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秋乏
释义

简介

特征关键词

水盐代谢 疲惫 养生 休整阶段 自然生理反映

原理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是人们说爱瞌睡的人的口头禅。夏季天气炎热晚上休

息不好,白天容易犯困不难理解,然而到了秋高气爽金秋时节,人们为什么还会出现秋乏现象呢?

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的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

的负担加重,人的身体处于过度消耗阶段。夏去秋来,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宜人,人体出汗也明

显减少,人的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统的

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其实这是不同季节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秋

乏现象会自然而然地消除。

秋乏与饮食

饮食不当导致秋乏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困倦现象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很少有人想到疲乏状态却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那么哪些不当的饮食习惯会导致疲乏犯困呢?

1.吃得过少

现在有些年轻人为了减肥,经常节食。吃得少的人,特别是不吃早餐的人常容易疲乏犯困。早晨需要上学的学生或受上班时间限制的工薪人员,常有不吃早餐的。一次、两次不吃,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然而,营养学研究证明,早餐却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早餐是启动大脑的“开关”。一夜酣睡,激素分泌进入低谷,储存的葡萄糖在餐后8小时就消耗殆尽,而人脑的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一种营养素获取能量。早餐如及时雨,能使激素分泌很快进入高潮,并为脑细胞提供能源。如果早餐吃得少,会使人精神不振,降低工作效率。时间长了还会使人变得疲倦无力,头昏脑胀,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晕倒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

2.吃得过多

大量进食后,胃肠为了完成消化吸收任务不得不增加血液供给,这样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道,外周组织和大脑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大脑,它不能储存能量,所以一旦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直接影响到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感到困倦。新近的研究资料还显示,若长期饮食过饱,可加速脑动脉硬化,容易引起老年性痴呆。为此,有关专家提醒大家,无论男女老少其饮食都不宜过饱,特别是老年人应以七成饱为宜。

3.过食油腻食物

偶尔摄入过多脂肪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是如果是高血脂患者摄入过多脂肪,就会使本已超标的血脂更高。由于血液中的血脂偏高,从而导致血液的流速下降,供氧功能降低,而心脏也会代偿性地增加收缩力。这时人不但容易困倦,而且稍一剧烈活动还会增加心脏负荷从而加重疲劳感。

4.过食海鲜

海鲜食品含有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也就是味素的主要化学成分,它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经转化可合成δ-氨基丁酸。δ-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生成不足,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如出现狂躁或者抽搐。但是生成过多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昏昏欲睡。

5.过多摄入含色氨酸食物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它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具有抑制大脑思维活动的作用。因此摄入色氨酸含量较多的膳食,人就容易产生疲倦感和睡意。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小米、牛奶、香菇、葵花籽、黑芝麻、黄豆、南瓜籽、肉松、油豆腐、鸡蛋等。

6.运动后大量喝酸性饮料

人体经过剧烈或大量运动之后,体内便会积累较多的乳酸,此时大量喝酸性饮料,就会使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积聚,使人疲劳感加重。这时合理的方法就是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为最佳。

减轻秋乏的食物

“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营养专家特别提醒说,处暑后在饮食调整上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人体克服疲倦。

秋日养生18法

秋日养生18法,空闲时,不妨做一下,有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哟。

1.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2.忌怒气。少发脾气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3.常梳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并且消除疲劳。

4.多擦面。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

5.舌舔腭。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6.齿数嗑。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7.呼浊气。应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8.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气管功能,延年益寿。

9.目运转。经常走出户外,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

10.耳常弹。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

12.胸宜护。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14.谷道拖。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

15.肢节摇。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16.足心搓。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17.便禁言。大小便时闭口握双手,可以益智补气。

18.净体肤。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解乏消疲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