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汪士慎绘春风香国图轴 |
释义 | 简介【名称】:《春风香国图》轴 【年代】:清·乾隆 【类别】:绘画 【作者】:汪士慎绘 【材质】:纸本 【色彩】:设色 【尺幅】:纵95cm,横60.2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介绍】:画幅右上款识“春风香国。青衫书屋士慎。庚申仲夏。”钤“汪士慎印”白文印、“汪近人”朱文印各一方。右下角鉴藏印钤“李一氓五十后得”、“无所住斋”、“清净”。庚申为乾隆五年(1740年)。 图中画梅、兰、竹、白牡丹四物。位“四君子”之列的梅、兰、竹是文人画中常见的题材,用以象征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而牡丹则往往在宫廷绘画中出现,具有富丽华贵的贵族趣味。将两者集于一幅画面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汪士慎的一个创造。全图突出一个“香”字,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汪士慎的笔下,春天不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而是冷艳清丽,幽香缥缈,悄然生长着的稚嫩的梅枝和幽篁,随风摇曳的兰花,甚至白牡丹,也变得幽雅而含蓄。这正是汪士慎独特的审美趣味。图中的墨笔与牡丹枝叶的绿色以及白色的花朵奠定了淡雅的冷色基调,红色的兰花是点睛之笔,使画面在清冷疏秀之中不乏生动活泼的韵致。汪士慎的花卉不仅具有人格化的品质,也是他清高孤傲、安贫守素的自身写照。 作者介绍汪士慎(1686-1762年),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县,久居江苏扬州。擅诗文书画,为“扬州八家”之一。书法以分隶最工,宗法汉人。晚年双目失明,但仍能书画,金农谓其“盲于目不盲于心”。亦精篆刻。著有《巢林诗集》行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