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口属性 |
释义 | 定义人口属性是指人口所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包括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生物属性是社会属性的自然条件,并通过社会属性来实现;社会属性是人口区别于生物群体的根本标志。人是高级动物,具有出生、生长、衰老、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有自身的遗传、变异及全部生理机能,这是人口在自然规律作用下的生物属性。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是以社会为单位,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作用下进行的,因此,人口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口属性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不因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异同而改变其固有的性质和特点。 关系人口所固有的性质和特点。人口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二重属性。自然属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属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同其它生物一样,有其自然属性,即人口的生物本性。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也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人口的自然属性影响着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生物基础。 人口的社会属性,即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所具有的特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一方面与自然发生关系,从事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生活。另一方面彼此结成一定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中,人们彼此还形成各种不同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派生的其它关系。人的任何活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宗教的等等)都是在社会联系中进行的。人口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这些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不是平列的,社会属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是人口区别于生物群体的根本标志。因为人口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生存和繁殖的,构成人口的自然属性的生物学规律,只有通过社会条件才能实现。正确认识人口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互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承认人口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属性,才能承认人口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人口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同时,也只有如实地把人口的社会属性看作是本质属性,才能从社会方面分析人口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规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