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冉天元
释义

冉天元,清四川白莲教义军首领之一。

人物简介

冉天元(1765-1800)清四川白莲教义军首领之一。通江县人。绰号“扫地王”,嘉庆元年(1796年)随其叔冉文俦在通江王家寨举义,四年,冉文俦牺牲,继任元帅。被视为四川白连教各路义军之主力。五年在江油被俘,死于成都。

人物传记

却说徐亮基活着的时候,冉天元是攻必克,战必胜,视官军如无物,只是难于统领各门各派,所以一直未能北伐。徐亮基死前,三四十万教军都遵其号令,清帅额勒登保全仗着胡时显给拿主意,却不是徐亮基的对手。徐亮基一死,徐时显大显身手,妙策横出,教军防不胜防,屡战屡败,冉天元气得眼中冒火,恨不得把胡妖魔给活吃了。冉天元约合樊人杰,徐天德联合作战,跳到外线,将战火引到满清腹心地区。徐天德命令总兵高天升带领精兵三百从洵阳突然渡过汉江,杀向河南,大军随后挺进。德楞泰带着三千铁骑飞马赶上。两军大战于山阳干沟,杨遇春又从野猪坪方向压了过来,将教军拦腰截断。徐天德命总兵龙绍周从山道潜行,突然占了湖北竹山,房县,官军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地位。徐天德在紫阳仁和新滩集合了三万人马,摆成九星大阵,选定吉日良辰,出兵扫北。胡时显密令各路人马严守关隘,不许出战,只要坚守三日,就可大功告成。胡时选秘密派人挑开了白河大堤,天降暴雨,山洪咆哮而下,顷刻之间就将新滩淹成一片汪洋。三万大军越往高处躲,洪水涨的越快。教军并无船只,也没有人想到这一些,徐天德大叫一声;‘天亡我也。’跳入洪水之中自溺而死。

大军围住兴山,鲍家山,攻打两个多月,山中粮尽,教军首领拼死冲杀,已经饿得跑不动了。官军大获全胜,杀死贼人五万有余,活捉三万有余,湖北教乱基本平定。各路大军齐集川东,川北,决心一鼓作气,歼灭巨魁冉天元。

各号星魁相继归天,冉天元已经是事实上的教军首领了。刘之协率领弟子们遍访各路首领,希望各部能遵从他的号令,发兵北指,与清妖争夺天下。刘之协本来是白莲教的播火者,弟子们也都是教内闻名的鼓动家。可是各部首领都是靠着自己的影响与力量拉起的人马,不愿意服从这些只会放空炮,连杀人都不敢的书呆子们指挥。奔走多年,没什么效果。冉天元也是刘之协的门徒,刘之协带着三十六弟子来到了川东,经过反复的劝说,冉天元勉强的同意了弟子们担当各部军师,刘之协留在了中军,与冉天元共同制订进军路线。

在刘之协的主张下,教军进军湖北。线号唐大信,龚文玉带兵三千作为先锋,进兵夔州。卜三聘,高均德,冷天禄,符曰明,辛聪,张金魁,鲜大川,苟文明八路星君各带一万兵马,经略沿途郡县,扩大战果。教军集合一处,大举进攻,正中朝廷下怀。各郡县镇寨人自为战,官军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龚文玉在夔州被德楞泰所擒,高均德在高家营被赛冲阿,温春满军所破,张金魁败于通江,符曰明被擒于广元,鲜大川,苟文明立脚不住,逃往陕,甘。中军大营在养马场立脚不住,只好败走秦州。

各部首领纷纷礼送那些军师们出营,因为他们只相信佛祖庇佑,不顾敌方火力强硬,逼着教友们硬打硬冲,损失巨大。暂时攻下了一些郡县,将城内乡镇粮食财物都收归公库,按教内规矩分配。军民混杂,人心思乱,富家大户们对抗情绪甚大,纷纷捐出家财,成立乡勇,与教军为敌。在清妖打过来之后,军师们实行焦土作战,将剩下的粮食财物一把火烧掉,掩护教民们出逃,首领们往往来不及撤走,就当了俘虏。教军向来流动作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何曾死守过城池,与武器精良的清妖硬拼过?冉天元也觉得刘之协等老教首有些个名不符实,不是将才。刘之协等人叹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与冉天元等部分道扬镳,前往河南,湖北,组建新军。以‘弥勒转世,保辅牛八’为口号,与天地会结合在一起,由弟子李杰在宝丰翟家集秘密训练军事骨干,改混元教为三阳教,提出更为现实的理想目标,河南,河北一带,门徒甚多。按八卦编练成军,准备直捣清妖京师。

