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仁怀
释义

仁怀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义,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带,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

中文名称:仁怀

别名:酒都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辖12个镇、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

政府驻地:中枢镇

电话区号:0852

地理位置:中国贵州省西北

面积:1788平方公里

人口:60万人

著名景点:盐津河大峡谷,国酒文化城

车牌代码:贵C

拼音:Renhuai shi

市委书记: 房国兴

市长:娄冰

走进仁怀

区域概况

全市辖12个镇、6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49个村委会、22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彝、白等9个民族。现有耕地27713.3公顷,其中田9921公顷,土17792.2公顷。属地少人多的山区内陆城市。全市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温度37.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5.5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森林覆盖率为26.47%。

2008年,仁怀市地区生产总值117亿元. 如期实现“百亿强市”目标,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08年仁怀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雪凝灾害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稳中求胜,围绕“三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学发展,为财税规模的持续扩展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据统计显示,2008年,仁怀市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幅创历史新高。全市完成财 政总收入266762万元,增长22.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增长35%。全年生产总值117亿元,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0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5元,全面实现了市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经济社会呈现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如期实现“百亿强市”目标,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16.5%,增幅是自1998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3733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682万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5683万元,增长16.4%。,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构成从2000年31.8:53.1:15.1调整2004年的17.8:65.7:16.5,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一三”到 “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801元,比上年增长15.8%。比全省和遵义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高出4844元和4380元。累计增长1.8倍,年均增长13.9%。财政总收入从2000年的4.12亿元增加到14.7亿元,累计增长2.6倍,年均增长29%,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期末的19.3%提高到24.5%;地方财政收入从1.31亿元增加到3.39亿元,累计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9%。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4.34亿元增加到12.17亿元,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累计增长1.8倍,年均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6.39亿元增加到11.76亿元,年均增长15%。强市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经济十强县(市)”,列全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5位。

国酒之都

国酒茅台产地——贵州仁怀,在全力支持国酒茅台做强做大的同时,加快发展地方白酒工业,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仁怀坚定不移地提出:充分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酒立市、以酒兴市,实现增比、进位、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仁怀不仅是贵州经济强县(市),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酒都。2009年,仁怀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达到11.1万吨,分别占全国、全省白酒产量的1.6%和78%,其中酱香型白酒产量6万吨(茅台酒产量2.3万吨)。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6亿元,占仁怀市工业增加值的95%以上,对仁怀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2009年,茅台酒实现销售收入127.71亿元,利润65.04亿元,上交税金47.53亿元。目前,仁怀市白酒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白酒产业是仁怀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因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壮大,仁怀作为一个绝少有烟囱的县级市,占据着贵州省经济强县(市)的头把交椅。

展望“十二五”,仁怀市提出:生产总值确保500亿元,力争60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力争600亿元;白酒产量确保25万吨,力争30万吨,占遵义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9年的20.5%提高到25%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占遵义市的约37%上升到约45%;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仍要保持全省经济强县(市)第1位;西部百强县(市)由2009年的33位升到20位左右;同时在城乡基础设施、工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非公经济发展效益、城镇化水平、人才培养和引进、重大民生改善等方面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目标,首先,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突破。要全力支持国酒茅台做强做大,到“十二五”期末,力争茅台酒产量实现5万吨,产值突破350亿元;要充分依托加快推进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一园多点”的规划要求,积极引进引导战略投资者进入园区发展,全力推动白酒工业走规模化、集团化路子,实现集群集约发展,努力把名酒工业园区打造成“中国高品质酱香型白酒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转工业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实现白酒产量20——30万吨,白酒企业上市公司突破2家以上。要加快推动新兴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低碳经济,推动实施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其次,要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仁怀市的城镇化率由2009年的35.4%提高到45%以上。第三,要从发展壮大高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第四,要从加快发展旅游业、发展服务业和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来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同时,要高度重视发展民生事业,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感。

茅台酒文化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国的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

周山荣,茅台酒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人文茅台”的发掘和研究,著有《贵州商业古镇茅台》、《茅台酒文化笔记》,参编或责编有《茅台德庄》、《赤水河古镇》等,拍摄有电视纪录片《“王茅”传奇》等。现兼任贵州省仁怀市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历史沿革

仁怀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仁怀置县,属滋州。宣和三年,降县为堡,属泸州郡。元置仁怀长官司、古滋长官司,均属播州安抚司。明为仁怀县(今赤水)辖地,属遵义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府改属贵州布政司。雍正八年,移县治于生界亭子坝,十一年知县杜诠领帑项一万五千零八十两建城,至十三年新城就。远在汉代,仁怀人民便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佳酿。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列。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仁怀,为了牵制、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保证红军主力部队北上抗日,在茅台渡口三渡赤水。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茅台渡口纪念碑、鹿鸣塔,革命历史文物三处:红军烈士公墓、中枢烈士陵园、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1995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仁怀撤县设市。是全国先进文化市、省治安模范市、省科技工作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双拥”模范市,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之一。

