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少年犯罪心理 |
释义 | 青少年犯罪心理还指处于青少年期的人在从事危害社会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青少年犯罪心理》一书系统地阐述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基本原理,对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理活动(简介 研究简史 类型 形成原因 不同接触理论 体型理论 机会理论 亚文化理论 遏制理论 标定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 从社会方面的预防 网络预防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意识教育 提高执法者专业水平 学校预防 家庭预防) 书籍图书信息书 名: 青少年犯罪心理 作 者:张理义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ISBN: 9787117117593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 元 内容简介《青少年犯罪心理》讲述了:近30年来,有关犯罪心理学的著作很多,这对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专门介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读本却寥寥无几。这就影响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普及和发展。为了丰富这一领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同时也为学校、家长、司法、劳教机构提供预防青少年犯罪、改造罪犯的办法和途径,在皖南医学院心理教研室刘新民教授的组织下,作者们编写了这本《青少年犯罪心理》。 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作者参考了近年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力求做到:较为完整地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系统地阐述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基本原理,比较全面地反映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同时引用了一些近年来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作者简介张理义,男。江苏涟水县人。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全军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常州市解放军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及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兼任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专业委员、国家卫生部心理卫生咨询专家、中华临床医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11个杂志的编委。 从事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37年,擅长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先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量技术7项。共获得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省级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6项。主编或参与著书《临床心理学》、《心理医生手册》等2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被南京军区表彰为“科技干部”、“科技英才”、“医学专家”等;1996年被国家表彰为“全国百名科技之星”,是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获得者;1997年获“比利时保罗、吴阶平医学研究二等奖”。是部队中唯一的获得者;先后在部队荣立三等功3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图书目录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概念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中青少年“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理论成果 三、实践方面的任务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一、生物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生理论 三、社会发生理论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 一、生态环境学说 二、人生历程学说 第二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一、作为方法论的结构观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定义及表述 三、国外学者的类似研究及表述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学术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二、对争论的思考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第一节 动力结构要素 一、强烈的、畸变的需要 二、犯罪动机 三、不良意志 四、消极情绪 五、错误的、反动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二节 调节结构要素 一、歪曲的自我意识 二、不良的道德意识 三、错误的法律意识 第三节 特征结构要素 一、特定的气质 二、消极的性格 三、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四节 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一、消极、不良的心境 二、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第五节 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一、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二、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三、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理论内涵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过程 三、支持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的动能系统 第三篇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特征 第一节 社会认知缺陷 第二节 个人认知缺陷 第三节 他人认知缺陷 第四节 道德认知缺陷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 第一节 情绪体验对行为的作用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 一、情绪体验的反社会性¨ 二、情绪体验的不良倾向性 三、情绪体验的勃发性 四、情绪体验的低俗性 五、情绪体验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特征 第一节 概述 一、需要内容的反社会性 二、需要结构的弱调节力 三、需要满足方式的反社会性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和类型 一、财物动机 二、性动机 三、为满足社会性需要产生的犯罪动机 四、为满足心理需要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 第五章 心理冲突与青少年犯罪 第一节 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冲突 第二节 心理结构内部的冲突 一、认知与情感的矛盾 二、行为与认知的矛盾 三、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四、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五、自我意识的矛盾 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现实的冲突 一、是非辨别能力差与不良影响多的矛盾 二、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一、集体至上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冲突 二、重义轻利与物质利益观念的冲突 三、等级森严与平等意识的冲突 四、安贫乐道与竞争意识的冲突 五、因循守旧与开放意识的冲突 第四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五篇 特殊犯罪主体的心理特征 第六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及矫治 参考文献 …… 心理活动简介处于青少年期的人在从事危害社会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青少年犯罪是中国社会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以及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概念,并非是严格的法律概念。