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邱元龙
释义

邱元龙,毛纺织专家,我国山羊绒分梳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先行者。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事山羊绒分梳技术的研究;1963年开始研究山羊绒的性能和加工工艺,使产品质量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70年代建设羊绒衫厂,并树立了我国山羊绒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名品形象。

生平简介

邱元龙,1926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鹿城区)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1945年毕业于温州中学,随后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学习。后来认识到当时政治腐败,仕途黑暗,决定弃法就工,转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毛纺技术,1948年毕业,分配到上海第三毛纺厂,不久到上海第一制麻厂跟随日籍留用人员、黄麻纺织专家坂田学习。坂田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作风使邱元龙深受教益。1949年冬,参与浙江麻纺织厂的建设。1954年奉调到北京清河制呢厂,任梳纺车间主任。邱元龙与工人一起维修机器,调整工艺,建立一整套技术管理制度,该车间于1955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单位。邱元龙于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初,清河制呢厂为解决山羊绒分梳技术问题组成三结合研究小组,邱元龙负责技术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和艰苦攻关,掌握了一直由英国人垄断的山羊绒分梳技术。当年所生产的分梳山羊绒进入伦敦市场,开创了我国山羊绒以半成品形式出口的历史。

1963年,邱元龙到北京仁立麻纺织厂主持山羊绒产品开发工作。通过一年又三个月的试验研究和攻关,使羊绒衫质量达到英国名牌水平。随后增添设备,形成一条中试生产流程。1965年以“雪莲”为商标生产羊绒衫向港澳批量出口,这是我国山羊绒首次以成品形式出口。

1969年8月,邱元龙负责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聚丙烯应用的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生产出我国第一批以国产聚丙烯为原料的编织袋。

接着,他回到羊绒生产技术岗位,承担起新羊绒车间的建设任务。经过四年努力,北京羊绒衫厂于1978年建成,他出任厂长兼总工程师。这是我国第一个山羊绒产品专业工厂。

20世纪80年代,邱元龙努力提高中国山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同时以开发轻薄产品为契机,大幅度提高我国羊绒制品的外销价格。在雪莲牌羊绒衫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以后,他又开发各种特种动物纤维针织品,为80年代我国羊绒行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邱元龙乘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采用国际质量标准及测试手段,采用新型的染辅料和纺专器材,使我国羊绒技术与国际接轨。接着又与国家计委签订了专项合同,对山羊绒及其产品,自育种到加工技术进行纵深研究。历时四年取得了成果,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邱元龙从事山羊绒专业的40年,正是我国山羊绒生产技术从零起步,经历了“萌芽时期”、“成长时期”和“发展时期”,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的40年。这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凝聚着邱元龙的汗水和智慧。1993年,邱元龙获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我国山羊绒分梳工程先行者

1958年初,邱元龙在北京清河制呢厂研究山羊绒分梳技术。他利用废置的罗拉梳毛机改装成一套三锡林罗拉式分梳机,生产出合乎当时国际标准(含粗率低于0.5%)的分梳绒。同年10 月,又研制出两台不同型号的分梳机,使分梳绒能够批量生产,当年与英商成交3000磅。这是中国山羊绒首次以分梳绒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到1959年上半年,共出口15吨。与此同时,邱元龙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分梳原理,写成《山羊绒分梳》和《山羊绒分梳工程中高质量问题的研究》,分别于1959 年春在北京清河制呢厂召开的全国山羊绒分梳现场会议和1959 年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郑州召开的年会上宣读。我国山羊绒工业从此掌握了一直由英国人垄断的分梳技术。

随着羊绒产品的研制开发,对分梳绒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罗拉式分梳机在处理某些难以分离的粗毛和动物性杂质较多的原料时的局限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世纪70年代初,天津纺织工学院有人提出用梳棉机分梳山羊绒的建议。邱元龙认为:梳棉机有较强的去粗除杂作用,而且便于操作和维修;但是它的强烈分梳作用会使羊绒纤维受到损伤。经过长时间的对比试验和生产实践,他取长补短,提出了“罗拉—盖板—盖板”的分梳工艺,取得比较圆满的效果。随后,该工艺列入北京市、纺织工业部科研项目。1980年纺织工业部组织鉴定,确认其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接着研究的重点是淘汰传统的下行式罗拉道夫单组式分梳,代之以新型的罗拉风轮多组式“罗拉—盖板—盖板”分梳机,使其工艺性能更趋完善。

