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丘崇
释义

1.晋成帝咸和武将军-丘崇

丘 崇 仕晋成帝,咸和(326-334)间,袭父爵,仕武将军。

2.北周武帝左三军总管、潞国公 丘 崇

丘 崇 《周书·卷六·帝纪·第六 武帝·下·0一》载:北朝时北周将领。黎州刺史、上大将军,爵广化公。建德五年(576)十月,北周武帝伐齐,以崇为左三军总管。十二月,灭齐,进封潞国公。《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恒州代郡鼓城县广义乡孝让里人也。昔寿丘建国,赐姓者十二人;平阳举贤,登朝者十六族。况复大电绕枢,流星入昂,派分源别,干其嗣兴者乎。魏道武皇帝以命世雄图,饮马河洛,兄弟十人,分为十姓,辨风吹律,丘氏即其一焉。

五代祖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营丘郡开国公。于时天道西北,既禀谋谟;马首东南,实资匡赞。因以封名,仍为赐氏。与夫南公伯即有连类,宗侧(疑)乐正,非无准则。

曾祖双轨,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司徒、青兖二州刺史、范阳文昭公。洛食之始,上马治国;登庸之初,升槐论道。生则绝席武官,死则配祠清室。夫人太原王氏,三世为将,四代为公,社稷大宗,钟鼎贵族,伉俪是归,秦晋匹也。

祖提,使持节、卫将军、驸马、都督河交二州刺史、灵寿县开国公。公子公孙,声名籍甚;增辉增耀,弱冠升朝。夫人清廉郡长公主,孝文帝之和疆女也。王姬有行,车服不系,故得卫青上将,张耳贤夫。

父愿,使持节、大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平阳县开国公,食邑四千户。少年习象,多见兵书,浇沙聚石之营,却日横云之阵。弯弧则戟破小支,抽剑则泉飞枯井。

夫人宇文氏,周文皇帝之第三妹也。母仪令范,女师贤哲,德高隆虑,义重河阳。魏受其终,周新其命,式墓封坟,追旌盛德,乃赠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夫人赠安德郡长公主。游魂冤结,非无广汉之城;久客思归,唯有东平之树。

自永安以来,魏室大坏,海水群飞,天星乱动。礼乐征伐,不出于人主;举贤诛暴,议在于强臣。高丞相驱率风云,奄荒齐晋;我舅氏文皇帝驾驭龙虎,据有周秦。南北渝盟,东西敌怨,既而各受图书,并当圭璧。百姓则父南子北,兄东弟西,事主则忧亲,求生则虑祸。大周亲戚,遍钟涂炭,输之城旦,下之织室。关河严隔,三十余年。

天厌丧乱,人思反德。彼之风尘,既静函谷;此之冠盖,屡涉漳滨。中山冤枉之余,代郡凋残之泽,并遇革音,咸蒙礼送。

崇、宾兄弟二人,相看气息,亲爱凋零,方寸久乱,恒山杀翮,岂望同飞。而安国徒中,郁为卿相;班超绝域,遂得生还。天和四年,至于新邑。]

朝廷以舅甥之国,外内之亲,乃授宾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安乐县安国公,食邑一千户。宾得免虎口,仍上龙门,声价同,风焱即远。方欲讨论国耻,伸雪家冤,横尸原野,是所甘心,时不我与,先从朝露。春秋若干。卫国兴文子之恸,长安有诏葬之悲。乃赠本官加少傅,蒲、虞、勋三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以天和六年某月日葬于长安之洪渎原。妻青州石氏,长城郡君。胤子孤茕,生妻嫠室,即能有节,还成守义。崇蒙授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化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昆季二人,同年上将,彤廷交映, 戟相临。昔二冯同德,继踵当官;两杜齐名,夹河为郡。比斯荣宠,彼将惭色,俄然宾疾,奄捐馆舍。崇兄弟胜衣,备罹祸酷,同气长养,得及全人,今者来归,更连凶闵,每一悲恸,行路伤心。抚养爱子,情深马援之慈;恭事寡嫂,义甚颜含之孝。天和六年,授大将军,余如故。龙庭赏出塞之功,玉门劳旋师之宠。异代同和,见之今日。建德二年,授使持节、都督宜州诸军事、宜州刺史,忽忽横ト,但有诵书;暧暧重帷,惟闻善政。清不置水,明非举烛。乃是入境移风,非直停车待雨。

