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类思维中最致命的错误
释义

本书以巧妙的方式指出了我们思维的局限性,为我们打开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不要再相信有很多灵感的人是天生聪慧的人。不要再相信胆小鬼比冒失鬼更小心谨慎。神经学家伯顿我们认为当然是来自我们控制的资源和掌握的知识。经过研究,数据显示,伯顿提出我们所想的和我们所知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经常会是想当然的状态。

书名:人类思维中最致命的错误

作者:美罗伯特?伯顿

译者:任小红 译

ISBN:9787300126593

定价:32.00 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不要再相信有很多灵感的人是天生聪慧的人。不要再相信胆小鬼比冒失鬼更小心谨慎。本书能为我们打开更宽广的思维空间。

内容简介

你知道天是蓝的,红灯停绿灯行,等等。这些我们都认为是当然的。神经学家伯顿我们认为当然是来自我们控制的资源和掌握的知识。经过研究,数据显示,伯顿提出我们所想的和我们所知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经常会是想当然的状态。

作者简介

耶鲁大学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医院的双料高材生。33岁成为加州大学锡安山医院最年轻有为的神经科主任。他擅长把尖端神经科学、实验数据和趣闻轶事相结合,提出极具挑战性、开创性的观点。

媒体评论

非常引人入胜。伯顿以风趣而深刻的方式引发我们对潜意识最深入的思考,质疑了我们最确定的看法。天空真的是蓝色的吗? ——《华尔街日报》

我评它超五星。这本书以巧妙的方式指出了我们思维的局限性。我现在明白了,我们每天根据自己无法控制的信息和因素进行决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会那么不同的原因。 ——图书试用网热心读者

目录

序言 不经大脑的结论

第1章 遇到打劫,你会向劫匪开枪吗

第2章 你对同一件事的记忆为什么会改变

第3章 似曾相识感来自我们做过的梦吗

第4章 为什么有人总感觉门没锁好

第5章 “闪光”让你想到的是摇滚音乐会还是电线短路

第6章 鼻子先撞到了门,为什么脚趾头也觉得疼

第7章 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背字典

第8章 为什么冒失鬼和胆小鬼都爱赌上一把

第9章 为什么灵感总惠顾某些幸运的人

第10章 医生怎么会相信爱情能治愈红斑狼疮

第11章 谁能让我们得永生,科学还是神

第12章 你蓄谋了20年的事,为什么天知地知,就是你自己不知

后记 知识最重要的产物就是无知

序言

“我们是如何知道自己所知的事物的?”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一直痴迷于这个问题。在我做神经学者的40年中,我逐渐开始觉得,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看法原来并非基于对自觉意识的理性分析。科学证据越来越清晰地表明,我们可能是借助某些非自觉的情感来判断我们的思维的,例如知道感、确信感和确定感。这样的情感既会让我们坠入爱河,也会让我们勃然大怒。

我试图理解我们为什么以及如何会出现这样的情感,这本书就是我苦苦思索的产物。我意识到,大脑跟任何一种复杂的生物系统一样,可能具备某种自我监控系统——一套向自觉意识报告的信号,告诉自觉意识,潜意识正在进行什么思维。

举例来说,我们通过复杂的识别模式来识别面孔,这种识别模式在意识之外进行(通过潜意识的大脑机制进行)。而后,潜意识让我们的自觉意识认出我们所识别的面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通常被视做一个整体,其中一个机制负责识别面孔(认知行为),另一个负责通知我们(识别感)。

思维不仅包含思维行为,还隐含着对思维本性和品质的感觉,理解这种二元化能让人豁然开朗。这种认识重塑了我看待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方方面面的方式,也让我逐渐意识到,当今最大的社会问题有很多都源自我们的确定感。以这种确定感为基础的就是,认为自己已经通过深思熟虑、逻辑推理、理性分析确定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人们总是认为这种确定的感觉是通过辛辛苦苦的理性分析得来的,因而很难听从不同意见。

举例来说:不管有多明显的迹象表明全球正在变暖,也还有人竭尽全力地反对这一看法;不管有多么确凿的证据证明进化论的正确性,也还有人严格遵从圣经的创世论,坚决不肯接受进化论;不管看什么电视新闻节目、看什么报纸报道,你都会看到有些人坚决维护某些最不可思议、最不可理喻、最违背逻辑的观点,似乎这些观点正确得不得了。悲哀的是,每个发言人都完全相信自己的观点来自严密的逻辑分析,但事实上,他们是受到自己生物构造的诱导才产生了无意识的确定感。

后记

知道感、熟悉感、陌生感和真实感不仅仅是与复杂的局部癫痫发作和颞叶脑刺激有关的神经性好奇心。它们并不十分符合心理功能的标准类别,这跟情感、情绪或思想不同。它们总体上代表着心理活动某个独立类型的某些方面:一个让我们产生意识的内在监控系统,它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思想,从而产生影响,并进行判断和评估。