1984年底,邱元龙接受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委托,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各地自行研制的和进口的分梳机进行调研。客观分析表明:进口设备性能并不先进而价格惊人的高。因此,无论从技术观点或经济观点考虑,都应该从我国自行研制的机型中进行选择。“罗拉—盖板—盖板”型分梳机是值得推荐的。邱元龙同时提出:“定型设备在机械上和工艺上的某些缺陷必须加以改进”。他还进一步明确分梳设计原则是在不使纤维受损的前提下降低含粗含杂率。由于雪莲羊绒分梳小组不懈的努力,“罗拉—盖板—盖板”山羊绒分梳机终于改进成功。新一代山羊绒分梳机经纺织工业部定型后批量生产,对于我国山羊绒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997年,英国山羊绒分梳机制造厂泰德汉公司的董事长大卫·包立特对邱元龙说:“我们不再生产分梳机了,你们性能良好而价格低廉的机器使我们无法竞争”。

潜心开发羊绒衫名品

邱元龙于1963年10月开始研制山羊绒产品。粗纺针织羊绒衫是山羊绒制品中最主要的产品,于是他选定英国名牌(JAEGER)为目标,开始系统的攻关。

首先要使纱的品质符合成品要求。他认为羊绒针织纱虽属于粗梳毛纱范畴,但与一般制织呢绒的粗梳毛纱有很大的不同。羊绒针织纱的要求是均匀、强力和松软,因此必须对当时用于呢绒的梳毛机的组合、喂毛机和成条机加以改进和整修,以改变毛网结构和毛条匀度;采用走锭纺纱以提高纱的匀度和松软结构;改革纱线设备以减少纱疵。与此同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艺改革。这些措施使纱的质量大幅度提高,在陈旧设备上纺出了符合羊绒衫成品要求的针织纱。

要研制羊绒产品,必须了解山羊绒纤维性能。由于没有国内外有关山羊绒的文献可供参考,邱元龙决心对这个领域进行探索。他收集全国主要羊绒产地9种样品,在北京纺科所青年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对这些山羊绒纤维的理化性能做了大量的测试和分析,于1964年11月写成《中国山羊绒性能研究 》 ,对山羊绒产品及工艺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邱元龙从研究样品风格、全面测试物理指标入手,取长补短确定我们所要研制的产品风格、服用性能及外观质量,进一步研究达到以上要求所要遵循和采取的工艺路线和技术措施。他认为:山羊绒的特点是纤维细度细、手感好,但长度不足。如果像一般的针织纱那样采用低捻度,纱的强力太差,制成的针织品不耐磨,易起球,易变形。因此提出:羊绒产品风格应当是手感丰厚,润滑如丝,柔中带韧,有回弹力。同时,要提高耐磨、起球、弹性和变形等服用性能;对于羊绒衫的绒面、光泽、粗毛、杂质、纹路和做工也要有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比英国产品更优越。根据这样的要求,结合对羊绒纤维理化性能的研究,采用的工艺应当是:低温中性洗涤;提高纺纱支数,纺制合股纱;散纤维染色,低温烘干;单纱用高捻,合股用低捻;紧密编结;中度以上缩绒和自由收缩整理。这些工艺是对传统针织工艺的变革。

经过一年又三个月的试验和研究,于1964年12月召开的有纺织工业部技术司、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纺科所及内外贸参加的鉴定会上,通过实物鉴定、数据对比和评审,认为北京研制的粗纺针织羊绒衫的实物质量已达到英国名牌标样水平。接着,选定以“雪莲”为商标,1965年出口1560件。这是我国专业羊绒衫厂产品首批进入国际市场,开创了我国山羊绒以成品出口的历史。

