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邱永生 |
释义 | 1、新华社邱永生邱永生 1990年11月任新华社天津分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1992 年12 月任社长、党组书记。1995年10月调到新华社总社。 2、江西上饶邱永生邱永生(1971—)江西上饶人。中共党员,江西医学院学士,副主任医师,信州区政协常务委员。现任上饶曙光医院董事长,他不但热心族事,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捐款捐物价值达70余万元,在各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6篇,主编和参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中国农民教育手册》等著作,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上饶市 十大杰出青年等。 邱永生大夫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本科学士学位,现任上饶曙光医院董事长、曙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上饶仁爱生殖医院生殖中心常年医学技术顾问、上饶市男科医院院长、上饶市不孕不育研究所主任、上饶市前列腺研究所主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药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理事、上饶市第一届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饶市政协委员、上饶市信州区政协常委、上饶市信州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上饶市信州区民间组织促进会副会长、信州区药品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信州区法院司法监督员。 邱永生大夫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中医传统文化,更好的把传统中医精髓和现代医学及科技有机结合,疗效显著,得到了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友良好赞扬口碑,特别擅长运用高新诊疗设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疑难久婚男女不孕不育症、生殖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在细菌性、病毒性传播疾病、性病并发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腺炎、睾丸炎、附睾炎、少弱精症、不射精、死精、无精症、性功能障碍方面及女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习惯性流产、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排卵障碍、免疫因素、病原体因素等方面有精湛的研究与独树一帜的造诣。是我国不孕不育科门诊接诊量最高者之一,为我国的生殖专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在国内乃至亚太地区生殖医学、不孕不育颇具影响力的知名青年医生。他曾多次应邀到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国内外专业学者一致好评。由邱永生大夫临床研究的上饶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慢盆消汤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已列入上饶市科学技术局2008年度第二批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前列汤结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2011年1月已通过上饶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专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已报省科技厅参加全省科技成果奖评审。邱永生研制的“排卵助孕丸”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主编及参编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治疗男科》、《中国农民健康教育手册》、《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自测与防治》、《不孕不育症专家治验问答》、《前列腺疾病防与治》、《准爸爸准妈妈实用手册》等著作。获得中医药发展全国名中医建言贡献金奖,其医疗成果和学术思想被先后载入《全国专科特长名医选编》、《中国当代优秀人才中国名医卷》、《中国专家名人辞典》、《江西民间名医》一书。 邱永生大夫不但在生殖医学领域方面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而且非常关注、热心慈善事业。近年来,他捐赠于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赞助教学、孤残帮扶、爱心机构捐助及修路筑桥等方面金额达上百万元。邱永生大夫的业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奖,江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十佳百优江西青年新形象标兵、江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者先进个人、上饶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上饶市十大杰出青年、上饶市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上饶市“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劳动模范、新世纪十年2010全国十佳医德风尚奖、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其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卫视、今日家庭报、上饶电视台、上饶日报、上饶广播电视报、上饶晚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目前,由邱永生大夫投资创办的上饶曙光医院已是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帮助解决了两百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河南禹州邱永生邱永生(1939—)笔名颍笑,河南禹州人。高级编辑。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开大学。历任新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党组书记。采写各类体裁的作品1000余篇,近3000万字,主编《中外新闻知识概览》、《中国名菜辞典》等。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先进工作者,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江苏徐州邱永生邱永生,(1963----),江苏射阳人,中共党员,中共徐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2001年,获得文博系统正研(研究馆员)职称,2007年7月结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修班。现为国家考古领队,中国古甲胄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徐州两汉文化研究会理事,徐州市汉文化风景园林管理处处长,徐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二十余年间,邱永生同志主持发掘各类古墓葬,古遗址230余座(处),出土文物逾万件。其中对徐州汉兵马俑、狮子山楚王陵、北洞山楚王墓、驮蓝山楚王夫妇陵墓、拉犁山王侯墓、青山泉汉画像石群、花马庄唐墓、大山头元代纪年墓及徐州城下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报告,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2-2006年,在对江苏两汉历史文化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地区独有“汉代三绝”资源,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选择以东部狮子山为核心的1400亩地域,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通力合作,规划设计了“徐州汉文化景区”建设项目,经过近四年的工程实施,已将其建设成为集历史博览、园林景观及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景区,并确定楚王陵出土夔龙玉佩为徐州汉文化景区的标志,进行商标注册。作为历史考古顾问及撰稿人,邱永生同志与徐州电视台合作拍摄反映汉文化题材的《狮子山揭秘》、《汉俑华彩》和《汉家陵阙》,分别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外宣最高奖——中国彩虹奖及金桥奖。2003年邀请中央电视台一套《见证——发现之旅》栏目组到汉兵马俑和狮子山楚王陵实地拍摄,精心制作了四集专题片《王陵疑云》,节目在央视一套、十二套播出后,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主持的《徐州市汉文化景区的规划与建设》,荣获建设部科技项目《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之实证研究项目——“环境艺术示范景区”一等奖。2008年1月,主持设计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陪葬兵马俑坑,荣获江苏省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评选(2006-2007)“形式设计优秀奖”。 邱永生同志潜心在江苏两汉文化物质史领域作系统的基础研究,完成专业著作5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计60余万字,代表论著有《秦汉文化比较研究》、《2000天与两千年》、《兵马俑与楚王陵》、《楚风汉韵》等。《徐州汉兵马俑研究》、《北洞山楚王陵考略》、《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徐州楚王陵墓开凿技术综合研究》、《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甲胄的清理与复原研究》等论文,分别于1989年荣获江苏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1991年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01年,荣获徐州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带领完成《徐州楚王陵墓开凿技术综合研究》课题,荣获“2008年度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带领完成学术论文《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甲胄的清理与复原研究》,荣获徐州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论著对江苏省及徐州地区的两汉文化有深入细致研究,填补了江苏省历史尤其是两汉文化的空白。 因为成绩显著,1998年至今,三次入选省“333”培养工程,连续两次荣获“徐州市优秀专家”称号,2003年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荣获“江苏省旅游突出贡献奖”以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