嘉庆五年正月,官军八路大军围剿秦州。冉天元并不迎战,会合徐万富,汪瀛,陈得俸,张子聪,雷世旺五万大军,以牛皮为浮桥,渡过了嘉陵江。南部,西充,城守空虚,被教军一攻即下。冉天元扩大战果,连下邻近数县,补充了大军武器粮草,将中军大营驻扎在江油新店子,修整队伍。

官军兵分四路,凶猛杀来。教军两路迎战杨遇春,罗思举,守险不出。大军秘密行动,将骄横的满八旗赛冲阿围困在包家沟。双方血战了三天三夜,赛冲阿只带了三百余残部冲杀出去。教军连续作战,将前来救援的温春大军包抄在龙子观。温春苦战七天七夜,最后穿上教军衣服逃了出去,统领兵马,全军覆没。额勒登保不敢据实上报,只以双方死伤相当掩饰了过去。

胡时显对额勒登保道;‘此次惨败,难掩三军之口,朝廷眼线甚多,不获大捷,经略罪不可赦。与其坐以待毙,不若孤注一掷。胜则有功无过,败则三军皆为有罪。法不责众,望经略三思。’额勒登保把心一横道;‘就依先生之言,全军出动,直扑贼寨马蹄岗,定要见出个高低上下来。’

教军大获全胜,士气高涨,冉天元猜出额勒登保必然拼死出战,以求一逞。冉天元与众首领安排了八面埋伏,只等官军前来送死。德楞泰一马当先,率先开道。五万大军汹涌澎湃,向马蹄岗杀了过来。冉天元见清军进入伏击圈,一声炮响,万箭齐发,清军倒下了一大片,乱成一团。清军慌忙后撤,来路已被乱石乱木堵住。山上丢下无数火把,枯竹,土里的炸药连连爆炸,官军死伤无数。

额勒登保,德楞泰指挥部下抢占山头,教军身穿湿棉衣并不怕枪炮,与清军激战。双方血战了三日三夜,清军已是弹尽粮绝,逃生无望。各路清军前来救援,五日四战,都被教军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额勒登保拔出剑来仰天长叹道;‘我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没想到竟然会死在这里。’说完就要自刎。德楞泰将他一把抱住,对主帅道;‘与其自尽,不如力战而死。大帅且看我如何杀敌?’说罢翻身上马,独自一人,直接冲向教军总首领冉天元。将士们见德楞泰杀了上去,都狂叫着跟在后面杀上山来,谁都知道,这已是最后的拼死一战了。

冉天元指挥八路伏兵连续出击清军,稳操胜算,正在洋洋得意,万没想到德楞泰竟然单枪匹马向自己杀了过来。手下人刚想放箭,冉天元阻止道;‘此乃困兽,我当自擒之。’于是打马迎上,手舞八十斤镔铁大刀,旋转如飞。

德楞泰本不是冉天元的对手,冉天元居高临下,德楞泰更是先失一手。德楞泰暗暗抽弓搭箭,猛然抬手就是一箭。冉天元从上而下,马奔如潮,哪里能够躲避?此箭正中马头,将冉天元跌下马来,摔得头破血流。官军一拥而上,将冉天元按住,活捉回阵。教军失了主将,军心大乱。官军趁势追杀,八路教军反被陷在围中的清军杀得大败,分崩离析,各奔前程,从此再无魁首,只是单独作战了。

冉天元败死后,教军分布于陕西,甘肃,巴蜀山区,负固不下。朝廷委派刘清招抚教贼,刘清善待贼人亲属,诱其归降,一年之间,招抚了三万余人。刘清认为这都是皇帝的赤子,不可妄加杀戮。有田产的可以回乡务农,没田产的就留在帐下,收编为乡勇,保境安民。朝廷要犯不肯赦免的,刘清指使他们更名改姓,照旧留在帐下,视为心腹,降人们心存感激,都对刘大人忠心无二。

