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王鉴青绿山水图 |
释义 | 《清王鉴青绿山水图》清王鉴作,纸本,设色,纵23cm,横198.7cm。图中青峰翠岭,连绵起伏,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散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令人眼目一新。 基本资料【名称】清王鉴青绿山水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设色,纵:23厘米,横:198.7厘米 。 作品简介该幅左上自题:“余向在董思翁斋头见赵文敏《鹊华秋色图》,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岚远岫图》,皆设青绿色,无画苑习气。今二画不知流落何处,时形之梦寐,闲窗息纷,追师两家笔法而成此卷,虽不敢望古人万一,庶免近时蹊迳耳。戊戌长夏王鉴”。卷后有王撰、瞿中溶、华翼编三家题记。此卷据自题,是仿赵孟頫、黄公望两家的青绿设色法。图中圆浑的山形、细润的线条以及山石的长披麻皴、树叶的点簇法,均仿黄公望。 创作背景王鉴曾观赏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和黄公望的作品,对图画的青绿设色醉心不已。此图卷便是王鉴在61岁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青绿设色法绘制而成。 作品赏析王鉴的青绿山水多题“仿赵令穰”、“仿赵伯驹”、“仿赵孟頫”,因为“三赵”的青绿设色法别有特色,他们在宫廷院体青绿画法中融入了文人画的书卷之气。董其昌对“三赵”的创作手法推崇备至,王鉴早年曾得到董氏亲自指点,耳濡目染,深受启发,后精心习练青绿山水,终有大成。王鉴所谓的“仿”并非简单地模仿笔墨技巧、构图布局,而是重在体味“三赵”去以往青绿山水之俗艳,使之另具雅淡气质的创作思想,然后施之于画幅上,令其画独存灵逸之趣。王时敏尝称他“以穠丽为宗,然高华秀逸兼而有之”。 画家简介王鉴(1598-1677)清代著名画家。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称“王廉州”。王世贞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为“清初六家”之一。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赵大年《春景》没骨山水、仿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形式主义画风。其著述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