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曲阳窑 |
释义 | 曲阳窑地处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唐宋属龙泉镇),《旧唐书·河北道·定州上》 因在河北省曲阳县境涧磁村,故名。这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定窑白瓷产地。 烧造历史:唐初开始烧造,中晚唐模仿刑窑烧白瓷,如玉璧底碗,五代时期花口形碗、杯、钵等大增,釉色泽纯白或略青。器物底部刻画“官”、“新官”。 在涧磁村窑区的北宋堆积层下,有晚唐五代的黄釉、黄绿釉、褐绿釉和白釉碗、盆的碎片,故习惯上将这部分宋以前的遗存称作“曲阳窑”。 曲阳窑白瓷器皿,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器形特点是沿口均折边成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圈饼状实足,也有玉壁形底的。胎骨厚实,断面较粗,胎色略呈灰,黄。采用蘸釉法,器物外壁的腹部至底部不施釉。釉的质地随器物不同而异,胎体厚重的器物施釉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白里泛黄,釉水凝聚处多呈泪痕状;釉面不开片。胎质细腻洁白者,则施很细的白釉,釉面莹润,洁白如玉,是曲阳窑白瓷的佳作。五代时期的白瓷,以唇口碗较多。唇口的作法是在成型后把碗口翻折过来粘合,使口外形成一条凸出的口唇。 发现:河北、西安、长沙、北京、赤峰、埃及、朝鲜 技术:出现覆烧技术,“芒口”。设置官员监造、收税。约在晚唐,变为官窑。可见《曲阳县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