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仁祖 |
释义 | 李倧(1595 – 1649),字和伯,号松窓,潜邸时所称。在位:1623年-1649年。李氏朝鲜第十六代君主,庙号仁祖,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 中文名:李倧 别名:字和伯,号松窓 出生日期:1595年 逝世日期:1649年 职业:李氏朝鲜第十六代君主 王位继承前任君主 光海君李珲 继任君主 朝鲜孝宗李淏 生平万历二十三年(宣祖二十八年,1595)十一月七日出生于黄海道的海州城。父亲为宣祖大王第五子,定远君李琈。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封绫阳都正,寻封绫阳君。 当政简历朝鲜光海君朝末年,东亚的国际政局出现了极大的动荡。新兴的女真军事力量在对明朝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光海君不得不采取一种圆滑的外交政策,在臣服明朝的同时也向后金示好。这种态度为朝鲜的正统派两班阶级所不容。再加上光海君在治国方面的一些失误,以及宫廷内部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朝鲜发生宫廷政变。西人党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绫阳君的别墅内会合,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三月十三日晨,绫阳君李倧即位于庆云宫之别堂。是为李朝仁祖。仁祖即位后,光海君的亲信——大北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被赐死,光海君和家人被流放到乔桐岛。仁祖在两班阶级、尤其是儒家学者支持下,采取亲明排金的政策。当时明金对峙,后金要想西进伐明,就要考虑东面朝鲜的行动。对于如何处置朝鲜,后金朝廷内部有两种意见。《李朝实录》记载,“第三子洪太时(皇太极)常劝其父进犯中国;其长子贵永介(代善)则每以四面受敌,仇怨甚多,则大非自保之理,极力主和,务要安全,非爱我也,实自爱也”。努尔哈赤为避免两面作战,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鲜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与后金结盟。但是朝鲜不为所动,仍然支持明朝,反对后金。 此时,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标下练兵游击毛文龙率领兵丁二百余人,在朝鲜皮岛建立了牵制后金、联络辽民的海外基地,势力不断壮大。努尔哈赤要求朝鲜断绝与毛文龙的往来,遭到朝鲜严词拒绝。皇太极即位后,曾说“父王不听我计,临终方悔……我气不过就是东江(皮岛),只为山险谷深,前埋后伏,且他奸细甚巧,我的动静言语霎时可知,可恨!可恨!”。为了打破明、蒙、鲜三面包围圈,皇太极公开遣使与辽东巡抚袁崇焕讲和,暗地里则把进攻的矛头从西边转移到了东边,积极准备攻打朝鲜和消灭毛文龙,消灭后顾之忧。同时朝鲜方面因为后金的威胁与日剧增,也在加紧进行战争准备。仁祖二年,命令守御使李曙修筑南汉山城。碧岩大师被任命为修筑工程的总指挥,动员八道守军轮流服劳役,两年以后即仁祖四年,全长9公里、有四将台、四大门、十六暗门的南汉山城便竣工了。 1627年丁卯(明天启七年,朝鲜仁祖五年,后金天聪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极以朝鲜“助南朝兵马侵伐中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他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毛文龙退居皮岛。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后金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后金把进攻目标转为朝。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仁祖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 丁卯胡乱之后,后金和朝鲜的兄弟关系并不和睦。