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泉上镇 |
释义 | 简要概述泉上镇(代码250424101)地处宁化东部,东邻明溪盖洋;南接清流嵩溪、林畲;北靠明溪枫溪、夏坊;西连本县湖村、水茜,距县城44公里,是三县七乡镇的结合部。原省道福五线(现为796县道)横贯全镇,总面积225.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7万亩,耕地面积34488亩,其中水田33805亩,水面9000多亩。全镇辖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001_泉上居委会、~201_泉上村、~202_罗李村、~203_联群村、~204_谢新村、~205_青瑶村、~206_延祥村、~207_黄新村、~208_泉正村、~209_泉永村、~210_豪亨村、~211_新军村。132个村民小组,辖区范围内驻有泉上华侨农场、宁化五中、安丰煤矿(原县煤矿)。2005年末,全镇户数5958户,总人口21583人,其中农业人口18964人,大部份是解放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几次移民,来自九省三十八县九十四姓氏。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72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330万元,工业总产值2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8元。泉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常年平均气温17.4℃,无霜期 248天以上,农业经济发达,除盛产稻谷、大豆、地瓜外,还建立了烤烟、蘑菇、肉兔、茶果、油菜、木薯等多种经济作物基地,其中烤烟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达4万担,蘑菇种植10万平方米,肉兔养殖户1000多户。 历史人物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晚号媿庵,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九月二十日出生于泉上里龙乡(今泉上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九月二十八日在泉上檀河逝世,享年85岁。他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给手中的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穷,卷之退藏山密"。15岁应童子试,得第一。16岁考入县学。17岁乡试不第。20岁再应乡试,同考官佘昌祚要列世熊为榜首,主考不同意。昌祚赌气把试卷带走,遂又落第。23岁以郡试第四名成廪生。此后,尽管世熊夺得科试7次第一,但用他的文章沉深削刻,驰骋元涯矣,不合主考的口胃,乡试接连6次落第,并且3次送贡也落选, 世熊是个文章饱学之士,经史子集乃至医卜星纬释道的典籍,无不贯通。他特别爱读韩非、屈原、韩愈等人的著作,有很深的造诣,43岁拜道周为师,师生互相敬爱。第二年(1645)七月,朱由俭在福州称帝,道周入阁主政,推荐世熊华任中翰之职,世熊不赴,上书辞谢。八月,道周又把世熊的名字附上《劝进表》,准予出贡参加廷试,世熊只向学院投结,也不应试。不久,道周孤师出征,世熊恳切上书,多方劝阻,希望老师能留大有作为于将来,不必作无谓牺牲于目前。后来得知道周死难,世熊筑坛遥祭痛哭,奔赴福州,上了《褒恤弧忠疏》亲切慰问遗属。除了黄道周,督学使何宗元、冯之图、陈之奇,司理余昌祥、宋应星等都很器重世熊。何宗元对长汀薛县令说z "这位康生,不但文字奇特,富于变化,就是他的品骨也卓绝不凡。往年他在省城读书,我想跟他见一面,竟然不能如愿,他高洁到这样。"宋应呈和陈之奇都曾经延请世熊到公署去代阅生童试卷。至于世供所结交的朋友,象曾异撰、董谦吉、陈燕翼、刘廷标、何楷,彭士望、魏禧、魏礼等都是有学问、有志节的人。 世熊在甲申(1644)以前,一再参加乡试和选贡,是因为"壮而试足文圃,先达颇许齐镶,慨然有意于晏婴赌固,范淹壮族之事。"而适用等推荐不应,是"自度其材不能廓清昏弱,追隆邓贾"。清兵入闽后,占民房,索供应,鞭提滥施,强迫剃发。世熊不能忍受满清贵族统治者的暴行,遂削发为僧,隐居阳迟山,专心读书、著述,并把书斋命名为"但月",拆合为"明一人"。 清政府屡次征召,世熊都托病不肯出仕。他虽然不肯仕清,但是非常关心桑梓。凡是设险御暴,兴利除害之事,他都煞费苦心,无不审时度势尽力而为。从1647---1649年,农民起义,纷纷不绝,官兵借机株累,百姓大受骚扰,只有泉上乡民听从世熊的约束,免受其害。 53岁那年(1654),世熊倡议在麻布岗修筑土堡,亲自监督施工,冬天建成,聚集族人入居自卫,又联合几十乡力行保甲,加强联防。 康熙十三年(1674),闽潘耿精忠叛清,不断派遣使者来敦请世熊,世熊预料其逆时而动,必然灭亡,严厉拒绝,联络数十乡成立"保民会",严禁乡民从军和勾引外寇。他乡应募附逆而死者,不下几千人,又只有泉上才免遭劫难。 世熊还倡议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储备粮食,以防饥荒。乡居几十年,为人排难解纷,教人行善,劝人改过。乡里做了坏事的人都害怕被世熊知道。 世熊的著述有《奉行录》三卷、《经正录》三卷、《史感》一卷、《物感》一卷、《钱神志》七卷、《寒支初集》十卷、《寒支二集》四卷,还有《狗马史记》。世熊把他的博学深识倾注在这些著作中。更可贵的是,他以83岁高龄,集成康熙甲子(1684)《宁化县志》七卷,约40万字,问世后被誉为名志,可与《武功志》媲美。 世熊原葬白沙场一世祖墓旁,后改葬茶头窠。裔孙甚蕃,今已十二传。民国31年(1942)泉上乡曾更名为元仲乡。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其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又修茸一新。 名胜古迹(1)延祥明清古建筑群。杨鼎铭旧居位于坪上排,建于乾隆末年,房屋四周砖墙围绕,只有前后两门进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平房,大门外第一坪为下马、下轿,第二坪为主人接送客人,门楼进入为第三坪,再进第二门楼为第四坪,然后进入前下厅、上厅、各大厅,左右设有会客厅,每排横屋设小厅,共计大小厅13个,横屋有8排90个房间,屋的外侧第二排是书楼(又称走马楼)分二层各16间,每排横屋之间有天井10口,屋的前后有花园,天井内有花架。地面用条石,砖块砌平,建筑古朴雅致,具有宫殿式建筑的特点。 (2)泉上土堡。位于泉上镇罗李村,原地名麻布岗。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由李世熊为首建筑。土堡为四方形,长130米,宽130米,板筑土墙高达10余米,厚6.7米,设东、南、西、北四门,墙顶四向构筑"统角",土堡内有南北方向7条街道,东西方向2条街道,每条街道贯通。住有120余户人家。堡内有水井2口,墙外四周有深水沟防护。1933年,国民革命军陆军52师156旅307团,龟缩土堡,7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进行"围点打援",前后半月时间攻克土堡。土堡遗址尚存,现有几十户村民居住。 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50多万平方米,毛竹林7万多亩,现有木材加工厂5家,竹制品加工厂3家。境内有钨、煤、铁、高岭土、硅矿等,且储量大,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镇区有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五座,因此,对水库养鱼、养猪农业综合经营项目也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镇上企业近年来,镇多方引进外资创办了申源矿业公司、鸿达服装厂、德国漫步制衣有限公司、煤矸石新型建材厂等厂矿。泉上镇现有中学一所,中小一所,中心幼儿园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农民医院一所,程控电话、闭路电视延伸到村,覆盖率达80%以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