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妊娠期肾脏疾病 |
释义 | 妊娠期肾脏疾病 pregnancy,renal disease during 妊娠期由于母体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及胎儿生长的需要致使血容量增加,水、钠潴留,肾负荷加重,引起的肾功能变化。妊娠期常发生以下疾病: 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由于血管加压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 E1及E2分泌减少致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血压升高、蛋白尿及水肿,妊娠结束后可好转而不留后遗症。 ②妊娠期由于输尿管平滑肌松弛或子宫的压迫致使尿引流不畅,易发生肾盂肾炎;反复发作、高热者可诱发宫缩 ,引起流产或早产。产后尿引流通畅者,病可治愈。慢性肾炎患者,若妊娠前病情稳定,妊娠后病情不易恶化;原有血压高、肾功能减退、蛋白尿增多者,妊娠后病情可加重,不宜继续妊娠。 ③妊娠早期的严重感染或重度先兆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休克、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10%~30%病例发生双肾皮质坏死,病情危重难以恢复。产后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产后突然血压急剧升高、溶血性贫血、出血、血小板减少,出现蛋白尿及血尿,死亡率极高。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如能及早终止妊娠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