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3-硝基丙酸 |
释义 | 3-硝基丙酸为白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醚和热的三氯甲烷,不溶于石油醚和苯。 3-硝基丙酸(β-Nitropropionic acid)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少数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在某些高等植物中也有3-硝基丙酸存在。我国从变质甘蔗中分离到的甘蔗节菱孢、蔗生节菱孢霉菌等菌种具有产生3-硝基丙酸的能力。3-硝基丙酸是流行于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新疆、青海、宁夏、辽宁等13个省的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因,该中毒症的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急性期的症状有呕吐、眩晕、阵发性抽搐、眼球偏侧凝视、昏迷,甚至死亡,后遗症主要为锥体外系的损害,主要症状有屈曲、扭转、痉挛,肢体强直,静止时张力减低等。 3-硝基丙酸的化学结构式目前国外测定3-硝基丙酸的方法有薄怪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我国建立了测定3-硝基丙酸的薄层色谱法。 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甘蔗中3-硝基丙酸的测定。 二、原理样品中的3-硝基丙酸经提取,净化及浓缩,点样液于硅胶薄层板上,展开后喷以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水合盐酸盐(MBTH)显色剂,在长波紫外光灯下显示黄色荧光点,利用目视定量或薄层扫描仪测定其含量。 三、试剂以下试剂均为分析纯。 (一)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苯、冰乙酸。 (二)无水硫酸钠、2%碳酸氢钠、85%磷酸,6mol/L盐酸。 (三)硅胶G。 (四)显色剂:0.5%MBTH水溶液,置于4℃冰箱保存,每3d重新配制; (五)展开剂:苯:冰乙酸(9+1,V/V);确证用展开剂为石油醚:冰乙酸(9+1,V/V)。 (六)3-硝基丙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3-硝基丙酸标准品,用乙酸乙酯制成储备液,再将此液用乙酸乙酯稀释成使用液,此标准溶液含3-硝基丙酸20μg/mL,置4℃保存。 四、仪器(一)岛津CS-910双波长扫描仪及C-EIB微处理机。 (二)减压吹气浓缩装置。 (三)层析槽:内径25cm,宽6cm,高4cm。 (四)喷雾装置:日本岛津公司产。 五、操作步骤(一)提取和净化 1. 甘蔗样品:取经去皮后切碎挤压得到的甘蔗汁10mL,置于100mL分液漏斗中,用6mol/L盐酸调节pH至2~3,用乙酸乙酯等体积提取三次,合并乙酸乙酯层于另一100mL分液漏斗中,用2%碳酸氢钠溶液30mL和10mL分别提取,振摇2min,静置分层,将水相置于另一100mL分液漏斗中,弃去乙酸乙酯层。用三氯甲烷20mL提取碳酸氢钠层,弃去三氯甲烷层,用6mol/L盐酸调节pH至2~3,用乙酸乙酯40mL、30mL、20mL分别提取,将乙酸乙酯吸出于150mL梨形瓶中,浓缩至干,用少量乙酸乙酯洗瓶壁数次,分别在40~45℃水浴中减压浓缩至干,加1mL乙酸乙酯定容,待测定。 2.甘蔗样品:将市售经冰冻的样品去皮后切碎,取20g置具塞200mL锥形瓶中,加无水硫酸钠20g,混匀,加乙酸乙酯60mL,85%磷酸0.12mL,浸泡30min后,振荡30min,且粗滤纸过滤,取滤液30mL于100mL分液漏斗中。以下按五(一)1“用2%碳酸氢钠溶液”方法操作。 (二)薄层色谱测定 1. 制板:取硅胶G3g,加水10mL,搅成匀浆,涂布于三块5cm×20cm玻璃板上,薄层厚度为0.3mm,干燥后于110℃烘烤3h后,置干燥器中备用。 2. 点板:以薄层板的短边为底边,距底边3cm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滴加10μL标准液(20μg/mL)一个点,10μL样液两个点,在其中一个10μL样液点上再滴加10μL标准液(20μg/mL)。 3. 展开:上行展开16cm,展开剂为苯:冰乙酸(9+1,V/V)。 4. 显色:展开后的薄层板经挥干后,喷以显色剂至刚刚潮湿,置145~150℃烤箱中烘烤15min,冷却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目视定量或用薄层扫描仪定量。3-硝基丙酸的Rf值约为0.39。 5. 扫描条件:岛津CS-91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用氙灯作光源,在380nm激发波长,500nm发射波长条件下,测量标准与样液斑点的荧光。 6. 目测条件:在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观察,结果判定如下: (1)标准点应出现黄色荧光; (2)如样液点在标准点相应处未出现黄色荧光,则样品中3-硝基丙酸的含量在测定方法灵敏度以下。如在相应位置上有黄色荧光点,而另一点中样液点与标准点重叠,则为阳性。根据样液点的荧光强度估计减少滴加微升数,或稀释后滴加不同微升数,直至样液点与标准点的荧光强度一致为止。 7. 确证试验:用石油醚:冰乙酸(9+1,V/V)展开至16cm,挥干后显色,再测定,Rf值约为0.23。 (三)计算:式中:M——样品中3-硝基丙酸的量,μg/g或μg/mL; 0.2——3-硝基丙酸的最低检出量,μg; V1——加入乙酸乙酯的体积,mL; V2——出现最低检出量时滴加样液的体积,mL; D——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W——甘蔗取样质量,g;或甘蔗汁取样质量,mL。 本方法的灵敏度为2mg/kg。 3-硝基丙酸中毒病因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 3-NPA)是一种无色的针状晶体,?分子量119,熔点66.7~67.5℃,溶于水和极性有机溶剂。自然条件下,它是由甘蔗节菱孢、蔗生节菱孢、米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种毒素,某些高等植物也能合成3-NPA。?导致中毒的原因主要是食用了因储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中毒多发生于我国北方各省的每年冬春季节(2~4月份)。 毒理(1)毒代动力学:动物实验表明,3-NPA经胃肠道吸收较快,灌胃后其血液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2min,进入血液后很快向各组织分布,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给药后5min即可在脑部不同区域检出3-NPA。肾脏为其主要排泄途径,3d内从尿、粪中排出总灌胃量的22.3%,其余以代谢产物均匀分布于各组织中。 (2)毒性:3-NPA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50mg/kg,经口灌胃雄性小鼠的LD50约为100mg/kg,雌性约为68.1mg/kg。人中毒剂量约为12.5mg/kg。据报道,引起中毒的甘蔗样品中3-NPA的含量为1 700~2 083mg/kg。 (3)发病机制:3-NPA的中毒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其对生物体内一些重要的酶系统如琥珀酸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谷氨酸脱羧酶、单胺氧化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进而阻碍了三羧酸循环的进行,最终导致组织器官的损害。 病理神经病理检查可见主要损伤部位是脑的尾-壳核,海马体、丘脑、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也可受累。电镜检查可见神经原胞浆疏松,线粒体肿胀和核染色质积聚,最后胞浆和核均发生固缩。轴索膜与髓鞘间水肿,轴索内线粒体肿胀,髓鞘变薄或断裂。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核固缩,血管周围有肿胀的突起。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 根据患者有进食变质甘蔗史,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以及昏迷、抽搐、脑局灶性损害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及从可疑变质甘蔗样品中分离出节菱孢霉菌或检测出3-硝基丙酸,诊断一般可以确定。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1.轻度中毒 起病急,一般在食入霉变甘蔗2~3h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较快恢复正常。 2.中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的症状外,出现嗜睡、精神委靡及脑局灶性损害,如眼球向上凝视或偏侧凝视,垂直性或水平性眼球震颤,运动性失语,锥体系或锥体外系神经损害。 3.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症状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为昏迷、抽搐等脑水肿表现。 4.迟发性锥体外系神经损害 严重中毒后2周至2个月出现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等锥体外系损害,脑CT显示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软化病灶。 本病需要与病毒性脑炎、其他锥体外系统疾病鉴别。 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 细胞数与生化检查正常。 2.薄层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测定甘蔗样品中的3-硝基丙酸。? 影像学检查1.颅脑CT 中毒急性期有脑水肿改变。出现迟发性肌张力不全的患者,其颅脑CT显示双侧豆状核密度对称性减低,且壳核损害常重于苍白球;亦可见弥漫性脑萎缩。?? 治疗概述本病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急性期要积极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液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防治继发感染等治疗。迟发性肌张力不全无有效治疗措施,以支持疗法为主,常致终身残疾。? 预后轻症患者预后较好。重症患者经救治后可留有全身性痉挛性瘫痪、去大脑皮质综合征、迟发性锥体外系神经损害等后遗症,昏迷持续时间越长,后遗症越明显。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