后金军一退,朝鲜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崇祯帝在答诏中对朝鲜被迫与后金媾和的行为表示谅解,同时表彰朝鲜“君臣大义,皎然日星”。1629年,袁崇焕诱杀桀骜不驯的毛文龙,为朝鲜除去一害,朝鲜致书袁崇焕表示感谢。而在与后金的交往中,朝鲜多次表现出厌恶、不情愿的情绪。边境开市,被朝鲜以边地残破、百姓乏食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纳的贡物,朝鲜也找一切机会削减其数额。明朝孔有德自山东叛逃后金,皇太极命朝鲜助以粮饷,朝鲜非但拒绝,而且还帮助明朝追杀。皇太极一度对明朝采取和平攻势,要朝鲜从中调停,朝鲜看出后金求和之意不诚,加以辞拒双方关系日益僵化,终于酿成了又一场战争。 1636年丙子(明崇祯九年,朝鲜仁祖十四年,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他事先将此事通报朝鲜,希望朝鲜参与劝进。朝鲜闻讯大哗,积累近10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使彼虏得知中国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则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不接受其来书。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该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正式举行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极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有意构怨,决定举兵再征朝鲜。该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明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此外,朝鲜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就义,号称“三学士”。此役为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清朝班师途中顺势攻陷皮岛,拔除了明朝在辽东沿海的最后一颗钉子。 丙子虏乱之后,朝鲜成为清朝的附属国。世子李溰长居沈阳,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同时朝鲜还要岁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白苎布200匹、各色绵细2000匹、各色细麻布400匹、各色细布万匹、米万包等等。具有高度发达的儒家文明、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沦为落后的山林狩猎民族建立起来清朝的藩属国,在当时的朝鲜是令君臣黎民都痛心疾首的事情,丙子虏乱对朝鲜社会、文化的冲击非常大。国王和两班的权威一落千丈。清朝的征索也加重了朝鲜的负担。经济掠夺、政治欺压、文化差异,使得终朝鲜之世,思明反清的情绪一直都是社会思潮的主流。 丙子虏乱之后,李朝开始了社会恢复时期。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汉城宫室和城防建筑得到了修复。在最主要的粮食产地,南方的全罗、庆尚、忠清三道(三南),实行了新的田税法。同时允许人们纳粮赎罪。国防方面,以海防(防日)和北防(防清)为重点,设立了总戍厅和守御厅。政治方面,以金自点为首的洛党开始得势,朝鲜又陷入无休无止的党争之中。 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五月八日,李倧这位经历曲折的朝鲜国王去世于昌德宫之大造殿,在位二十七年,春秋五十五。清朝赐谥为庄穆,但是朝鲜并不把清朝当作真正的宗主国,因此终李朝之世,此谥号以及清朝赐予李朝各国王的谥号,都不为朝鲜所用。仁祖初葬于坡州北云川里,后在英祖年间移葬交河长陵。 仁祖王妃明德贞顺仁烈王后韩氏 (籍清州) 万历二十二年(宣祖二十七年,1594) 七月朔日生于原州,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行嘉礼,初封清城县夫人,天启三年册封王妃。崇祯八年(仁祖十三年,1635) 十二月九日去世于昌庆宫之丽晖堂,终年四十二。