正确或错误的感觉来自哪里

最明显的类推法就是身体上各种感官系统的原理:通过视听,我们与周围的世界保持联络。我们还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感官功能,可以评估自己的内部系统。当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饥饿;当我们脱水需要水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口渴。如果我们具备将自己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感官系统,并由这些感官系统通知我们身体的内在需求,那么我们也可能具备一个感官系统,以告知我们意识在做什么。为了意识到思考,我们需要一种感受来告诉我们:我们正在思考。为了奖励学习认知,我们需要有步入正轨的感觉或者正确感,而且有类似感觉可以奖赏和鼓励尚未证实的思想——也就是那些最终会变成有益新思路的遐想和随感。

为了成为强有力的有效奖励,知道感和确信感这些感受必须感觉上去像是有自觉意识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论断。结果,大脑形成了一系列感觉上去像是思想却又不是思想的心理感受。

这些无法控制的随意感觉确实是意识的感受,而作为感受,它们受到所有感官系统中各种常见的感知幻象的影响。例如,时间体验中的暂时性改变在视觉系统中每天都在发生(飞来的垒球的实例)。将这种理解运用到心理状态中就有助于我们看到,知道感事实上早于思想产生,还负责将思想带入意识,但它看上去似乎是对想法的回应(例如“这肯定是伊兹家”的实例)。

文摘

满脸通红的泌尿科医生打断了我的话,坚持要病理学家承认他是错误的。病理学家拒绝承认自己是错误的,转而向我说:“告诉他们,伯顿,当时你不是跟我一起在酒吧里吗?”

“饶了我吧,我记不得了。”

“不可能,”两名交战的医生同时说,“大家都记得肯尼迪被暗杀事件。”

当你做不出来数学题目、物理题目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总是叫你再努力些,再好好想想。你的知识干涸了,但他们认为更多的努力能在干涸的知识和感到理解之间架起桥梁。要是不这么想,我们就会在刚刚感觉问题无法理解时立刻放弃思考。逻辑和推理很少是令人信服的,因此我们开始凭空想象。

那么,到底该采用什么来弥补失踪的知道感呢?是应该更用心地去想,还是应该更漫不经心、顺其自然?让我们先来看看一种奇怪的现象——盲视,也许这是研究知道感缺失的最佳例子。

眼睛看不见,脑子看得见

一位病人中风了,中风破坏了他大脑的一部分,使他无法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东西。现在,打开他眼前的灯。病人说他什么都看不到,可他却能相当准确地指出手电筒亮灯的位置。他觉得自己是乱猜的,但是他不知道,任何猜测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准确。

这怎么可能呢?

当有物体迅速靠近或者远离的时候,我们会把头转到那个方向,以让眼睛探测是否有危险。即刻的反应比耗时的、有意识的感知和深思熟虑更有进化上的意义。从广义上讲,你可以说大脑的某些区域“看到”了危险,但没有将看得见的图像发送到意识里。

盲视病人的视觉定位和导航系统是原始的、无意识的。病人在潜意识里察觉了光线的位置,但没有引发知道感,因为这种觉察到不了大脑,所以无法产生任何感觉。因此,病人坚持声称他没看到光线,但他显然对光线的位置有一种潜意识的知晓,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从盲视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道和对这种知道的意识之间是相互脱节的。不受我们的控制。盲视通常因中风引起,这样的病例十分罕见,但是,知道感的错误表达却是日常现象。我们从思考自己的回忆开始,来看看知道感的各种错误表达。

我千真万确地记得

想想看,肯尼迪被暗杀的时候你在哪儿?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时候你在哪儿?纽约世贸中心遭到空袭的时候你又在哪儿?现在再问问自己,你对那些回忆有多确定。如果你觉得非常确定,那么请继续保持这种感觉,然后读读下面的“挑战者”号研究案例。如果你不记得自己当时在哪儿,就问问自己是如何知道自己不记得的。不管你是否记得自己在哪里,你都要努力弄清楚你对这种回忆的确定程度。

在“挑战者”号爆炸的那天,研究。闪光灯效应”记忆(对极度戏剧化事件的回忆)的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UlricNeisser)让他班上的106名学生写下他们是如何听到爆炸消息的,以及当时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听到爆炸消息是什么样的感觉。两年半后,他们再次接受了访谈,结果显示:25%的学生所说的跟他们原来日记记录的截然不同,一大半人错得不算太离谱;真正把所有细节都写正确的人不足10%。然而,在他们看到原来写的日记前,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记忆正确无误。

我们只能无奈地承认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事实。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曾亲眼看过一件事随着人们的重述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很多次家庭聚会上,我们都听到曾经熟悉的共同经历变得说不清楚,对同一件事情常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描述,但是大家又都坚持自己的说法。所以说,看到自己的记忆跟写的日记不一样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然而在挑战者号研究中,学生们面对他们自相矛盾的记述时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许多人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错误的记忆是正确的,就算把他们自己亲笔写的日记给他们看也无济于事,一个学生竟然这样解释道:“这的确是我的笔迹,但事情不是那样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6: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