冉姓由来

地位综述

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寻根溯源

冉姓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口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2、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有冉姓。3、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4、据《汉书·颜师古注》所载,唐时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土著多此姓,皆冉 种(冉 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5、出自他族。汉时西夷冉 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得姓始祖

冉季载。名载,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最少。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诸侯,将其少弟封于冉。因季载有善行,成王时被举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室的重臣,他辅佐成王,广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领导。他的后代,以其封国为氏,称冉姓,并尊冉季载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古冉国所在地有众多版本,有说在今湖北荆口,有说在今湖北荆门,也有河南平舆、河南开封、四川茂县之说。虽众说纷纭,但我们通过冉姓在周初得姓之后的当时史料判断,整个冉姓家族却主要是活动于现在的山东境内。在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五名冉姓弟子,并称圣门五贤。他们是:冉求、冉孺、冉雍、冉耕、冉季,个个出类拔萃,千古流芳,而且他们五人统统都是鲁国人,是故后世冉姓郡望有东鲁之说。历秦汉以降,冉姓人逐渐由山东播迁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大地,并有一支山东冉氏家族播迁到湖南的溆浦等地繁衍,后昌盛为当地大族,古代此地属武陵郡,故后世冉姓有以武陵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今河北临漳的冉姓也呈现出族大人众的兴旺局面,昌盛为冉姓魏郡郡望。其中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魏国的冉闵便是此一郡望之杰出代表。另据《华阳国志校注》所载,夔州、开州西南夷首领多冉姓。唐宋之际,还有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冉实、冉祖雍父子以及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冉安昌见诸史册。唐末五代时,有重庆之冉姓播迁贵州。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迁于今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省份。明初,山西冉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以后的湖广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迁于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北、河南、山东之冉姓闯关东进入东北。 如今,冉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重庆两地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另贵州、河北亦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冉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

郡望堂号

冉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东鲁郡,泛指今山东济南、泰安、衮州等地;2、武陵郡,汉代置郡,治所在义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3、魏郡,汉代置郡,治所在邺县(故城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武安以南,涉县以东,山东冠县以西,河南滑县以北地区。 堂号:“南面”、“武陵”、“迎圣”等。

宗族特征 1、冉姓分出了沈姓,沈姓又分出叶姓。2、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所载,明清两代冉姓进士共计十四名,其中四川、重庆两地有六名,河北三名,贵州两名,河南三人均为中牟人,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当今冉姓分布之特征。

相关名人

冉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列政事科,曾为季氏宰。冉季:字子产,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德行称,后得恶疾而亡。冉雍:字仲弓,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出身贫寒,有德行。孔子以为可任诸侯治民之官,后曾为季氏宰。冉孺:一作冉儒,字子鲁,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敏于学。勤于问。冉瞻:魏郡内黄(今属河南)人,十六国时后赵大臣,石虎养子。有勇力,骁猛善战,以功累迁为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冉闵:冉瞻子,十六国时冉魏建立者。幼果锐,善谋策,勇力绝人。穆帝永和五年,季龙死,他利用石氏内乱,夺取后赵政权,建立魏国,史称冉魏。三年后,为前燕所败,被俘而死。冉安昌: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唐代大臣。隋末据巴东,高祖初归唐,为招尉使,官至潭州都督。冉实: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唐代官吏。弱冠登进士第,累迁并府参军。中八科举,授绵州司户,转扬府仓曹。又举四科,除益州导江令。所任有能名,官至河州刺史。其子冉祖雍亦出身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后因倡饮省中,被赐死。冉 、冉 :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宋代名士。兄弟二人同俱文武才,辟召不起。余 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兄弟俩遂去进见,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冉通: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人,明代官吏。洪武三十年二甲第三名进士,官兵科都给事中。面折廷诤,颇有直声。好学问,读书不辍。冉觐祖:河南中牟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年乡试第一,康熙三十年三甲第十三名进士,授检讨。有《四书五经详说》、《阳明疑案》、《正蒙补训》等。冉文俦:四川通江人,清代白莲教徒。嘉庆元年起事,聚众数万,为通江蓝号元帅,转战川东、北。三年后,在一次突围中阵亡。其侄冉天元继为元帅,继续反清,部众盛时达十万以上,攻杀清军猛将朱射斗,与诸部首领大会南充,威震一时,后在江油被德楞泰所擒,遇害于成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