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穷人缺什么
释义

穷人缺什么

作者:古古

一本以平民视角关注“穷人”的书,一本敲醒穷人的书。本书分析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方式,指出贫富不均是一种客观现实,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入手,指出了穷人的艰难处境,分析了穷人为什么穷的原因,让穷人认清自己的现状,找到摆脱命运的途径。本书还分析了穷人、富人各自的优势和烦恼,让穷人看到希望,为富人敲响警钟。看起来像白领的中产阶级,其实不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人,穷人缺的不是钱、房、车,而是缺富人的思维。而穷人之所以一直这么穷,根本原因就是穷人没有找到这股思维,有甚者即使找到也不知如何改变现状,由此可见穷人缺的这股志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也是穷人如此之多的原因所在。

古古从2002年开始专注于“中国穷人”选题,他分析穷人的“劣根性”,帮助穷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发财致富的方向,被誉为“穷人励志的教父级人物”。近年来,他陆续出版了《穷人缺什么》、《你为什么是穷人》、《他为什么是富人》、《中国式商道》等著作,其作品海内外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但“穷人”选题一旦走红市场,跟风——这一中国出版业的痼疾也开始在这一选题上发作。2008年秋天,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古古发现了七八本抄袭、剽窃2005年版《穷人缺什么》部分内容的书,堂而皇之地摆在北京各大书城出售。 古古关注到,市场上跟风出版“穷人”励志图书并进行不同程度抄袭的出版社不下20家。书店的励志类图书中,关于“穷人”这个话题的,竟然已经有了整整一书架!今年年初,古古忍无可忍,告了中国商业出版社,并赢了官司。

不多久,古古又看到了《为什么富有的人越富有,贫穷的人越贫穷》一书。经过认真比对后,他认定:书中有大量核心文字抄袭了自己2005年10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穷人缺什么》一书中的文字,几乎每篇必抄。并且还抄袭了《你为什么是穷人》、《他为什么是富人》、《在商言商》三书上的部分内容。古古数次与出版该书的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交涉未果,今年2月提起诉讼。

正文简介:

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

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穷人的状况也往往如此。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缺钱带来的精神上的损害,往往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可怕。

杰克·伦敦在小说《热爱生命》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不幸的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还有一匹和他同样饥饿、同样疲惫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着他倒下。然而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却还惶惶恐恐地储藏面包,以至于已经干瘪的面包塞满了船舱的各个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处收集。

穷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他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确实令人感动,但他竭尽全力得到的,或许只是一堆干瘪的面包而已。

饿怕了的人常常养成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便不肯松手,即使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

/

穷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于思维的局限。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身居底层,便很难高瞻远瞩,于是穷人总是错过机会,一生都在仰望别人,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穷人的无奈,只有穷人自己能够体会,缺钱就没有事业的基础,缺钱得不到良好教育,缺钱影响心态,缺钱更进不了上层圈子……总之,缺钱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到生计,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心计,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的整个前途。

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只有小算计,而无大志向,眼光盯着琐屑的日常生计,激情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鸡毛蒜皮,婆婆妈妈,得小惠而大喜,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的精神都变软了。

穷人缺志是个普遍现象,对于等米下锅的人来说,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穷人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查《说文解字》,穷人的“穷”字,本义“极也”,也就是到了头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缺乏钱财”这层意思,古代叫“贫”。现在往往“贫”和“穷”通用,穷就是贫,贫就是穷,无钱万事休,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特点。

但是仔细揣摩,还是古人用字更确切。缺钱只是人生困境的一部分,走投无路的也并非只有贫者。一切到了头的人,一切困境中的人,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会有穷人的沮丧和恐慌。

所以,只要你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满怀着激情在奋斗,只要你还没有走到头,你就不能算是穷人。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拾荒匠改变命运的报道,把它写进自己的书里,无数人为之感动。

沈阳有个以收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 000~18 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 000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因此,他决定回收易拉罐,进行熔炼后卖材料。

从收易拉罐到熔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迹。

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二吨半。

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匠”一跃而为企业家,成了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收,还要改造收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那600元的化验费,得收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拾荒匠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虽然是个拾荒匠,却少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他难道会永远是穷人吗?

穷人也有穷人的希望,穷人也有穷人的优势。穷人所有的,也许正是富人所缺的。富人富不过三代,穷人也穷不过三代,世界总是在运动中达到平衡。所以,穷人不能放弃希望,穷人不能停止思考,穷人更要知道穷的原因,更要找到路在哪里。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古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