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仁宫小溪 |
释义 | 小溪是瓯江最大的支流,源出洞宫山脉大毛峰(庆元县境内),东北流过景宁畲族自治县后入县境,经岭根、张口、北山、坑底、巨浦、仁宫、湖边等地入瓯江。全长233公里,流域1N积,3556公里,其中青田县境段长47.3公里,流域面积361.6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36亿立方米。 小溪概述小溪河道狭窄,水质优良,两岸奇峰耸立,竹树葱笼。放舟江上,大有“千里江陵一日还”之感。当年永嘉太守谢灵运曾数度往返于小溪,留下许多难忘的足迹和动人的传说。 九龙洞·石马坑位于县城西南,小溪以西的北山镇张岙村及岭根乡赤岩村一带,距县城约50公里,景区由九龙洞、石马坑核心景域及小溪景带构成,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九龙洞位于赤岩村后山,洞高约20余米,长、宽各30余米,面积近1000平方米,沿顶端有一缝隙,一水凭空而下,响声若雷,散珠似雪,雾霭迷蒙,如幻似梦。人称“雪里听雷”。石马坑位于九龙洞的东北,坑内多奇峰怪石,有水帘洞、老僧岩、石马等景点。 谢灵运遇仙处距青田县城约20公里,在郎回浣纱溪畔。公元423年的夏秋之交,一日,永嘉太守谢灵运沿小溪江从景宁往回走,来到北山镇郎回村,见到溪边有两位姑娘在洗衣。谢灵运赋诗戏之:“浣纱谁氏女,香汗湿新雨,对人默无言,何自甘辛苦?”一位浣纱女答道:“我本潭中鲫,偶出滩头嬉;嬉罢自还潭,水深无处觅。”吟毕便跃入潭中不见踪影。原来这两位浣纱女子是美人鱼,是鱼仙。因此,后人便将此溪叫作浣纱溪。谢灵运在惊喜中走了约3里许,碰见其弟惠连也从小溪上游往回走。于是后人将谢灵运遇仙的地方叫作“大郎回”,将灵运碰见惠连之处叫作“小郎回”。现统称为“郎回”,离北山镇约5千米,有200多户,1200多人。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是生态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仁宫小奕漂流此处小溪河床平坦,溪面不宽,水流不急,适宜漂流。从仁宫小奕乘竹排或木排随水而下,一个多小时可到瓯江。小溪两岸美景如画,风光秀丽。青田籍著名诗人清代进士端木国瑚有诗赞小溪漂流道:“恰恰新晴放野航,轻鸥个个出回塘。一篙绿水三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沙头无数桃花片,流出村来百里香。” 鹊桥·仙子墩小奕村有条小奕坑,山水终年不断。沿溪上至2公里处,溪水两侧危岩耸立,形似桥墩,高100多米,两墩相距200多米,气势雄伟。传说, 这是牛郎织女的鹊桥,每年农历7月7日,天下的喜鹊,飞汇此处搭桥,让牛郎织女幽会。后人便将此桥叫作鹊桥。两桥墩叫仙子墩。牛郎织女在幽会前要沐浴净身,于是将牛郎沐浴过的潭叫仙子潭,织女沐浴过的潭叫仙女池。 仙子墩的来历还有一传说:元朝末年,刘伯温在石门洞得天书的消息传出,陈友谅密派亲信周鹏劝说刘基出山相助,刘基婉言拒绝,周鹏便按陈友谅密令,追杀刘基。刘基带着天书逃至小奕坑,眼前是悬崖深谷,瀑声呼啸。他仰叹道:“前有天险,后有追兵,此乃天绝吾也!”他正要跳涧,忽然奇光一闪,一座拱桥出现在山间。刘基匆匆过桥,回头一看,追兵已到那边桥头。他暗暗对天祈祷:请神仙帮忙,立即销毁此桥。顷刻间,桥断石滚,追兵纷纷落涧身亡,山谷中只留下两个桥墩。此后,人们都说,刘基是天上智多星下凡,自有神仙保佑。后来刘基成为大明开国功臣,人称“国师”。于是后人便将两侧的石墩叫作仙子墩。现在小奕坑中被叫做“仙岩”的孤岩巨石甚多,传说就是当年滚落的桥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