友好城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俄罗斯金吉谢普区、

延安市宝塔区。

经济状况

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财政总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 亿元,比上年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综合实力列西部百强县(市)第39位,较2006年上升3个位次。

全年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大灾之年夺丰收,粮食总产量26.05万吨,比上年增长18.4%。高粱产业进一步壮大,实际种植面积16.9万亩,产量3.5万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烤烟稳定发展,种植2.54万亩,收购4.53万担,担均价达451.4元。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类总产量19.03万吨,比上年增长1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劳务经济发展迅速,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89万人。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黄花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446元,达到3133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年工业总产值实现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对市域经济的贡献率达68%。白酒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白酒产量8万吨,其中茅台酒产量达1.68万吨,创利税45亿元。煤炭资源整合、建材企业技术改造效果明显,企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壮大。

2007年成功举办中国酒都旅游文化节,通过“中华酒令宴”、“茅台祭水节”等系列活动,推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接待游客38.6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1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4亿元,比2006年增长100%。

商业

仁怀自古是“川盐入黔、商贾云集”的地方,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方针政策的作用下,近几年来,城乡人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物价保持稳定,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目前,全市有各类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服务业3106户,从业人员35970人。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集贸市场10余个,各类商业服务网点遍布。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107894万元,增长13.0%;餐饮业9594万元,增长15.0%。在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业中,限额以上完成49019万元 ,增长20.7%;限额以下及个体完成58875万元,增长7.3%。外贸出口收购总额下降。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收购总额4268万元,下降27.7%。

工业

全市共有工业企业约475户,其中酿酒业占绝大多数,除国酒茅台外,小糊涂仙、金士力、酒中酒、茅合等一批酒类企业迅速崛起,俏销全国,使酿酒业成为仁怀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白酒产量达8.5万吨.现全市已形成电力、自来水、煤炭、建材、农机、机制纸、印刷包装、玻璃制品、瓶盖等多业并举的格局。其中原煤产量从2000年的26万吨增加到120万吨,成为市域工业经济的又一支柱.仁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抓园区建设工作,目前,仁怀市茅台河谷酿酒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之中,煤炭和建材工业园区已具雏形,2005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39万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6004万元,增长21.3%。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759万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632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9%和2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30066万元,增长17.9%;市级规模工工业完成增加值37112万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94745万元,增长23.1%,规模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2.9%,增长6.4%。其中:市级规模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19358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4.1%,增长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97929万元,增长50%,其中:市级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550万元,增长8.6%。

农业

仁怀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土壤、植被等垂直差异较大,属于典型的“立体农业”市,全市现有农业人口近50万人,有耕地4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81亩,粮、油、畜、烟是我市传统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现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仁怀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围绕茅台酒生产需要,在全市建成有机高粱和有机小麦基地各25万亩以上,优质稻米基地10万亩,竹业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优质烟叶3万亩,建成和巩固一批农业产业化原料生产基地;紧紧依托武汉烟草集团生产所需,在全市建成3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畜”方面抓住全省建立畜牧大省和我市被列为省级优质生猪、肉羊基地市的契机,以建设养殖专业村为重点,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带动等等,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1%。除此之外,全市还开发了刺梨、茶叶、黄花、花椒、优质核桃、盐酸菜等等,培植了各乡镇的特色产业。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仁怀还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狠抓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78万元(现价)。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64770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5947万元,减少8.6%;牧业产值54777万元,增长9.9%;渔业产值849万元,增长13.6%。继续调整种植业种植结构。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3464公顷,比上年增加553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855公顷,比上年增加278公顷;烤烟种植面积2231公顷,比上年增加272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6647公顷,比上年增加121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56235吨,比上年减少10801吨,下降4.0%。其中:油菜籽产量12316吨,增长4.2%;烤烟产量3337吨,下降5.8%;高粱产量26384吨,增长6.4%。2004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1元,比商年增加198元农,同比实际增长5.2%,是近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全市粮食总产量26.7万吨;乡镇企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16%。

建设状况

城市建设

仁怀不断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充分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大胆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斥巨资等相继修建、改建、扩建了国酒大道、河滨大道、国酒中路、人民街、东风街、振兴路、胜利路等,彻底改变了城区道路拥挤的状况;建成了街心花园、解放广场、河滨公园等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需要,从2001年起,引入经营城市理念,将城市主干道的轴心南移,在城区南部新建酒都新区,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酒都新区,位于城区南部,在旧城基础上延伸1.4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可容纳3.5万人口.目前城区已建成房屋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市区人均住房面积达25平方米;拥有城市道路总长35公里,主要街道宽达10——42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平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3.5万吨/日,用水普及率达100%,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76升。完成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达30%,城市化水平达20%。通过几年的建设,仁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黔北赤水河流域经济、文化重镇。

金融机构

十五时期,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47828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875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地方工商税14923万元,增长25.5%;增值税9946万元,增长46.7%;所得税1906万元,增长7.4%。地方财政支出适度增长,全市地方财政支出56735万元,比上年增长31.0%。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2622万元,增长34.2%;行政管理费支出8980万元,增长33.8%;农林水利气象支出5105万元,增长30.6%。