初葬坡州云川里,后移葬长陵 慈懿恭慎徽献康仁贞肃温惠庄烈王后赵氏 (籍杨州) 天启四年(仁祖二年,1624)十一月七日生于稷山,崇祯十一年(1638年)册封王妃,行嘉礼于于义洞本宫 (孝宗潜邸)。肃宗十四年(1694年)八月二十六日去世于昌庆宫之内班院,终年六十五。葬杨州徽陵 仁祖子女长子 昭显世子 李溰 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四日生,天启乙丑册封王世子,甲戌明朝册封赐诰命冕服。丁丑二月入沈阳为质,顺治二年(1645)二月归国,四月二十六日暴毙于宫中,年三十四。 次子 孝宗大王 李淏 三子 麟坪大君 李濬 出继绫昌大君李佺为后。其五世孙李秉源之次子过继给庄献世子之子恩僖君李禛为后,即南延君李球,李球之孙即为高宗李熙。 四子 龙城大君 李滚(以上仁烈王后所生) 庶长子 崇善君 李澄 庶二子 乐善君 李潚 庶长女 孝明翁主(以上废赵贵人出) 鹤山陈氏仁祖世系陈辉七子仁翁,邑庠生,生三子洛、篆、范,族住古冈铲湾、大凌村、莲塘、大泽、深冲、大岳、潮莲、熹冲。 ---------------------------------------------------------- 太始祖考 讳 洛 字 珠士 号 汴南翁 或曰仁祖长子 妣何氏太夫人宋谏议大夫,相传合葬新会崖门,因前人遗失未知何处,追赠庙主书何氏者 志永思耳,光绪廿三年查回山名瘦狗凭篱三年一祭 建陈氏祠堂(迁居鹤山凌村) 子一 字 宋城 ---------------------------------------------------------- 二世太祖考 讳 卫 号 宋城翁 妣郭氏太安人合葬古博麦边风吹罗带形艮亥入苷,迁作壬山丙向 子一 字 仕良 ---------------------------------------------------------- 三世太祖考 讳 仕良 号 博里翁 妣谭氏太安人合葬古博十七图石门洞挠船山舱口 穴乾坤二龙入首迁作戊山辰向兼辛乙三分 子四 长 大成 次 大任 三 大霖 四 大节 ---------------------------------------------------------- 四世太祖考 字 大成 字 斗祥翁 妣梁氏太安人合葬古博乌石大岗宝鸭下池形 子一 讳 源辅 ---------------------------------------------------------- 四世太祖考 字 大任 字 斗柄翁 子孙迁居新兴县云渎村 ---------------------------------------------------------- 四世太祖考 字 大霖 字 斗建翁 子孙迁居新兴县云渎村 ---------------------------------------------------------- 四世太祖考 字 大节 号 斗山翁 妣郭、余二氏太安人合葬本乡后山大岗亥龙壬山丙向 子三 长 英辅 (详见大节祖分支) ---------------------------------------------------------- 五世太祖考讳 源辅 字 宗浚 号 清泉翁 合葬本乡小凌村门口圆螺摊舌形辛龙入首壬山丙向,系宋末元初时人账粟大宋赵皇于崖山即旌兄弟义士命立牌坊於凌村门口 子五 长 自得 次 自强 三 自明 四 自立 五 自钦 ---------------------------------------------------------- 六世太祖考 (源辅长子)讳 自得 号 怡然翁 妣李氏太安人合葬小凌村榄园山 子一 字 存敬 ---------------------------------------------------------- 六世太祖考 (源辅次子)讳 自强 号 浩然翁 妣钟氏太安人 子一 字 存晦 ---------------------------------------------------------- 六世太祖考 (源辅三子)讳 自明 号 泽然翁 妣周氏太安人子孙迁往新会深巷、大墩等, 附城十九图六甲陈廷对户子孙 子一 长 存道 次 存义 ---------------------------------------------------------- 六世太祖考 (源辅四子)讳 自立 号 卓然翁 妣邝氏太安人子孙迁居新会市怀仁莲塘村及凌村桥岗里 子一 长 存初 次 存政 三 存忠 四 存芳 (详见自立祖分支) ---------------------------------------------------------- 六世太祖考 (源辅五子)讳 自钦 号 果然翁 妣麦氏太安人源辅公在箸竹村与异室所出 子一 长 子敬 ---------------------------------------------------------- 七世太祖考 (自得子)讳 敦本 字 存敬翁 妣麦氏太安人合葬新会古猛狗眠岗颈上穴 子一 讳 尹元 ---------------------------------------------------------- 七世太祖考 (自强子)字 存晦翁 妣李氏太安人子孙迁往新会怀仁都莲塘,附城陈英如户子孙 子二 失传 ---------------------------------------------------------- 七世太祖考 (自明长子)字 存道翁 妣何氏太安人 子二 失传 ---------------------------------------------------------- 七世太祖考 (自明次子)字 存义翁 妣周氏太安人子孙迁往凌村岗津里及新会市深巷大墩 子一 失传 ---------------------------------------------------------- 七世太祖考 (自钦子)字 子敬翁 妣麦氏太安人子孙迁居凌村村心里 子二 失传 ---------------------------------------------------------- 八世太祖考 (存敬子)讳 始兴 字 尹元翁 妣伍氏太安人合葬新会古猛狗眠岗乳上穴 子八 长 宗锡 次 宗栎 三 宗润 四 宗焕 五 宗宇 六 宗辅 七 宗弼 八 宗益 ---------------------------------------------------------- 九世太祖考 (尹元长子)讳 伯达 字 宗锡翁 妣林氏太安人取宗辅祖次子承继,迁居新会大泽 继子 号 祖裘 ---------------------------------------------------------- 九世太祖考 (尹元次子)讳 伯适 字 宗乐翁 妣冯氏太安人子孙迁居鹤溪里及岗津里 子二 长 俊举 次 名举 ---------------------------------------------------------- 九世太祖考 (尹元三子)讳 仲突 字 宗润翁 妣李氏太安人子孙迁居新会大泽 子二 长 祖宏 次 祖遂 ---------------------------------------------------------- 九世太祖考 (尹元四子)讳 仲兴 字 宗焕翁 妣钟氏太安人合葬本图本乡后山大冈飞鹰左翼尖 穴坐癸向丁兼丑未三分有石牛即是 建祠斌塘里 子一 号 竹牖 ---------------------------------------------------------- 九世太祖考 (尹元五子)讳 叔夜 字 宗宇翁 合葬桥厦后山纱帽形 无子,舍田修起,立北窖庙,修其真身容与神同座 ---------------------------------------------------------- 九世太祖考 (尹元六子)讳 叔夏 字 宗辅翁 妣容氏太安人子孙全部迁居新会大泽 次子出继宗锡祖 子六 长 祖萁 次 祖裘 三 祖佑 四 祖福 五 祖生 六 祖惠 ---------------------------------------------------------- 九世太祖考 (尹元七子)字 宗弼翁 妣谭氏太安人次子出继宗益祖 子二 长 祖仁 次 祖义 ---------------------------------------------------------- 九世太祖考 (尹元八子)讳 季埚 字 宗益翁 妣钟氏太安人宗弼祖次子承继后裔,居处不明 继子 号 祖义 --------------------------------------------------------- 十世太祖考 (宗栎长子)字 俊举 妣梁氏太安人子孙迁居鹤溪里与岗津里 子一 号 爱松 ---------------------------------------------------------- 十世太祖考 (宗栎次子)字 名举 妣梁氏太安人子孙迁居鹤溪里与岗津里 子四 长 明善 次 明德 三 明道 四 明义 ---------------------------------------------------------- 十世太祖考 (宗焕子)字 祖裔 号 竹牖翁 妣冯氏太安人合葬本乡大冈飞鹰右翼窝穴坐辛向乙兼戌辰三分 子一 号 晚翠 ---------------------------------------------------------- 十世太祖考 (宗弼长子)字 祖仁 妣谭氏太安人子孙在凌村大康里居住 子一 号 荣举 ---------------------------------------------------------- 十一世太祖考 (祖裔子)讳 义长 字 孟宣 号 晚翠翁 妣梁、李二氏太安人祖考与梁妣合葬本乡后山林山 大冈飞鹰左翼尖在宗焕祖坟下左边, 祖妣李氏葬在斌塘后林有一石曰白婆坟是也 子五 长 石洲 次 九畴 三 九德 四 九成 五 九皋 ---------------------------------------------------------- 十二世太祖考 (晚翠长子) 讳 石洲 字 洪范 号 原逐翁 妣林氏太安人合葬在本乡后山对面岗形,东北边山嘴坐西向东 任建宁府司狱官 子一 字 铁峰 ---------------------------------------------------------- 十二世太祖考 (晚翠次子) 讳 九畴 字 宗禹 号 石所闲夫翁 妣李氏太安人合葬马鞍山下凤形坐丑向末兼艮坤三分 建书屋斌塘里 子四 长 昂 次 昱 三 早 四 晏 ---------------------------------------------------------- 十二世太祖考 (晚翠三子) 讳 九德 字 宗实 号 贫所坚夫 妣李氏太安人 子三 长 晃 次 暹 三 慕 ---------------------------------------------------------- 十二世太祖考 (晚翠四子) 讳 九成 字 宗韶 号 静齐石夫 妣余、梁、孙三氏太安人合葬在本乡大岗山飞鹰左翼窝穴 子四 长 歧峰 次 奕峰 三 华峰 四 社主 ---------------------------------------------------------- 十二世太祖考 (晚翠五子) 讳 九皋 字 鹤龄 妣凌氏太安人葬在麦边山二世宋城祖山坟下边, 凌氏葬在本乡青龙嘴 子孙迁居新会城 子三 长 国信 次 国钦 三 国命 ---------------------------------------------------------- 十三世太祖考 (石洲子)讳 铁峰 妣邓氏太安人两子无后,同葬在马鞍山上穴凤行 子二 长 圣训 次 圣亮 ---------------------------------------------------------- 十三世太祖考 (九畴长子)讳 昂 字 汝超 号 社柏翁 妣吴、区氏太安人合葬在五凸腾麓黄牛拽车山形 子二 长 南涧 次 南泉 ---------------------------------------------------------- 十三世太祖考 (九畴次子)讳 昱 字 汝明 号 伏冈翁 妣林、邝氏太安人 子五 长 圣眷 次 圣文 三 圣习 四 圣章 五 圣悦 ----------------------------------------------------------- 十三世太祖考 (九畴三子)讳 早 字 汝昶翁 生于正德十二(1517)年丁丑八月十一日寅时 终于嘉靖廿二(1543)年癸卯二月十四日寿 廿七岁 妣张氏太安人生于正德十一(1516)年丙子七月初八日巳时 终于万历廿(1592)年壬辰九月廿日寿七十七岁 合葬马鞍山凤形第二画与玉我祖坟右边坐丑向末兼艮坤 建祠斌岗里 子二 长 孔廉(无子) 次 孔能 ---------------------------------------------------------- 十三世太祖考 (九畴四子)讳 宴 字 汝光 妣李氏太安人葬在开平西坑村后大龟形墓穴 子一 字 圣丽 (详见圣丽祖分支) ---------------------------------------------------------- 十三世太祖考 (九德长子)讳 晃 字 兆明 子二 失传 ---------------------------------------------------------- 十三世太祖考 (九德次子)讳 暹 字 兆启 妣李氏太安人 子二 失传 ---------------------------------------------------------- 十三世太祖考 (九德三子)讳 慕 字 兆星 妣梁氏太安人 子二 长 廷美 次 廷积 ---------------------------------------------------------- 十四世太祖考 (早次子)讳 孔能 字 圣才 号 横溪翁 生于嘉靖十七年戊戌二月十六日寿七十一岁 终于万历卅六年戊甲正月初六 妣周氏太安人生于嘉靖十九年庚子三月廿八日寿七十二岁 终于万历卅九年辛亥二月初十与张祖母同穴 祖考葬在马鞍山凤形第三画左边甬道中 子二 长 兆钦 次 兆清 ---------------------------------------------------------- 