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虎说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人虎说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宋濂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1),贩鬻(8)者由之。至正丁末春(2),民衣(10)虎皮,煅利铁为爪牙(3),习其奋跃之态,绝类(9)。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4),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杀之(5)。或脔其肉为噬啮状(6);裂其囊,拔物之尤者,余封秘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下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闻木上嘨声急,竟必有重货,乃蒙皮而搏之。妇人质脆柔,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微见其跖(7),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 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1)莆田:今福建莆田。壶山:即壶公山,在今莆田城南二十里处。 (2)至正丁末:1367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 (3)煅:同“锻”,锤炼。 (4)缘木:爬上树。 (5)吭(hāng)咽喉。 (6)脔(luán):割碎。噬啮(shì nèi):咬。 (7)跖(zhí):同“蹠”,脚掌。 (8)鬻:卖。 (9)类:像。 (10)衣 :穿上衣服,这里指穿。 作品译文莆田的壶山之下,有路通向大海,贩卖(货物的)商人(都必须)经过那。至正丁未年的春天,有一个村民,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像(了)。就出来躲在灌木草莽之中,派探察的人爬到树上观看,有背着行囊的人,就(学动物)啸叫作为信号。(便像)老虎一样地跳出来,掐他(路人)的喉咙,杀了他,有的就将其肌肤刺成被噬咬的样子。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密封如初,给人看了不起疑心。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并且传得神乎其神。 后来(有一天)民偶尔出门,他的老婆守在岩洞里。听到树上啸叫的声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贵重的货物,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妇女的体质单薄而软弱,商人得以有和她反抗之力。妇人害怕了,(就)逃跑,(商人)稍微看到(一点)脚掌,(原来)是人啊。回去和邻居谋划,(便来)呼喝着追逐她。来到岩洞,缴获金银锦帛无数。民终究还是逃跑了。 唉!世上的人伪装成虎的,又岂止一个民吗? 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七。作者记载了这则人伪装成老虎来杀人谋财而终被揭穿的小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种种人虎式人物的憎恨之情,并预言他们的诡计也终将被揭穿,终将大白于天下。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元末即有文名,被朱元璋征为顾问。明朝开国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令)。朱元璋即位后,逐步杀戮功臣,宋濂及早告老还乡。为了不使朱元璋产生猜忌,宋濂每年都要到京进见,表示忠心。但终于被贬谪而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