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工鱼礁
释义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筑定义

人工鱼礁 artificial marine habitat(ren gong yu jiao)

最初的人工礁是以诱集鱼类,造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为目的,而且主要以鱼类为对象。所以称为人工鱼礁。

当前人工礁的概念:是一种人为设置在水域中的构造物,人工鱼礁是利用生物对水中物体的行为特性,将生物对象诱集到特定场所进行捕捞或保护的一种设施。

目前国内通用概念: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国外的概念:人工鱼礁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自然或人造物体组成,并有目的的设置于海底,用来改变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工设施。(译自《Artificial Reef》)增加效益是唯一目的。

历史成因

早在中国明朝嘉靖年间,现在的广西北海市一带渔民,就已经利用设置在海中的竹篱来诱集鱼群,进行捕鱼作业。这些竹篱通常是用20根大毛竹插入海底,同时在间隙中投入石块和竹枝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人工鱼礁”。

真正人类建造人工鱼礁渔场,可追溯到19世纪。早在1860年,美国渔民就发现鱼礁的作用。当时由于洪水爆发,许多大树被冲入海湾,这些树上很快就附着许多水生生物,在其周围诱集大量鱼类。渔民由此得到启发,开始用木料搭成小栅,装入石块沉于海底,引来鱼群聚集。其后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人工鱼礁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构造原理

目前建设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繁多,从汽车到轮船,从水泥到玻璃钢等等。投放人工鱼礁的目的也不再仅仅限于聚集鱼群增加渔获量,在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人工鱼礁的作用原理目前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一种理论认为,人工鱼礁使水流向上运动,形成上升流,把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吸引鱼群前来觅食;另一种理论为为,人工鱼礁能产生阴影,许多鱼类喜欢阴影,故愿意游过来;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人工鱼礁能给鱼儿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

人工鱼礁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在《广东省人工鱼礁管理规定》(2004年)中按其功能将其分为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开放型人工鱼礁。投放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或者重要渔业水域,用于提高渔业资源保护效果的为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投放在重点渔场,用于提高渔获质量的为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投放在适宜休闲渔业的沿岸渔业水域,用于发展游钓业的为开放型人工鱼礁。

美、日等国都是人工鱼礁建设发达的国家。

人工鱼礁

日本政府有计划的投资建造人工鱼礁始于1954年,1975年以前在其近海设置人工鱼礁就达5000多座,投资304亿日元;1976年—1981年设置人工鱼礁3086座,投资705亿元;2000年以后,日本还计划投资数百亿元建造数千座人工鱼礁。由于采取人工鱼礁建设,从1959年至1982年的23年中,日本沿岸和近海渔业产量从473万吨增加到780万吨。日本在世界渔业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捕捞量,主要就是依靠人工鱼礁建设沿海渔场。

而美国人工鱼礁的最大特点,是与游钓渔业紧密结合。据1983年统计,美国沿海各地设置的人工鱼礁共有1200处。参加游钓活动的人数达540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4。使用的游钓船只有1100万艘,钓捕鱼类产量约140万吨,占全美渔业总产的35%,占食用鱼上市量的2/3。更可观的是其带来的旅游收益,到目前为止,全美因游钓渔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达500亿美元。

香港地区自1996年开始旨在增强本港渔业 的繁衍和促进本港海洋生物的多样化的人工鱼礁建设。迄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增殖和保育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