十五世太祖考 (孔能长子)讳 兆钦 号 泰宇翁 生于嘉靖四十一(1562)年壬戌九月初二 终于万历卅(1592)年壬寅七月廿七寿四十一岁 妣李氏太安人生于嘉靖四十年癸亥六月廿六日亥时 终于崇祯十五年辛巳十二月初六寿八十岁 祖考葬在马鞍山凤形第四画甬道中左边 子四 长 廷辉 次 廷锡 三 廷翰 四 廷玉 ---------------------------------------------------------- 十五世太祖考 (孔能次子)讳 兆清 号 赓奋 生于万历八年七月 廿六 终于万历卅五年四月十九寿 廿九岁 妣汤氏太安人祖考葬在马鞍山凤形第二画,与张氏祖母同穴 子一 字 廷灿 ---------------------------------------------------------- 十六世太祖考 (兆钦长子)字 廷辉 号 耀垣翁 宪椽 生于万历十三年乙酉七月初七寿七十七岁 终于顺治十八年辛巳六月初一 妣邝氏太安人生于万历十二年甲申八月十一四十五岁 终于崇祯二年戊辰十一月十五 继妣李氏安人生于万历己酉年十一月廿六日寿四十岁 终于康熙壬子年十一月十六 祖考与李妣合葬马鞍山,邝氏葬在烟管冈 建祠大康里 子四 长 世位 次 世仰 三 敏悦 四 敏耸 ---------------------------------------------------------- 十六世太祖考 (兆钦次子)讳 帝赉 字 廷锡 妣李氏太安人生于万历十二年甲申八月十一四十五岁 终于崇祯二年戊辰十一月十五 祖考与李妣合葬牛山岗 建祠大康里 子二 长 敏则 次 敏恒 ---------------------------------------------------------- 十六世太祖考 (兆钦三子)讳 帝佑 字 廷翰 号 维好翁 妣伍氏太安人 葬在交椅山大岗形 妣李氏太安人 葬在大岗山竹牖祖山坟左边 妣邝氏太安人 祖考与邝妣合葬马鞍山第五画甬道左边 子五 长 敏进 次 敏强 三 敏兴 四 敏殖 五 敏溢 (详见廷锡、廷翰、廷玉分支) ---------------------------------------------------------- 十六世太祖考 (兆钦四子)讳 帝成 字 廷玉 号 我韫翁 妣关氏、李氏太安人 葬在交椅山大岗形 祖与李妣合葬马鞍山凤形第五画在辉祖右边穴 子三 长 敏哲 次 敏最 三 敏凝 (详见廷锡、廷翰、廷玉分支) ----------------------------------------------------------- 十六世太祖考 (兆清子)讳 瑛钰 字 廷灿翁 号 荆璞蕃掾 妣汤氏太安人葬在马鞍山第五画山凤形, 邝氏葬在铰剪坑牛山双穴 子二 长 家瑞 次 家玮 ---------------------------------------------------------- 十七世太祖考 (廷辉长子)字 世位 祖妣邝氏安人 合葬本乡烟管冈祖母邝氏左边 无子 ---------------------------------------------------------- 十七世太祖考 (廷辉次子)讳 卓达 字 世仰 号 珠玑翁 生于天启元年十一月廿日午时 终于康熙七年九月初九日寿三十八岁 祖汤氏安人 合葬本乡马栏岗山,座南朝北 子一 字 祖庞 (详见世仰分支) ---------------------------------------------------------- 十七世太祖考 (廷辉三子)讳 卓明 字 敏悦 号 美瑛翁 生于崇祯九年乙亥十月廿二寿七十岁 终于康熙五十三年癸巳十二月廿九日 祖妣李氏安人生于崇祯十三己卯年九月廿七寿卅二岁 继妣李氏安人生于崇祯甲午年八月十六寿六十一岁 二氏葬麦边风吹罗带祖山下 陈桂如点穴 由民卅一(壬午)年葬云乡枯木出横牙 坐戌向辰兼乾翼三分(土名叫猪头山) 子二 长 祖赞 次 祖基 ---------------------------------------------------------- 十七世太祖考讳 (廷辉四子)节然 字 敏耸 号 钟灵翁 生于顺治戊子年九月初八申时 终于康熙丙寅年四月廿四日寿卅九岁 祖妣黄氏安人生于顺治癸己年五月十四日申时 终于康熙己已年十月十六日寿卅七岁 子二 长 祖德 次 祖统 (详见敏耸分支) ---------------------------------------------------------- 十七世太祖考讳 (廷灿长子)家瑞 字 敏襄 祖妣李氏安人 失传 ---------------------------------------------------------- 十七世太祖考讳 (廷灿次子)家玮 