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犬瘟热病
释义

犬瘟热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大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硬脚垫病)。

流行病学

在南方养狗越来越俏,身价愈来愈高但常发一种名为犬瘟热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犬瘟热主要危害幼犬,其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病犬呈现双相热型、鼻炎、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另有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病犬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随呼吸道分泌物和尿液排出体外。健康犬与病犬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空气或食物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除幼犬易感染外,毛皮动物中的狐、水貂也十分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多发。本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三年一次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应重,死亡率也高。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曾有人报道感染犬瘟病毒的犬60-90天后,尿液中仍有病毒排出,所以说尿液是很危险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但有犬瘟发现,无论采取怎样严密防护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犬感染。

病理变化

犬瘟热尸检眼观没有特征性变化。以貂为例,外部视检,被毛污秽不洁,肛门、会阴部皮肤微肿,有少量黏液状或煤焦油样稀便附着。眼、鼻、口肿胀,皮肤增厚,皮肤上有小的湿疹,被毛丛中有谷糠,样皮屑,足掌肿大,尸体有特殊的腥臭味。剖开胸、腹腔,内脏器官见有一般的炎症。胃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胃内有少量暗红褐色黏稠内容物,慢性病尸胃黏膜有边缘不整、新旧不等的溃疡灶。直肠黏膜多数带状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及肠淋巴滤泡肿胀。气管黏膜有少量黏液,有的肺脏有小的出血点。脾一般不肿,个别的由于继发感染而肿大,慢性病例见有脾萎缩。肝呈暗樱桃红色,充血、淤血月。有多量凝固不全的血液流出,肝质脆,有的色黄,胆囊比较充盈。肾脏被膜下有的有小出血点,切面浑浊。膀胱黏膜充血,常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心扩张,心肌弛缓,心外膜下有出血点。脑血管充盈,水肿或无变化。

诊断

流行特点

本病在寒冷季节(10月至翌年4月)多发,特别多见于犬类比较集聚的地区。一旦群犬中有犬发生本病,其他幼犬很难避免感染。哺乳仔犬由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故很少发病。通常以3月龄至1岁的幼犬最易感。

临术特征

体温呈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0℃左右,持速1~2天后降至正常,经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在第二次升高的(少数病例此时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打喷嚏、流浆液性至脓性鼻汁、鼻镜干燥;眼睑肿胀、呈化脓性结膜炎,后期常发生角膜溃疡;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米粒大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常发生呕吐;初便秘、不久下痢、粪便恶臭,有时粪便带血带气泡。少数病例可见足掌和鼻翼皮肤角化过渡性病变。约有10%~30%的病犬出现神经症状(抽搐、痉挛、癫痫)。

包涵体检查

犬瘟热在所有易感动物器官的上皮组织、网状内皮系统,大小神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 细胞和脑室细胞、膀胱、胆囊、胆管、肾和肾盂上皮细胞内,都有嗜酸性包涵体形成。犬瘟热病包涵体具特异性,而且检出率很高。

水貂检出率可达90%,检查膀胱黏膜上皮包涵体方法很简单。取清洁脱脂载玻片,滴加1滴生理盐水。用外科圆刃刀刮取膀胱黏膜上皮少许,涂到载玻片上与盐水混匀涂片、染色、镜检。如果涂片不能立即染色,一定在涂完片后先用甲醇固定,否则以后染色时包涵体也不易着色,影响检查效果。最好刮取完了就涂片染色,检出率高。如涂片放置1天以上,须在染色前滴加生理盐水,浸渍20分钟后倒去生理盐水,再进行染色。染色方法有2种: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和美蓝、碱性复红染色法。血清学试验,是特异性比较强的诊断方法。有中和试验法和酶际SPA染色法。

生物学试验

动物接种试验,是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为获得准确结果,试验动物的选择十分关键。应选易感的、断奶15天后的,既未感染过犬瘟热也未接种过犬瘟热疫苗的幼龄动物(狗、貉、艾鼬、水貂)。不能用哺乳期的仔兽,因为哺乳仔兽有母源抗体,更不能选用1年以上的老龄动物,那样容易导致生物试验失败。接种材料应选用具有典型犬瘟热症状的处于濒死期或死亡的尸体。取病料的器械用3%来苏儿溶液浸泡30分钟,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块,用灭菌的生理盐水研磨制成10倍乳剂,为防止杂菌污染,可向乳剂中加入适量的青、链霉素(即每毫升悬液中各含10万单位),之后放入灭菌的离心管中离心(3000转/分),20~30分钟,取上清液,给试验动物皮下或肌内各注射3~5mL。接种后试验动物要放在专门的隔离室(舍)内进行观察。一般在接种后4~10天或更长一点时间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结膜炎、腹泻等犬瘟热症状。

本病的死亡率达30%~80%。如果此病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更高。但单凭上述症状只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还须采取病料(如眼结膜、膀胱、胃、肺、气管及大脑、血清等)送往检验单位、做病毒分离、中和试验等特异性检查。

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9天。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

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10天左右出现。临床上以脚垫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症状的多发。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 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预后很差。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防治方法

本病的预防办法是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犬瘟疫苗。免疫程序是:首免时间50日龄进行;

二免时间80日龄进行;三免时间11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后,以后每年免疫一次,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六联苗、五联苗、三联苗均可按以上程序进行免疫。一旦发生犬瘟热,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病舍及环境用火碱、次氯酸钠、来苏等彻底消毒。严格禁止病犬和健康犬接触。对尚未发病有感染可能的假定健康犬及受疫情威胁的犬,应立即用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或用小儿麻疹疫苗做紧急预防注射,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在本病流行时期,严禁将外犬带入,并尽量不让所养犬与其他犬接触。 其防治的措施为:(1)定期预防接种:目前中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的弱毒疫苗,具体按下列程序进行。在仔犬6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为第二次,10周龄为第三次。以后每年一次。每次剂量为2毫升。定期预防接种。目前中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幼犬在6周龄即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仍应每年免疫一次。疫苗可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六联苗、五联苗。

(2)尽量自繁自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旦发现患犬瘟热迹象的病犬,应立即将病犬隔离,严格禁止病犬与健康犬接触。

(3)及时隔离治疗:一发现病犬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此药既可静注亦可肌注,方法详见此药的说明。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可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和加快病犬的康复。病犬所用的犬舍、物品尽可能予以烧毁,对周围环境应用火碱、次氧酸钠、百毒杀等彻底消毒。彻底消毒犬舍及运动场:常用消毒药物为3%的烧碱溶液和10%的福尔马林。对尚未发病有感染可能的犬和受疫情威胁的犬,立即用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治疗

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可用大剂量的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注射,可控制本病的发展。在犬瘟热最初发热期间给予大剂量的高免血清,可以使机体增强足够的抗体,防止出现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 对症治疗:补糖、补液、退热,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等方法,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关词条

亨廷顿病 棘球蚴病 恋爱病 湿热病 空调病 潜水病 白点病

染色体病 电热毯病 滴虫病 疥癣病 月子病 麻风病 肥胖病

血吸虫病 视网膜病 红线病 溃疡病 昏睡病 萎蔫病 口蹄病

线粒体病 肺吸虫病 气喘病 角膜病 卟啉病 恙虫病 糙皮病

旋毛虫病 犬瘟热病 麻将病 钩体病 带下病 舞蹈病 罗汉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