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
释义 | 本书以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为主题。依据文化精神性质不同,将区域文化分为“创新型文化”和“保守型文化”两大类型,认为创新型文化与现代经济具有内在的相容性;提出了建立在创新型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区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决定着企业家阶层能否生成以及规模的大小,而企业家在创新精神的激励下,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路径推动现代经济增长。 作者:张佑林著 ISBN:10位[7802308445]13位[978780230844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39.00元 内容提要本书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为特色的“江浙工业化模式”,对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区域文化及其观念的现代性变革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 编辑推荐本书以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依据文化精神性质不同,将区域文化分为“创新型文化”和“保守型文化”两大类型,认为创新型文化与现代经济具有内在的相容性;提出了建立在创新型文化基础上的展模式:即区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决定着企业家阶层能否生成以及规模的大小,而企业家在创新精神的激励下,通过制度和技术路径推动现代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张佑林,1964年10月生,湖南永顺人,苗族,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政教系;1993年获湖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1993~1994年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系工作;1994年至今在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工作。2002年9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师从中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10月毕业。2006年9月,进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支援西部地区第七批“博士团”成员,挂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担任州政府副秘书长一职。长期从事经济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先后在《经济地理》、《改革》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浙江省“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5项。 目录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张培刚教授对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第四节主要研究思路、体系框架和创新点 第二章文化与现代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般考察 第二节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综述 第三节现代经济增长与传统文化关系理论评述 第三章区域文化与现代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一节传统文化与文化精神 第二节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中国区域传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第四节区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第四章建立在创新型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新构想 第一节工业化与创新理论的回顾 第二节工业化定义:一个在企业家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第三节文化的成本收益选择:一个经济分析框架 第四节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新构想 第五节区域文化精神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模型解释之一 第六节区域文化精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模型解释之二 第五章中国吴越区域文化及其独特的创新精神 第一节江浙模式: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奇迹 第二节吴越文化的形成 第三节吴越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分析 第四节吴越创新型文化形成的哲学思想基础 第五节吴越文化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兼容性 第六章吴越文化与“江浙工业化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江浙工业化道路的类型:民间发动的工业化 第二节“江浙工业化模式”的形成机理:企业家主导下的制度创新增长模式 第三节江浙工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江浙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第七章区域文化变革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文化变革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一次文化创新改革 第三节区域文化变革与西部大开发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