《文苑英华·九百九十二》:

有敕大将军、宜州刺史、广化郡公崇:「自夏季无雨,以迄于今。虽靡神不祷,仍未降感。知彼州内,独蒙滂泽。谅由大将军精诚所至,忧念郡人,丰稔可希,良以为慰。」又敕广化公崇:「知此存心政术,治勤黎人,受委称职,嘉尚无已。古人有言:『非行之难。』念加勉勖,以致尽善。指令宣纳,抑操赐齐。」陈物如别,宜谕朕怀,昔阳平太守,别降红粟之恩,荆州刺史,偏蒙衮衣之赐。治绩尤异,此之谓乎。

清净为政,廉明为法。人不忍背,吏不忍欺。性不饮酒,无所嗜欲,深沈墙仞,喜愠不形。文必正词,弦惟雅曲。仁义礼节,是所用心;缇袟缃素,爱玩无已。当今四郊多垒,尚有公卿之辱;鼓鼙不息,犹劳将帅之谋。语其仇耻,唯愿横行死地;思其报国,不吝身膏原野。但令天假之年,时绥之福。忠贞之事,公其取焉。略书梗概,陈之直史。

3.指挥使 客家丘氏始祖 丘崇

丘崇 (616—671)河南洛阳人。袭父爵左武卫将军,乾封三年(667)因事忤高宗,贬调至虔州(今江西赣州市)任指挥使。清同治《赣州府志》载:“光孝寺,在郡城东廉泉右,创于晋,后废。唐高宗时,指挥使丘崇弟诚复建。”光孝寺今在赣州一中右侧,已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丘崇是客家丘氏从中原南迁的最早先祖。后裔逾百万人。

4.宋朝请郎丘崇

丘崇 字次姚。泉州晋江县人。身长七尺,美须髯,学优行立,规圆矩方,宋元符三年(1100)李崟榜登进士第,授潭州善化县尉。仕至朝三郎、知西融州,工诗文,尤精天文象数。尝侍父官惠州,时苏轼谪惠,因从之游。与李邴亦相唱和。官至朝请郎。《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有载。

