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鹊踏枝·谁道闲情 |
释义 | 原文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旧日花前常病酒,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楼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作者】:冯延巳(一说欧阳修《蝶恋花》) 》) 【朝代】:唐 【体裁】:词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二十六宥;可"二十五有 / 二十六宥"通押。 谁道闲情抛掷久, ⊙○○●●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旧日花前常病酒,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 独立小楼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①闲情:闲愁。实际指爱情、相思。 ②病酒:饮酒过量,醉酒。 ③青芜:丛生的青草。 评析这首《鹊踏枝》,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 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这首词并不着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赢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集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浅人何足知之。 冯煦《阳春集·序》:翁(延巳)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辞,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若《蝶恋花》(即《鹊踏枝》)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怳之所为。翁何致而然耶?周师南侵,国势岌岌;中主既昧本图,汶不自强,……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转,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是描写相思之情的。隐约地流露出作者对南唐王朝衰败的关心和忧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