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劝酒 |
释义 | 作品名称:劝酒 创作年代:唐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于武陵 祝酒歌劝酒原文劝酒 作者:于武陵 劝君金屈卮, 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 人生足别离。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 “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酒器,用它敬酒,以示尊重。诗人酌满金屈卮,热诚地邀请朋友干杯。“不须辞”三字有情态,既显出诗人的豪爽放达,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难以痛饮,于是诗人殷勤地劝酒,并引出后两句祝辞。 从后两句看,这个宴会大约是饯饮,送别的那个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对此诗人先作譬喻,大意说,你看那花儿开放,何等荣耀,但是它还要经受许多次风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说,大自然为万物安排的生长道路就是这样曲折多磨。接着就发挥人生感慨,说人生其实也如此,就要你尝够种种离别的滋味,经受挫折磨炼。显然,诗人是以过来人的体验,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实情,晓以常理,祝愿他正视现实,振作精神,可谓语重心长。 于武陵一生仕途不达,沉沦不僚,游踪遍及天南地北,堪称深谙“人生足别离”的况味的。这首《劝酒》虽是慰勉朋友之作,实则也是自慰自勉。正因为他是冷眼看人生,热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语,所以形成这诗的独特情调和风格,豪而不放,稳重得体。后两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于格言谚语,遂为名句,颇得传诵。 劝酒习俗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 “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 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请。。请。。。 “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 “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李白曾今天作诗写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所谓朋友在一起就应庆幸下,比如为好友接风尘。巧合走在一块。。等。。这都少不了酒。。我们至今天都一直生产酒,这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喝酒时,藏族人民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 壮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主人这时还会唱起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双杯。主人不论客人多少,只拿出两只酒杯,在场的主人轮番给客人敬双杯。 劝酒技巧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求人交际的成功。 众欢同乐,切忌私语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瞄准宾主,把握大局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语言得当,诙谐幽默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劝酒适度,切莫强求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察言观色,了解人心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锋芒渐射,稳坐泰山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相关资料律师提醒:劝酒适度 谨记出事要担责 律师指出,近年来已经出现多起因为朋友劝酒,造成驾驶人酒后事故而导致纠纷的案件,亲戚朋友之间原本融洽的关系也因为这些纠纷变得非常尴尬。尽管驾驶人作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如果因为劝酒人频繁劝酒,甚至在明知驾驶人已经不胜酒力的情况下仍劝酒不止,导致驾驶人喝醉并最终酿成事故的,劝酒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饮食同业公会倡议杭州餐饮业不劝酒 饮食旅店业同业公会倡议全市餐饮业“不劝酒” 红泥花园大酒店率先响应倡议设“温馨提示牌” 因司机酒后驾车而丧命的“琳儿宝贝”,因频频应酬喝酒而失去爱情的晓萍……酗酒造成的悲剧已经数不清,而承受悲剧的人从心里呼唤活着的人再也不要贪杯,他们对早报“今年春节不劝酒”的活动非常赞同,就连卖酒的饭店酒家也提倡“不劝酒”。昨天,杭州饮食旅店业同业公会委托早报向全杭州市的饮食旅店发出倡议:今年春节不劝酒,过年饮酒讲文明。 “不劝酒”非常有必要 杭州饮食旅店业同业公会是由杭州市200多家大中型餐饮企业和宾馆所组成的民间商会。得知早报正在开展“今年春节不劝酒”的活动时,该同业公会副秘书长朱宝琪脱口而出:“好!非常好!” 朱宝琪对记者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常能听到醉酒驾车、酒后闹事和酗酒伤身等刺耳的字眼,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聚会,互相劝酒几乎已成一种社交礼仪的方式,酗酒对消费者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一些顾客喝到一定的程度,往往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但站在一旁的服务员是清醒的,此时饭店有责任提醒顾客,不该让顾客无止境地劝酒。早报‘今年春节不劝酒’的活动,值得向全杭州市的餐饮企业推广。” “不劝酒”范围可更大 “饭桌上的亲戚朋友不要劝酒,客人也不要毫无节制地向饭店老板劝酒。”朱宝琪希望早报的“今年春节不劝酒”活动,也能帮助餐饮业的经理们摆脱左右为难的处境。 同业公会中有许多大型餐饮店,每家店都有一批固定的老客户,有些客人很讲究也很挑剔,每次光顾,几乎整桌的客人都要和饭店经理喝上几杯,经理们为了顾全客人的面子,往往身不由己,甚至空着肚子猛灌各种酒水。朱宝琪介绍,曾经有位在工人文化宫附近开饭店的会员,为人性格豪爽,对任何客人的劝酒都有求必应,后来喝酒差点喝出胃癌来,现在还在疗养院里接受治疗。 “不能冲着客人发泄,很多会员只能偷偷摸摸跑到我这里来诉苦,他们现在一碰上客人劝酒就害怕,但是为了饭店的生意,只能硬着头皮干杯,这又何苦呢?”朱宝琪无奈地说。 红泥花园率先响应倡议 1月17日晚,记者一走进位于学士路48号的红泥花园大酒店,就看见每张饭桌最明显的位置上都摆着一块塑料牌,上面写着:“今年春节不劝酒。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不要酒后驾车。” 酒店总经理刘小英告诉记者,店里很早就开始在饭桌上安放提醒客人不要酒后驾车的提示牌,为响应同业公会和早报的倡议,特意加上“今年春节不劝酒”的提示。两年前该店就开设了“免费代驾”服务,服务员会主动请示喝酒的客人,是否需要代驾服务。“早报的‘今年春节不劝酒’活动让我们觉得,酒店里的客户服务还可以再做得到位一些。”刘经理谦虚地说。 从1月18日开始,除了原有的提醒服务,“红泥”员工还会在酒店门口明显位置竖两大块“温馨提示牌”,提醒客人不要互相过分劝酒,服务员也都经过特殊培训,会在客人过度喝酒时给予善意和礼貌的提醒。“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么做会损失很多酒水钱,但酒店除了经营,更应该替客人着想,人性化的服务才是酒店立足之本,相信杭州其他各大酒店也会加入到‘今年春节不劝酒’的队伍中来。”刘经理真诚地说。 酒类包装10月1日起须贴劝酒警示语 10月1日,《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已正式实施,但昨日记者走访部分超市发现,劝酒警示语仍然难得一见。据有关部门介绍,执行不力的企业或受到警告。 据《通则》规定,包括啤酒、葡萄酒、果酒、白酒在内的酒精浓度大于0.5度的酒精饮料,须在酒瓶包装上贴有“警示语”或者“劝说语”,如“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后请勿驾驶”,“不适合18岁以下人士饮用”等。《通则》原定于去年10月1日实施,但由于企业准备不足等原因,推迟了一年,这也是我国首次以国标的形式对企业提出劝说语标示方面的要求。 劝酒辞表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 七两八两还在吼。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相关疑问为什么老外不喜欢劝酒? 并不是所有的老外都不喜欢劝酒,有些老外比中国人还能劝酒:比如俄罗斯、蒙古国等。对于不喜欢劝酒的老外,一种可能其民族没有劝酒的习惯,另一种是个人不喜欢劝酒。 擅长酿酒的除了中国人还有哪国人? 也有老外很擅长酿酒:法国人。法国除了以香水、美食出名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葡萄酒。其酿酒工业属于世界前列,可以看出法国人擅长酿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