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平乐·春晓
释义

作品名称:清平乐·春晓

创作年代: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王安国

作品原文

春晓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官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题材的抒情小令。上片写暮春残景,下片以春风吹绽梨花自喻品格高洁。

起首两句“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运笔奇巧。平常景物,莺儿啼鸣,经拟人手法点化为对执意归去之春光的殷情挽留,形象生动。“费尽”两字足见挽留之情笃意诚。其后,晏几道写出“留人不住”一句(《清平乐·留人不住》),两者不无关系。“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为倒装句式,意为一夜风雨把枝头残花吹落遍地,春已离去。“宫锦污”形容落英缤纷,一片狼藉,不忍入目。词人倒装这两句,意在突出落花春去、令人痛惜的情感,对摧花之原因已无暇多顾了,故有人评其“倒装见笔力”(《谭评词辨》),非常精当。

过片,留春、惜春之情愈发难收。“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二句紧承上片,将感情推向高潮。小怜原为北朝冯淑妃之名,这里泛指歌女。深夜,不知何处歌女弹奏琵琶,弦声如诉,引得词人一宵无眠,魂思悠悠,追随春光,远游天涯海角。从留春、惜春,再到追春,一条情感发展的脉胳已经形成,但从词意看,似未跳出一般伤春小令的窠臼,表现手法也未见绝妙。然而结尾两句,意象一变,伤情尽扫,不由得使人耳目一新,词的底蕴道出:春风虽已离去,但吹绽了满枝嫩白、清逸的梨花,而对豪华、富贵、权势的府邸却不曾逗留片刻;那些美好的事物,来时清白,去时高洁,令人神往;人生在世,就应该这样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而不去趋炎附势、青云直上。“春风自在梨花”一句,也有作“春风自在杨花”,但无论“梨花”,还是“杨花”,都是作者一种自喻。王安国仕途坎坷,政见与哥哥王安石屡屡相左,后遭诬陷,罢废归田,借词一吐情愫,自我慰藉,可以理解。命运不幸的士人往往会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超拔脱俗、伤情不伤神的小令,便又是一例。

作者简介

王安国(1028-1074),北宋官吏,字平甫,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自然村人),王安石弟。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屡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初,以韩绛举荐,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秩满,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因与吕惠卿有隙,惠卿以郑侠事诬陷之,夺官归田里。1074年(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