字 敏学 祖妣梁氏安人 失传 ---------------------------------------------------------- 十八世太祖考 (敏悦长子)讳 有光 字 祖赞 号 帝显翁 生于顺治十六年七月十九寿四十一岁 终于康熙己卯年十二月十二日 祖妣谭氏安人生于顺治己亥年十一月十四日寿四十岁 终于康熙戊寅年十月初六 合葬在本乡马栏岗第三级 子二 长 德现 次 德照 ---------------------------------------------------------- 十八世太祖考 (敏悦次子)讳 有珍 字 祖基 号 榄常翁 生于康熙元年壬寅八月十八寿七十岁 终于雍正九年辛亥二月廿二日 祖妣李氏安人生于康熙五年丙午九月廿七日寿七十七岁 终于乾隆六年辛酉七月廿三日 考乾隆卅八年正月十六与扬喜侄孙合葬开平古博都土名罗陈坑仙人洋睡形坐庚向甲兼申寅三分,李妣葬在小凌村榄圆山坐壬向丙兼巳亥三分之原同在牛 二尺 与子孙迁居景福里 子一 字 德胜 ----------------------------------------------------------- 十九世祖考 (祖赞长子)讳 士福 字 德现 号 特达翁 生于康熙癸亥年三月十八日亥时寿六十九岁 终于乾隆十六年十一月廿七日亥时 祖妣梁氏安人生于康熙戊辰年正月十一日已时寿六十一岁 终于乾隆十三年七月廿七日已时 子一 字 扬喜 ----------------------------------------------------------- 十九世祖考 (祖赞次子)讳 士禄 字 德照 号 特普翁 生于康熙庚午年九月十九日子时 终于乾隆十五年六月十六日寿六十一岁 祖妣谭氏安人生于康熙辛未年四月十六日已时 终于乾隆十四年五月初五日 子三 长 扬润 次 扬泽 三 扬活 ----------------------------------------------------------- 十九世祖考 (祖基子)讳 士彦 字 德胜 号 效农翁 生于康熙卅九年庚辰十月初八寿七十一岁 终于乾隆卅五年十二月廿五日 祖妣李氏安人生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正月卅日寿七十岁 终于乾隆卅六年七月廿四日 考妣合葬龟山坐壬向丙兼亥巳 村心门口 子二 长 扬哲 次 扬启 ----------------------------------------------------------- 廿世祖考 (德现子)讳 良能 字 扬喜 号 成章翁 显妣凌氏安人 子三 长 都文 次 芳浓 三 会文 ----------------------------------------------------------- 廿世祖考 (德照长子)讳 集成 字 扬润 子一 字 维芳 ----------------------------------------------------------- 廿世祖考 (德照次子)字 扬泽 显妣郭氏安人 子三 长 芳华 次 芳萃 三 芳奕 ----------------------------------------------------------- 廿世祖考 (德照三子)字 扬活 显妣张氏安人 子一 字 凌芳 ---------------------------------------------------------- 廿世祖考 (德胜长子)讳 上达 字 扬启 号 素行翁 生于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廿七日 终于嘉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寿八十二岁 显妣李氏安人生于雍正六年十一月廿八日 终于嘉庆十四年四月初九寿八十二岁 子四 长 旭芳 次 乔芳 三 植芳 四 锦芳 ---------------------------------------------------------- 廿世祖考 (德胜次子)讳 上进 字 扬哲 号 朴谦翁 生于雍正十一年癸丑十月十四日寿七十九岁 终于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申时 显妣麦氏安人生于雍正十年壬子九月初四寿四十二岁 终于乾隆卅八年癸巳六月十四日 继妣李氏安人生于乾隆十五年庚午十月十三巳时寿五十八 终于嘉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十五午时 子三 长 奇芳 次 奖芳 三 律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