建设山羊绒产品生产厂

邱元龙在研究山羊绒加工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山羊绒经济的研究。他认为改变单纯的原料出口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出口三种形式鼎立的格局,有利于山羊绒经济的发展。1973 年,在北京纺织局副局长张令慧的支持下开始新厂建设。当时外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压力,内受资金限制。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到1980年才达到设计规模,我国第一个全能的、比较先进的、完全依靠自己技术又不依赖国家投资进行建设的山羊绒专业工厂——北京羊绒衫厂宣告建成。

新厂建成规模扩大,还必须有相应的经济效益。当时羊绒衫出口每克只卖4美分,外贸收购价也很低。邱元龙走访并说服外贸公司领导,然后与口岸公司约法三章,主要是出口提高售价、工业开发品种迎合市场趋势。与此同时,对内提出“向轻薄发展,向花色发展,向多种原料结构发展”的品种开发方针。两年之内,纺纱支数由14-20公支提高到20-32公支,羊绒衫件重由300-500克降到160-300克,成品每克售价由4-5美分提高到12-30美分。使我国羊绒衫品种和售价均创造了新纪录,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山羊绒生产大发展在经营上铺平了道路。邱元龙还把70年代初期以来陆续开发研制的各种特种动物纤维如驼绒、牦牛绒和兔毛以及雪莱毛和羊仔毛等新产品,在新的条件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它们成为国内外市场上受欢迎的好产品。

精品战略是北京羊绒衫厂的办厂方针。邱元龙使全厂职工都树立明确的质量观念,并且坚持不懈地定期召开次品分析会议和一条龙的赶超国际水平会议,使质量控制系统得以巩固,使设备和工艺得以不断改进。1979年,经国际羊毛局测试表明:雪莲牌羊绒衫手感、起球、强力等主要指标均超过英国PRINGLE 牌羊绒衫。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到渠成,雪莲牌羊绒衫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兔绒衫获银奖。此外,丝绒衫、牦牛绒衫、驼绒衫、兔毛衫等均具有特色,出现群星璀璨的局面。1980年11 月,邱元龙又联合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以“山羊绒分梳、纺纱及其产品”为题,与国家科委签订了“科技三项费用专项合同”。这个项目囊括了自羊绒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研究课题。这项历时四年的研究使我国羊绒行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85年,这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邱元龙在项目完成人中排名第一。这是国家对他从事山羊绒分梳、纺纱及产品研究所做贡献的肯定。

简历

1926年 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

1945-1948年 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

1948-1949年 上海第三毛纺厂、上海第一制麻厂助理技术员。

1950-1953年 浙江麻纺织厂车间主任,技术员。

1954-1959年 北京清河制呢厂车间主任、一分场副主任,工程师。

1960-1962年 北京毛纺织厂二分场代理主任。

1963-1966年 北京仁立麻纺织厂副厂长。

1966-1970年 在北京麻纺织厂下放劳动。

1970-1977年 北京麻纺织厂革委会副主任。

1978-1980年 北京羊绒衫厂厂长兼总工程师。

1980-1983年 北京毛针织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3-1986年 北京毛针织联合公司总工程师。

1987-1989年 退休,任北京羊绒衫厂高级顾问。

1989-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论著

1 邱元龙,丁洪谟.提高梳毛机梳理效能和毛纱品质.纺织通报,1957(3)

2 邱元龙.粗纺梳毛机上废毛层负荷的研究.全国纺织工业技术革新成果论文,1957

3 邱元龙.走锭机纺出长度的研究.全国纺织工业技术革新成果论文,1957

4 邱元龙.山羊绒分梳.全国山羊绒分梳现场会议技术报告,1959.1

5 邱元龙.山羊绒分梳高质量问题的研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郑州年会论文,1959.10

6 邱元龙.中国山羊绒性能的研究.山羊绒试验研究成果鉴定会议论文,1964.12

7 邱元龙.山羊绒分梳纺纱和针织染整工艺的研究.华北协作区天津会议论文,1965.9

8 邱元龙.雪莲牌羊绒衫.北京纺织,1980(4)

9 邱元龙.山羊绒分梳设备调查报告.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发文,1985.1

10 邱元龙.论山羊绒行业的问题与对策.获陈维稷论文三等奖,199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