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缺翅虫
释义

缺翅虫属昆虫纲缺翅目(Zoraptera) ,为一类原始的稀有昆虫,具有集群的生活习性。缺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小的一个目,也是了解最少的一个目。该目1913年首先建立,由于最初发现的种类都是无翅型,故命名为缺翅目,后来才发现有翅型。

简介

缺翅虫为缺翅目(Zoraptera)昆虫,1科,至少22种。除欧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体小,长度不足3公釐(1/8吋),咀嚼口器,触角9节。多数无翅,无眼;少数有两对翅脉稀疏的膜翅和眼。成群生活在腐木的树皮下及腐殖土内,但无社群组织。以其他节肢动物和真菌孢子为食。无经济价值。

缺翅虫属昆虫纲缺翅目Zoraptera ,为一类原始的稀有昆虫,具有集群的生活习性。缺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小的一个目,也是了解最少的一个目。该目1913年首先建立,由于最初发现的种类都是无翅型,故命名为缺翅目,后来才发现有翅型。

体长很少超过3-4毫米。有翅型翅展约7毫米。体扁平,褐色或暗黑色。头大,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常无翅,有翅型的翅狭长。膜质,翅脉简单。腹部10节,尾须短而不分节。雌虫无产卵器。

世界已知1科1属27种,多数分布在近赤道两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多生活在常绿阔叶林内,在倒木、折木的树皮下。通常幼虫和成虫集聚在一起,惊动后四处奔跑逃逸,十分活泼有趣。我国1973、1974年才在西藏发现2种缺翅虫,分别命名为中华缺翅虫(仿陈瑞瑾图)和墨脱缺翅虫。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触角九节缺翅目,一节尾须二节跗;无翅有翅常脱落,隐居高温高湿处。

生物学描述

生活环境为原始的常绿阔叶林,高大的乔木使林间显得异常阴湿,林间郁闭度达0.7-0.8。苔藓及附生植物比比皆是。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两种缺翅虫十分近缘,它们的分布区域极其接近,可能由于高山的阻隔,在长期的地理隔离下,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种。它们外形极为相似,但缺翅型雄虫外生殖器结构不同,且其第8腹板的毛序有明显区别。

分类及分布

中国缺翅目昆虫已发现有2种,均分布于西藏的东南部。这是东半球分布最北的2个种类,1种分布于西藏察隅地区的中华缺翅虫 Zorotypus sinensis Huang,另一种则分布于西藏墨脱地区的墨脱缺翅虫 Z. medoensis Huang,其分布海拔均在2000m以上的山地。

备注

缺翅目昆虫直至今日仍为一科,即缺翅虫科Zorotypidae,一属即缺翅虫属Zorotypus。Hubbard(1990)曾深入研究了缺翅目昆虫的种类和分布,全世界已记载的缺翅目昆虫有30种。其中Zorotypus palaeus Poinar为化石种,发现于北美多米尼克共和国第三纪新世的琥珀里。其余29个种类均为现存的种类。

中华缺翅虫属昆虫纲、缺翅目、缺翅虫科。拉丁学名为zorotypus sinensis。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境内。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并正式定名为“中华缺翅虫”。

中华缺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0.3厘米左右。个体为褐色,头部较大,呈三角形,活动灵活。无单眼和复眼,触角呈念珠状,共9节。翅部细长,前翅大于后翅,也有无翅的种类。

中华缺翅虫通常栖息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雨林及季节雨林地带的树皮下或土中,喜成群活动。主要以真菌孢子及螨类为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