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阳街道 |
释义 | 青阳街道位于晋江市北部,东与陈埭镇接壤,北与池店镇相邻,西邻磁灶镇,南邻罗山街道。青阳因坐落于镇北的青梅山之阳而得名。地形自西向东稍微倾斜,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属于晋东平原的一部分,辖区面积29.2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4.2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青阳街道 所属地区:晋江市 电话区号:0595 邮政区码:362300 面积:29.29平方公里 方言:闽南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闽C 历史沿革青阳街道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青阳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开元六年置晋江县,青阳属晋江县。入宋以后,青阳为二十七都及二十八都,均称永福里。其地域为现在的青阳镇全部,还包括陈埭、罗山及磁灶的一个村。明清时期,青阳有了长足的发展。1935年,青阳为晋江县三区区治所在地。1944年,撤区为乡(镇),青阳为示范乡,是乡公所署地。1949年9月,青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阳属晋江县第八区。1951年成立泉州市,县市分设,晋江县人民政府由泉州城内迁至青阳。自此,青阳成为晋江县(市)所在地。1956年,青阳改为区级镇;1958年改为公社;1980年又由公社划分为镇、公社二个机构;1985年,镇、乡合并成为一个青阳镇。21世纪后改为青阳街道 。 基础设施供水工程:市区拥有1座日供水20万吨的自来水厂和1座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 供电工程:拥有1座11万伏输变电站。 交通设施:市区高等级水泥公路纵横交错,贯通各村(居),并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全市各镇。4D级泉州晋江机场坐落于青阳镇。 邮电通信:程控电话装机总数4.25万户,是全省第一个电话四万户镇,开通移动电话3万户。 土地开发:累计投资5000万多元开发建设梅岭、洪山两个镇级工业小区,目前已初具规模。 城市建设:城市交通。1992年以来建成东环路、南环路、泉安路、中干道、北环路、崇德路、迎宾路、西干道、江福路及市区小区部分干道,形成总长度32.1公里,“五纵三横”的市区道路网络。人均道路面积超过省规定指标。1995年组建的晋江公共交通公司投入运行,城市公交路线2000年已开辟营运22条,全年营运里程426.7万公里,客运量513.6万人次。市区有5个客运汽车站,线路贯通全市各镇、村,还直达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拱北等地。泉州晋江机场于1996年9月首航成功,市区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邮电通信。建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拥有程控电话网、数字传输网、移动通讯网、无线传呼网、数据通信网五大骨干的现代化多功能通信网。市区电话用户3万多户,电话普及率达35%;移动电话用户2万多户;并在市区建成IC卡公话一条街,大大提高了公用电话的方便程度。 供水工程。市区已建成第一水厂和第二水厂第一期工程,供水管道多次改造、扩网,供水能力大大提高。年供水量达900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8%。同时完成雨水管道52公里、污水管道36公里的铺设;全长6.3公里内沟河的整治工程。 供电供气工程。市区已建成占地4500平方米,具有别墅花园式的青阳110KV变电站。日供电最高负荷达2.3万千瓦,保证了市区优质供电。城市输电线路总长度为234公里,市区道路实现路灯化。2000年市区燃气管道工程、竹园小区燃气瓶组站建成完工,市区燃气普及率达92%。 环卫设施。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加强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建有城市公厕358座,其中水冲式112座;垃圾箱1450多个和青华、曾井、梅岭、安居工程4个垃圾中转站;建成占地50亩、日填埋能力75吨的铜锣山垃圾处理场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6%,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市区日清扫面积达80万平方米。 园林绿化。对园林绿化采取倾斜政策,投入资金达3770万元,重点用于城市道路绿化、新村小区住宅绿化和城区中心绿地绿化建设。市区绿化面积已达272.5公顷,市区绿化覆盖率31.2%,人均公共绿地6.18平方米。建成阳光绿化广场园林小区、新店绿化广场和市区各环岛、部分主干道绿化带改造和世纪公园入口处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达标”通过省政府验收,初步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绿化格局。 经济发展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9:48:51.11;财政总收入3.99亿元,其中上缴税收3.8亿元;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90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乡镇50强第一。 城郊农业初具规模。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行粮食生产基地、蔬菜基地、禽畜养殖加工基地、果林生产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其中五万株龙眼基地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龙眼名优基地。大力加强以水利和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仕头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完成许塘蔬菜基地排淤灌水工程建设;进行陈村———普照溪整治、霞浯直溪整治和九十九溪青阳沿江支流整治。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全镇有乡镇企业1235家,拥有服装鞋帽、针织漂染、电子塑料、电脑绣花、织带包装、机电部件、食品罐头等多门类行业,数千个规格品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是青阳镇主要经济支柱。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0亿元,出口交货总值5.5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超千万元的有6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3家。全镇有农业部全面质量达标企业13家,管理基础工作达标企业14家,13项产品被评为省部级名牌产品,省级以上新产品4项。全镇累计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8家,获得ISO9002产品质量认证企业4家。凤竹集团公司取得全省首张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认证证书。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市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日趋繁荣活跃。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镇集贸市场30多处,商业网点650多处。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晋江市装饰材料市场、青华小区小商品市场、阳光东路鞋材市场相继开业融市。阳光百货、金明电器城、威兰新超市等大型现代商场建成营业。市镇联合投资扩建曾井果蔬批发市场,建设竹园综合市场。市区综合市场、曾井蔬菜批发市场、翰林池市场、下行钢村市场保持了较好的销售势头。商贸流通业、传统服务业、酒店业发展迅速,市区有星级酒店12家,每年接待宾客20万多人次。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也日趋活跃。 社会事业科技:是福建省科技示范镇,企业科技含量逐年增加。 教育:实施 “科教兴镇”战略,初步实现教育强目标。全街道有5所中学、1所职专、18所小学、20所幼儿园。迁建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首期工程2002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九五”以来青阳街道财政共投入教育事业8358万元,被评为泉州市“小学十配套”达标镇,全省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文体:全镇有业余文化社团17个。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福建省文化信息网络工程试点单位。镇体育代表团参加晋江市第九届运动会,获得总分、金牌数、成年组团体总分、少年组团体总分四个第一。篮球运动是青阳镇的传统体育项目,镇男子篮球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农运会获三连冠,青阳镇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镇、被农业部、国家体委、农体协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卫生:参与晋江市全国、省级卫生先进城市,通过达标验收。 广播电视:至2000年4月底,全镇29个村(居)通过有线电视,进村率100%;有线电视户数15445户,入户率71%。 此外,青阳街道还被评为泉州市文明镇,双拥模范镇、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侨乡晋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9.29平方公里,总人口9.3万人。旅居海外的侨、港澳同胞7.1万人,台胞4万多人。 1978年,青阳街道仍是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仅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元,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阳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艰苦创业,经济发展年年上新台阶,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被评为福建省“明星乡镇”、“福建省乡镇第一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乡镇之一,被国家财政部列为“中国百名财政大乡”、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50强乡镇榜首,街道党工委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济腾飞结硕果。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0亿元(90年不变价);财政总收入3.99亿元,其中上缴税收3.83亿元;全社会出口总值1.75亿美元。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乡镇50强榜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