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情感强度三大定律 |
释义 | 基本概念情感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值,虽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情感强度,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为了探索这种特殊的函数关系,首先了解一般意义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及强度定律。 一、一般刺激感受的强度定律外界某种物理刺激或化学刺激可以引起人的相应感受器官的反映,而每一种感受器官只对一种或两种形式的能量特别敏感,如眼睛对于光能,耳朵对于声能,皮肤对于热能和机械能,舌头对于化学能等。心理学指出,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服从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刺激强度的增加量与刺激强度之比值为一常数。 即: I/I=Km (1—20) 这个定律最初是从人的眼睛对光波的感受性研究中得出来的,以后又发现人的其它器官的刺激感受性也遵循这个定律,最后发现整个生物界的刺激感受性都遵循这个定律,因此韦伯定律实际上是一条基本的生物规律。如果把这个定律进行数学变换,可得: 费希纳定律: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即: μ=KmlogI+C (1—21) 其中,Km,C为常数,μ为感觉强度,I为刺激强度。 选取一定的刺激强度单位,就可以使费希纳定律变换为: μ=Kmlog(1+I) (1—22) 由上式可以看出,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当I→0时,μ≈Km×I,即当刺激强度很小时(刺激强度靠近中心区域时),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近似地成正比。这样,人可以在最重要的刺激强度中心区域较为敏感地、准确地感知外界刺激的强度变化,以尽可能获取准确而详细的信息。 2.当I→∞时,μ≈KmlogI,即当刺激强度很大时(刺激强度远离中心区域时),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这样,人可以在不太重要的刺激强度区域也能对外界刺激的强度变化有所感受,只是感受的灵敏度较低,从而可以粗略而大范围地获取信息。 二、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其发生过程实际上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它与一般意义的刺激与感受生理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刺激信号不是事物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而是事物的价值特性,具体地讲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这种刺激信号往往是一种抽象化的、复合型的关系信号,它既可以是复合的色彩、形状、体积、重量、声音、图象等物理化学信号,也可以是语言与文字所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这些复合型信号代表着事物的价值特性,而不是代表着事物的某种物理化学特性。当事物的价值特性作用于或即将作用于人时,人脑将以一定的情感强度来感受它。 既然情感的产生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那么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关系同样应该遵循“费希纳定律”,由此可得: 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即情感强度对数正比定律):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 μ=Kmlog(1+ΔP) (1—23) 其中,Km为强度系数,ΔP为价值率高差,μ为情感强度。 不难发现:当情感强度很小时,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近似地成正比;当情感强度很大时,情感强度与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当价值率高差为0时,情感强度亦为0;当价值率高差趋近于-1时,情感强度趋近于负无穷大。 三、情感强度第二定律由“使用价值边际效应”可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事物的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再结合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可得: 情感强度第二定律(即情感强度边际效应定律):人对事物的情感强度随着人对该事物的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 其实,这个定律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有人含糊地、不完整地提出来了。德国经济学家戈森认为:“欲望强度或享乐程度会随着消费速度的增加而递减”。英国经济学家边沁认为:“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取的幸福量越少”。由于他们的观点都是以主观假设为前提,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严格的逻辑论证,因而长期被人们当作唯心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 人们为什么总是不怎么珍惜已经得到的东西?总是留恋已经失去的东西?这是因为某件东西在没有得到时,人对它的作用规模是无穷小,如果不考虑可替代物的影响,则人对它的情感强度就可能是无穷大。人一旦得到这件东西,对它的作用规模就由无穷小转化为确定值,人对它的情感强度也由无穷大迅速下降为确定值。同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财富的丧失对于穷人来说事关重大,而对于富人来说却微不足道,这是因为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他对单位财富所产生的情感强度或价值效应就越低,单位财富的增加或减少对他所产生的情感冲击或价值效应就越小。 四、情感强度第三定律通常情况下,情感强度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这是因为:正向情感会驱使人不断向该事物增加价值投入规模,而使该事物的存在规模不断扩大,在“使用价值边际效应”的作用下,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逐渐下降,人的正向情感也将随之下降;负向情感会驱使人不断减少价值投入规模,在价值率边际规律的作用下,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绝对值将逐渐下降,人的负向情感也将随之衰减。总之,无论是正向情感,还是负向情感,都有一个随时间不断下降并趋于零的趋势。可以证明(从略): 情感强度第三定律(即情感强度时间衰减定律):情感强度与持续时间成负指数函数关系,即: μ=μoexp(-ktT) (1—24) 其中,μ为情感强度,μo为初始情感强度,kt为衰减系数,T为持续时间。 从绝对意义上来说,任何情感都不会无限趋近于零,因为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由众多随机变量决定的随机函数,情感强度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随机函数。这样,任何情感的强度一方面在“情感强度第三定律”的作用下不断趋于零,另一方面又在众多随机变量的扰动下不断偏离于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