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髡残层岩叠壑图 |
释义 | 【名称】清髡残层岩叠壑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图轴,纸本,浅降,纵:169cm, 横:41.5cm。 髡残(1612—约1692),俗姓刘,字石,一字介丘,号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等,湖南武陵(今常德)人,久居南京牛首山幽楼寺为僧。擅画山水,喜作渴笔或秃笔秋景山水,皴擦层次丰富浑厚,笔墨荒率苍雄,“粗头乱服”,自成一格,与石涛等人称“清初四画僧”。此画写秋天江山景色,山岩幽深,云壑危耸,江水横波,引人遐思。画法苍辣,得黄子久(公望)传统而不为成法所囿,气势恢宏雄奇。 本幅自题五言诗一首:“层峦与叠壑,云深万木稠。惊泉飞岭外,猿鹤静无俦。中有幽人居,傍溪而临流。日夕潭佳语,愿随鹿豕游。大江天一线,来往贾人舟。何如道人意,无欲自优游。癸卯秋九月,过幽闲精舍写此以志其怀焉。天壤石溪残道者。”钤“石溪”、“白秃”、“介丘”印三方。 收藏印:“雪盦铭心之品”、“张大千印”等。 此图山峦重叠,结构饱满,一条山路顺山势自下而上蜿蜒曲折,使景物繁复而不迫塞,布局巧妙,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的意境。以干笔皴擦山石,浓墨点苔,气韵浑厚。用笔苍浑、老辣,用墨层次丰富,展现了石溪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是代表石溪成熟画风的杰作。 《虚斋名画录》卷十、《大风堂书画录》著录。《中国绘画史图录》、《故宫文物大典》绘画卷影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