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仁风楼 |
释义 | 朝鲜仁风楼仁风楼(Inphung Pavilion)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慈江道之道府江界市的“忠诚洞”(Chungsong-dong)之将子江河畔的悬崖上。它被始建于公元1472年,在公元1680年时重修,原是“江界城”的西北部的一个点将台,风光如画,有朝鲜关西八景之一的美誉。 [编辑] 建筑 “仁风楼”的正面共5栋,建筑面积约为171平方公呎,全长约18.75公呎;侧面有3栋,阔度约8.9米公呎,采用双檐及歇山式屋顶的设计。后侧是有一根柱子的4间房舍,方便军队教头上下楼。楼亭前为两层,后座为单层,地板下由高24根,各高1.18公呎的柱子支撑。地板上面外侧有15根圆柱。四角上的圆柱比其他圆柱稍高一点,同时向里较倾斜。栋梁和椽子上被雕刻有各种美丽的图案。近年它的邻近地段被划为“游园地”,供观光客休闲游览。 中国仁风楼仁风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西郊街道黄泥墩,是140多年前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在嘉应州(今梅州)最后的大本营。文史专家认为,仁风楼是旧时战地遗存的活标本,对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清朝末年历史、客家地区战争史具有重要意义。仁风楼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名出自《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当地梁氏先人从嘉应州松源堡迁来,后在此择地历时五年建成仁风楼,共拥有八厅四横共100多个房间,并有门楼1座、围墙1堵、水井2口,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虽历经300多年风雨,仁风楼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多位梁氏后人仍在此居住。仁风楼主体建筑坐西南向东北,是一堂四横堂横屋。外门楼坐东南向西北,二道门依次为方形门和拱券门,坐东南向西北。堂屋为悬山顶,横屋为硬山顶、走马楼结构。整体为灰瓦面、三合土夯筑、土木结构建筑。堂屋内有宋湘亲书楹联:“克俭克勤保世滋大、是巽是训进德无疆”,中间挂“思训堂”匾额。 仁风楼周围大屋鳞次栉比,屋屋相通,有很大的回旋活动余地、四通八达的巷道,攻守进退两便。与周边客家大屋不同的是,仁风楼宽大的大殿前面专门建设了一个近20平方米、在客家古建筑中罕见的拜月亭,精致的砖石浮雕和走廊大殿的木雕饰互为呼应,屹立于大殿前宽大的露天门坪就像一个点将台。据居住在此的梁伯介绍,1865年(清同治四年)12月8日(农历十月廿一),康王率太平军各部攻下嘉应州城后,选择将大本营设在仁风楼,或许与这个点将台式的拜月亭有莫大的关系。 据梅江区文史工作者考证,仁风楼是清朝末年太平军在嘉应州的大本营,太平军将领在这里指挥余众与清廷抗击,时间持续60多天。据记载,1866年1月28日(农历十二月十二),康王率太平军精锐出梅城北郊佛子高、黄竹洋猛攻清军,正当康王身先士卒率众追击溃退清军时,由于叛徒指认,清军集中火枪火炮轰击,康王中炮落马,被其部下急用大旗裹住抬回,于当晚在仁风楼不治身亡。 据史料记载,康王死后,强敌四围,太平天国偕王谭体元和剩下的太平军数万人陷入绝境。1866年2月7日夜(农历十二月廿二)偕王谭体元与胡永祥等率太平军悄悄撤离仁风楼从西南门出城,开启西南门渡梅江浮桥,渐次撤出梅城,但由于地形不熟,由小密误走黄沙嶂而导致全军覆没。史料记载,晚清左宗棠在奏折中称,太平天国“兴于嘉应,灭于嘉应”。太平天国余部在嘉应州(今梅州市范围)战事,实乃太平天国运动结束的最后一役。嘉应州地处粤东北,闽粤赣三省之边的山区,为客家人聚居之地,当年太平天国余部最后辗转来此,据有此地,盖欲凭借此地缘(地区)、人缘(客家人)之故,以图东山再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