5、江苏张家港志中的丘崇

丘崇(约1135~1208),字宗卿,南宋江阴军人(军相当于州)。宋隆兴元年(1163年)科考中进士,殿试取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历任建康府观察推官、秀州华亭知县、平江知府、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建康知府、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重要职务。《江阴续志卷十·氏族》在介绍丘崇家族时,特意指出“邑东乡之邱家埭,其后裔犹族居焉”。邱家埭就在香山北麓今张家港市南沙镇境内。丘崇与辛弃疾、范成大是同时代人。当时,宋王朝蒙受“靖康之耻”,对金国俯首称臣,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偏安一隅。丘崇正是怀着“生无以报国,死愿为猛将以灭敌”的爱国之心踏上了风云激变的政治舞台。据宋史载,丘崇生得“仪状魁杰,机神英悟”,当皇帝考问他治国安邦之策时,答道:“恢复之志不可忘,恢复之事未易举,应该选拔人才,励精图治,遵养十年,方可商议北伐大计”。当时的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请提升丘崇为国子博士,并把他推荐为自己的接班人。南宋隆兴年间,宋孝宗派范成大出使金国,请求迁回先帝陵寝。丘崇直言劝阻,认为“泛使亟遣,无益大计,徒以骄敌”。孝宗不听,结果范成大险些被金人所杀。开僖年间,权臣韩仛胄要立“盖世功名”,以巩固自己政治地位,在准备不足情况下,决意北伐讨金。丘崇与辛弃疾均预感到如此轻率举兵,必败无疑,故辛弃疾在《送乡达丘宗卿·调寄永遇乐》词中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丘崇也当面警示韩仛胄:“此必有夸诞贪进之人,攘臂以侥辛万一,宜亟斥绝,不然必误国矣”。韩一意孤行,结果兵败师溃,反引得金国大军自涡口直逼江淮。当时丘崇正担任江淮宣抚使,部属见形势危急,劝丘崇放弃庐、和两州,退守长江,而丘崇坚决不同意,说:“如果放弃淮南,则与敌国共长江之险了,我一定要与淮南共存亡!”于是增拨兵马,加强防御,亲自督阵,奋力抗敌,终于使金兵未能越江淮防线一步。由于南宋小朝廷对金国称臣称蕃,因而换得宋、金两国之间一度相安无事。然而,在两国交往中,金使依仗军事实力,常以强凌弱,态度倨傲。淳熙八年(1181年),金国派使者来贺孝宗生辰。丘崇受命接待金使,由于当时南北历法不统一,金历九月为晦,故金使不愿在正日随班上寿。丘崇一边以礼相待,一边晓以大义,终于使金国贺生辰使服从了南宋方面的安排。事后,宁孝宗高兴地称赞丘崇:“金人听命成礼而还,是你出了大力啊!”丘崇在担任地方官时,治理有方,政绩卓著。他曾担任过秀州华亭县(今松江)知县,当时的华亭在东海之滨,每年潮涌入县境,毁坏大片良田,连苏州、湖州一带的农田也受到盐碱之害。丘崇上任伊始,亲临海滨踏勘调查,发现捍海堤堰已失修废弃近百年之久,致使海潮涨落毫无阻拦,于是决心重新修筑捍海大堤。在奏得朝廷同意之后,丘崇亲自规划画图,带领民工车推肩挑,垒堤筑堰,经过三个月的餐风宿露,百里捍海大堤一举筑成,秀州、苏州、湖州的盐碱地得到彻底治理,成为万顷良田,“苏湖熟,天下足”这句俗谚就在那时流传下来。丘崇在任平江(今苏州)知府时,对推行纸币提出建议,诏纳其言,成为定法,促进了经济的流通。在任江淮制置使兼建康府知府时,对淮南边境二万民工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来“月廪不继、公肆剽劫”状况,每月节省钱28万緍,米3万4千石。后来这支边民队伍在淮南、淮西屯垦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绍熙年间(约1191年前后),丘崇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其时,蜀地由吴氏世代执掌兵权。由于蜀道险阻之隔,手握重权者极易反叛,丘崇对此十分忧虑。不久主将吴挺沉疴不起,于是丘崇密奏朝廷,建议趁此机会削除吴氏兵权,废除子孙沿袭的惯例,另选他将代之,四川各路、州、府的主将也应重行调配。这一奏疏得到采纳,吴挺死后,朝廷即派张治为主将,李仁广副之,并相应调整了蜀内路、州的主将,终于革除了世将之患。可惜十几年后,权臣韩仛胄不听忠告,又将四川兵权交给了吴挺长子吴曦,吴曦果然接受金国诏封,自称蜀王反叛。有识之士由此无不佩服丘崇的先见之明。丘崇在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著有《忠定集》10卷、《拾遗集》10卷、诗词1卷。他的诗词淡雅流畅,含蓄蕴籍,在南宋文坛上有一定地位。现摘录两则以飨读者:《七律·浮远堂》:“西来江水浮天远,卧看飞鸿入杳冥。云过有山皆点点,潮迥无地忽青青。风光浩荡连淮海,气象高寒转日星。形势不禁东望眼,敔山如黛涕先零”。《水调歌头》:“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衡皋。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蜡屐遥来堂上,倚仗修然长啸,万里看云涛。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 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江山如博,古来阅几英豪。回首人今何在,举目依然风景,此意属吾曹。欲去重惆怅,松径冷萧骚”。丘崇与爱国词人辛弃疾结为知已,不仅因为辛弃疾在丘崇家乡做过官,更重要的是两人政治上志同道合,文学上也互为诗友。另外,丘崇与诗人杨万里也是知心朋友。在丘崇行将赴蜀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时,杨万里特地写《送丘崇卿帅蜀》七律一首,内有“人似隆中汉卧龙,韵如江左晋诸公;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把丘崇比作当年运筹帷幄的诸葛孔明。宋宁宗嘉定年间(约公元1208年),丘崇以病乞归,卒于家乡。墓葬江阴由里山,朝廷谥其“忠定”。

丘崇[约公元一一八o年前后在世]字宗卿,江阴军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七年前后在世。仪壮魁杰,机神英悟。隆兴元年(公元一一六三年)进士,为建康府观察推官。宰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不久,举以自代。光宗时,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崇以吴挺累世掌兵为虑,奏选他将代之,遂革世将之害。后挺子曦叛,识者服崇先见。历知庆元府。韩侂胄议北伐,崇力论金人未必峁盟,中国当持大体。后拜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忠定。崇作有词一卷,《四印斋刻词》传于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