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仁钦桑布 |
释义 | 简介仁钦桑布(959年-1055年) ,亦译作林亲桑坡、仁钦桑波、仁钦藏卜,或称宝贤译师),是一个藏传佛教人物。其一生三次往返印地、西藏三次,翻译、校订显教经典17部、论33部、密教经典108部。将之收录于藏文大藏经 甘珠尔与丹珠尔之中。人们将他之后编译的密乘称为“新密”,而此前的称为“旧密”。 仁钦桑布(959~1055)出生在古格境内的旺热那渚村,据称他两岁时即能背诵梵文声的咒字,并能在地上作画,被认为是“班智达”的转世者。长大成人之后,他被古格国王益西沃选中,与其他21位古格青年一起被派往印度学习佛法。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不能适应印度的气候和生活条件,相继客死异乡,只有仁钦桑布和另一位名叫勒巴喜绕的青年学成佛法回到故乡。古格国王在托林寺为仁钦桑布建立了专门的译经场所。大师在这里一共译出十七种经、三十三种论和一百零八种佛教密乘的坦特罗(Tantra)以及有关医药、文法、工艺等方面的著作,并对吐蕃赤松德赞时期一些旧的佛经译本作了重新修订。由于仁钦桑布的成就,后人给了他“大译师”的尊称,并将在他之前西藏所译出的佛经称为“旧密咒”,而将他所译出和重新修订的佛经称为“新密咒”。仁钦桑布还从克什米尔迎请了一批精通佛教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的艺术家,在古格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佛教寺院。在西藏佛教史上,仁钦桑布被视为后弘期佛教的开山祖师之一。 藏文文献《大译师仁钦桑布传略》明确地记载仁钦桑布的祖籍是在卡孜舒衣瓦,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地点大体上就是在今天的卡孜一带。这部传记还记载,当年仁钦桑布功成名就重返故乡时,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曾花五两黄金专门在克什米尔请工匠铸造了一尊铜像,又花了一两黄金雇马车将这尊铜像运回到卡孜,但在途中经过一座名为“马哈黎卡拉”的小桥时,马在悬崖边上遇险受惊,使得铜像的一个手指头被碰伤。后来,这尊专门为他父母铸造的铜像被安置在卡孜廓卡尔寺中。 藏文史书《历史宝典》的相关记载,相传色康佛堂是大译师晚年修行直至圆寂之处,长期以来被当地人称为“仁钦桑布译师殿”。藏文文献《土观宗派源流》记载说大师圆寂之后并没有将法体保存在人间,而另一部藏文史书《青史》则记载得更为详解:“他(指仁钦桑布)与尊者(指阿底峡大师)分别后,一心专修了十年之久,亲见吉祥胜乐曼荼罗。享寿九十七岁而逝世。当净治遗体时,城中老少等人都见着空中有许多天神在做供养法事;荼毗后未发现有骨骸等物,只发现三颗如小莲瓣红色舍利,但亦为时不久而消失空中发出雷声而散去。”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