。但是他力弱胆小,并且总是有些有愧于心。一天,他到一个刚刚发生了一场大战役的城墙上去,那里到处都是死尸,他想找到一些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老妇人衣衫斓缕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卖钱谋生罢了。“而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存啊!”。于是,强盗大悟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

《罗生门》(芥川龙之芥)原来的出典是在平安朝的故事集《今昔物语》里。《今昔物语》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以前称《宇治大纳言物语》,相传编者为源隆国,共三十一卷。包括故事一千余则,分为“佛法、世俗、恶行、杂事”等部,以富于教训意味的佛教评话为多。

《竹林中》

《竹林中》(薮の中やぶのなか,又译作竹薮中、薮之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1922年发表于“新潮”月刊一月号的短篇小说作品。

故事讲述一名被杀武士的身亡经过,故事中各人对事件的说法不一,令剧情更加迷离。

《将军》

芥川龙之介后期反战系列小说之首篇的《将军》,着力描写了日军敢死队精神上的盲目、无奈和疯狂,对照表现出中国抗日志士的镇定从容、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辛辣讽刺了侵华日军“持枪盗贼”的本质,矛头直刺日军偶像乃木希典,而这一切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方兴未艾之时发出,是在日本本土中心发出,是由身为日本作家的芥川龙之介发出。其中的反战意识与被称为日本“近代思想之父”福泽谕吉之颂战思想针锋相对。仅此一篇足以评断,芥川龙之介可谓敏锐、真诚、勇于抗争军国主义的作家。他之被奉为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偶像,从中国读者的立场观之也值得欣慰。

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将军》①发表于距今八十多年前的1922年1月,是芥川龙之介旅行中国回日本的次年所写。其后作者又相继发表了多篇具有自觉反战意识的作品,如直面英国皇太子演讲而讽刺大英帝国强盗传统的《英国文学中的盗贼》(1922年,发表时被迫改题为《罗宾汉》)、反思日本传统文化中盗贼基因的《桃太郎》(1924年)、以及从资本主义体制层面思考现代战争缘由的《河童》(1927年,芥川于该年自杀)等。《将军》可谓作者旅行中国之后批判日本侵略战争之系列作品中的首发力作。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现当代文学最高奖即“芥川文学赏”的被命名者,②因此我以为他的这篇反战之作值得格外重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2: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