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水畲族乡
释义

青水畲族乡是三明市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永安市的东南部,距永安市区61公里,乡政府所在地海拔730米,总面积260.7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村9个;总人口1.67万人,畲族人口占33.1%;现有耕地2.23万亩,山地面积36.3万亩,林地25万亩,毛竹3.8万亩,森林覆盖率76.3%,森林蓄积量102万立方米.

资源

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现已探明石灰石储量4319万吨,铁砂100万吨,石英石50万吨,白煤1000万吨以上,其他还有铜、锰铁、硫铁、花岗岩、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以烟叶、食用菌、反季节蔬菜、茶叶、制种、畜禽养殖为主;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已开发的水电站13个,总装机容量6280千瓦。

旅游

旅游开发有较大发展,主要有永宁桥、古戏台、王审知之母"徐氏夫人墓"、一顶玉女仙峰、畲乡民俗文化展览馆等景点,近年来,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民委、国家农业部、国家体委等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地理

青水畲族乡位于永安市东南部的群山环抱中,东与槐南乡毗邻,南与大田县桃源镇相望,西与西洋镇、上坪乡接壤,北与三元区莘口镇相连,平均海拔720米。全境东西宽19.5公里,南北长22公里,总面积260.7平方公里,现有土地面积29万亩,其中耕地2.23万亩,山地36.3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3.9万亩,毛竹林4.2万亩,茶园近6000亩,森林覆盖率80.3%,森林蓄积量102万立方米。

行政

全乡辖21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村9个,为青水村、汀海村、黄景山村、际头村、百芑丘村、沧海村、罗溪村、三房村、柯山村),63个自然村,总人口1.6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56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1%,基本分布在九个少数民族村中。畲族姓氏主要有钟姓和兰姓。青水先民多为外地移民,带来了各地的方言,因此青水的方言相当复杂,可分为青水本地土话、永安话、大田话、闽南话、长汀话和槐南话等六种语言。

环境及历史沿革

青水有口清澈见底的“仙马”涌泉——“出水莲花”,泉流成池,故曰“清水池”,青水由此得名。明朝景泰三年,即1452年,青水畲民始祖钟道庸从江西省赣州府迁至今青水畲族乡盖竹洋定居繁衍,当时青水属尤溪万足里四十一都管辖,1951年4月20日青水乡正式成立,1958年10月成立青水人民公社,1984年设青水乡,1987年经福建省民政厅、三明市人民政府批准,改设永安市青水畲族乡。

文化

青水畲族乡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经久不衰的永宁桥古戏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大腔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点的“傩狮”表演因永安市申报2006CCTV“中国魅力城市”赴京展演而声名远扬。境内有古民居400多幢,比较精致的有100多幢,其中开闽王王审知之母“徐氏夫人墓”、王氏祖祠(王审知驻军旧址)“罗兜祠”建于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距今已有1120多年历史;三房村郑氏宗祠,其开基始祖郑章公是宋朝开国元勋承泰公的四子,生于景德初年,以修儒业著名,少年得志,官至光禄大夫,其三子名金紫分支到青水枫林(今三房),故村名三房。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以金紫为首联络各兄弟,在三房纱帽山脚建了一座“郑氏宗祠”,并尊章公为开基始祖。距今已910多年历史;青水乡钟氏始祖钟道庸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偕妻王鞠娘,肩挑三岁孩儿钟明三和魁星、圣祖仙妃、真武三尊菩萨,随带“万人灯”、“屯军石”等宝物从江西省赣州府兴周县高兴镇太平乡长径口、蓝田东“厚德堂”披荆斩棘、蹈破茫鞋,迁徙青水盖竹洋定居,建造始祖“龙安祠”,距今已有550多年历史。

经济

青水畲族乡是农业乡镇,村财增收和村民收入主要以烟叶、茶叶、高山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畜禽养殖为主。境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已开发水电站17个,总装机容量12140千瓦。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现已探明有石灰石、白煤、铁砂、石英石等十多种矿产。以“森林人家”为主题的旅游产业正蓬勃发展,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面积在青水乡境内占5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