金融业务扩大,存贷款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6788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24834万元,增长22.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683万元,增长2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447万元,增长55.6%,其中中长期贷 款32151万元,增长186%;短期贷款余额76196万元,增长38.7%。

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17060万元,现金支出649468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32408万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28万元,增长5.9%;寿险保费收入2939万元,增长26.2%。全年保险业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945万元,增39.8%;寿险赔款和给付313万元,下降19.7%。

社会保障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629688人,比上年末增加10491人,增长1.7%,全年出生6581人,死亡3223人。根据市计生局人口统计资料,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00元,比上年增加1250元,增长15.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3135元,比上年增加437元,增长16.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进一步巩固,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152人,比上年增长17.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0300人;比上年增长109.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7321人,比上年增长53.0%。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城乡各级办福利院、敬老院19个,有床位333张,年末收养人员330人。2007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29030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335人,城镇最低生活标准为165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4695人,农村最低生活标准为70元/月;全年共发放各种救济款632万元,2007年举办2次现场捐赠活动,接受社会捐赠现金200万元,捐赠物资价值80万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仁怀建设成为贵州综合实力强,城市建设好,生态环境优良,人民比较富裕的特色城市,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和承载能力的中国酒都。

文化建设

仁怀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科教兴仁”战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来抓,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已形成了由学前(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构成的教育体系。幼儿园(学前班)187所(班),在园(班)学生7460人;各级各类学校336所,在校学生119649人,其中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3191人,普通高中录取率达到25.03%;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530人;普通初中(含九年制学校)30所,在校学生35207人,普通初中入学率达到101.25%;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3%;普通高校录取率达到74.08%。2005年,全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43599人。其中师范学校在校学生1100人;职业培训中心在校学生62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3498人;小学校在校学生8650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73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4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3%。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年末教职工6334人,其中专任教师5634人;年末代课教师880人。

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安排科技三项费229万元,比上年增长663%。2005年,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26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878人,占总数的14.3%。在专业人员中:教育职称人员5038人;卫生技术人员638人;农林水技术人员203人;工程技术人员218人。

交通建设

仁怀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交通枢纽。现有公路网是以S209、S208线两纵省道为骨架,通过县道、乡村道连接全市19个乡镇和171个行政村(社区)。青坑至茅台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茅台旅游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43亿元,比“九五”累计增长3.4倍,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施油路改造219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707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盐津河二桥、两河口新大桥和东门河大桥开工建设,茅台高速全线已经进入路面基础铺设、绿化工程建设阶段,各收费站、服务设施也在紧张施工中。该高速公路拟定于6月底或7月1日开通。届时,小型车辆从遵义至茅台的车程将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左右。

旅游建设

仁怀茅台是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黔北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因红军在茅台"四渡赤水"而列国家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同时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境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相互交融,发展旅游业具有显著优势和良好的条件。已开发出盐津河旅游度假区、茅台旅游区、赤水河吴公岩旅游区3个大的旅游区,60多处旅游景点。其中包括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瓶、国酒文化城、巨型石刻长龙群、美酒河摩崖石刻等四处景点;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青少年活动中心、仁怀市博物馆、茅台渡口纪念碑等几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共接待国内游客近6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10000余人次,旅游业正在成为仁怀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邮政通信

仁怀已建成至遵义全数字一级干线通路和二级干线通路光缆通信网,仁怀城区至各乡镇均已开通程控电话,光缆通信网实现数字光缆传输,已建成以固定网、数据网、个人移动通信为一体的多元通信网;已开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拨电话;全市电话号码升至七位,进入全国电话程控交换网;2004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3000余万元,全市固定电话容量50000门,其中农村用户27000户,电话普及率达672部/万人。移动电话用户达66000万余户;机关网上办公、企业网上贸易、居民网上购物等逐渐兴起。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仁怀逐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特别是近些年来,仁怀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城市”这一目标,以开发旅游为载体,加快以交通、通讯、生态、城市建设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了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协作单位和周边毗邻地区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先后成功举办了“9.酒”茅台观光节、神秘赤水河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协办了遵义市“三节一会”等大型活动,引进了小糊涂仙、金士力等一大批以酿酒、煤炭、建材、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还先后邀请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俄罗斯金吉谢普区行政长官德罗兹坚科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人士访问仁怀,接待了一大批国际国内旅游团队和考察团,进一步提升了仁怀对外开放的形象,同时还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俄罗斯金吉谢普区、延安市宝塔区缔结为友好城市。

发展方向

今后一段时间,仁怀将举全市之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强市升位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城市经济,一手抓农村经济,坚持“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基础增强”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城市,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保持经济增长高于遵义市平均水平的发展势头,努力促进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力争到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5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1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仁怀建设成为贵州综合实力强,城市建设好,生态环境优良,人民比较富裕的特色城市,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和承载能力的中国酒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