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玉耳饰
释义

饰体呈U形,侧面有圆形突起物,底部为桃形饰,接U形钩,从现有资料看,这种形式仅见於辽代早期。与《辽代金银器》中辽宁锦州张扛村辽墓出土的鎏金银耳饰造型基本相同,应为辽金时期玉器。

【年代】:辽金

【尺寸】:长4.3厘米,宽3.8厘米,重14克

【特征】:青玉。光素,饰体呈U形,侧面有圆形突起物,底部为桃形饰,接U形钩,从现有资料看,这种形式仅见於辽代早期。与《辽代金银器》中辽宁锦州张扛村辽墓出土的鎏金银耳饰造型基本相同,应为辽金时期玉器。

软玉按照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碧玉、黄玉等。青玉的产地包括新疆的和田、若羌、且末、于田以及青海等地,产出量非常大,既包括原生矿产(山料),也包括外生矿产(子料)。青玉是软玉中数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其物质成分跟白玉相同或相近,成因与白玉一样,都属于接触变质成因形成,只因含微量元素铁而呈现出差异。其中,有一部分青玉具有更强的交织结构、韧性也更好。

青玉包含的品种范围很宽,从青白、青直到深墨绿色,颜色跨度大,也因这种颜色跨度又可细分为青白玉、青玉,发青绿颜色的又被称为青碧玉等。

“高仕图”牌

蓦然回首看青玉

对于青玉的颜色,古人有所谓虾子青、鼻涕青、杨柳青、竹叶青等说法。古人尚青,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说法认为,古代的青瓷就是从相近的青玉颜色中产生灵感而烧制出来的,其独有的色泽魅力使得当代青瓷备受宠爱,在如今的市场中如鱼得水,价格急升。

单纯从价值上看,青玉远不如羊脂玉、白玉,但是青玉却有其自身特点:往往比较块度较大、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同时,有一部分青玉由于致密交织结构,具有非常好的韧性,是制作薄胎器皿的重要原料。

在和田玉发展的整个历史中,青玉有着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因数量巨大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像良渚文化中就有大量的青玉制品。在被视为用玉历史上重要发现的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所大量使用的和田玉正是青玉。从商、周至战国,青玉始终是和田玉中使用数量最大的。直至汉代,白玉开始受到重视,但青玉也并没有被潮流淹没,始终在历史舞台中与白玉并行,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玉片共2498片,金丝 1100克,主要使用的是和田青玉。1994年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出土金缕玉衣公用玉片共4248片,金缕1576克,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精湛,保存完好,玉片表面抛光光洁度很高,打孔工艺也很规范。整套玉衣晶莹剔透,光亮华丽。

青玉的大量使用与青玉在中国历史上产出最大,使用概率最高有直接关系。在历史上,白玉与青白玉,青白玉与青玉之间没有太清晰的划分,之间有过渡与重合,而一些重要玉雕也都以青玉制作。

《秋山行旅》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耳熟能详的词句,其曲牌名称叫做《青玉案》。关于青玉案,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青玉器物,如青玉碗,另一种是说镶嵌青玉的几案,无论何种说法,青玉所代表的是情境的交融与含蓄的风雅,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表达天衣无缝。

及至清代,青玉使用上至最高皇权的“皇帝之宝”,下至文房、饰件,应有尽有。清朝宫廷中很多器皿都用青玉制作,故宫所藏《大禹治水》、《秋山行旅》等大型国宝级玉雕就是代表作,这除了清代青玉的产出量大原因之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青玉特殊的致密结构,适用于制作山子、器皿等。像国宝级的大型和田青玉雕《大禹治水》重达5吨,所用青玉料重约一万零七百余斤,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青玉原料是在清乾隆年间由新疆密勒塔山采来,当时用几百匹良马和千余人拉了三年,最终跋山涉水八千余里才运抵北京。出于雕琢的需要,这块玉料此后又转运到扬州,由当时国内著名工匠数百人用了六年时间精心雕琢最终完成,作品再现了大禹治水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6: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