一般指12~25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中的一部分属于违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刑事犯罪,还有一部分属于不良行为、违法行为(即违反一般行政法规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国外,与“青少年”相类似的概念是“juvenile”(少年)和“minor”(未成年人)。不过两者用于不同的场合:juvenile通常用来指青少年犯罪的人;minor通常用来指法律上不负责任的未成年人,与此相对应的是majority(法定成年)。西方国家和日本一般使用“少年”一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往往使用“未成年人”一词,也有的国家两者并用,如德国法律规定,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是少年;已满18岁不满21岁的是未成年人。在有些国家,单独使用这些概念时往往用“少年”,而与成年人相对使用时,往往用“未成年人”。各国规定的少年的最高年龄从14岁到21岁不等,这与中国青少年的最高年龄相差较大。许多国家的少年犯罪是一个法律术语,有特定的内容,而且少年的年龄也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所以,英文juvenile delinquents 一词与中国使用的青少年犯罪概念实际上是有差别的。不过,在理论研究中,两个概念是可以相通的。 研究简史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起源于对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存在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别的认识。这种认识最初反映在对青少年危害社会行为的不同处理上。早在公元前2270年,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就已经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与成人的犯罪行为区别开来,具体规定了对那些申明同父母脱离关系或逃离家庭的孩子的惩罚。希伯莱人把青少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年龄越大,处罚越重。古老的英国法律也规定对16岁以下的少年犯罪从轻处罚。随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由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对犯罪青少年在处罚措施的执行方面,也应加以区别对待。因此,在16世纪时,荷兰、意大利等国的慈善团体,纷纷设立不良少年感化院,从事对犯罪及不良少年的感化工作。16世纪以后,对犯罪及不良少年的感化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704年,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在罗马设立圣米迦尔教养院,收容20岁以下的犯罪及不良青少年,对他们进行感化教育。此后,各国少年感化机构纷纷成立,从而推动了对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的研究。 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比较科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引起了包括家庭结构及职能的变化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变动,使得青少年犯罪现象更加引人注目,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变成一项迫切的社会任务,许多学者开始探讨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问题。1896年,英国犯罪学家W.D.莫里森在伦敦出版了他的著作《少年犯罪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私生子比婚生子更有可能成为少年犯罪人。这部著作被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中的标准著作,它促使一大批美国社会学家研究少年犯罪问题。1912年,美国学者E.艾博特和S.布里肯里奇出版《犯罪儿童与家庭》一书,试图用生态学中的生物学概念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1929年,美国芝加哥学派成员之一的F.M.思雷舍出版《帮伙》一书,在其中绘制了芝加哥地区的少年犯罪帮伙分布图。1929年,芝加哥学派的C.R.肖出版《少年犯罪区》一书,完整地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犯罪研究,后来他与H.D.麦凯合作,于1931年出版了这一领域的经典性著作《少年犯罪与城市地区》。在这些学者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探讨少年犯罪问题的同时,一些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也以各自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少年犯罪问题。1915年,芝加哥少年精神病研究所的精神病学家W.希利出版了《青少年犯罪人》一书,论述了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者的影响。1921年,美国犯罪心理学家H.H.戈达德出版了《少年犯罪》一书,认为智力落后是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甚至认为几乎所有的犯罪人都是智力落后者。1926年,希利和心理学家A.F.布朗纳测查了波士顿和芝加哥的犯罪青少年的智力,发现至少有47%的人低于正常。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J.朗格发表了《命运的犯罪:犯罪孪生子研究》,对犯罪与遗传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的广泛的研究。1931年这本书的英文本在美国出版后,吸引了许多学者用生物学、遗传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以此为开端,美国、苏联、荷兰、日本、英国的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38年,T.塞林发表《文化冲突与犯罪》,用文化冲突的观点来解释少年犯罪。1939年,美国犯罪学家E.H.萨瑟兰出版了《犯罪学原理》第3版,提出了著名的不同接触理论,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交往理论来解释犯罪及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进入40年代后,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一些学者运用精神分析的观点研究青少年犯罪,试图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由恋母情结引起的罪恶感等说明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发表了一系列论著。与此同时,美国学者W.H.谢尔登发表了《青少年犯罪者的种类》一书,研究了青少年犯罪与体型之间的关系。美国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学家格卢克夫妇出版了《揭开少年犯罪之秘》(1950)和《体型与少年犯罪》(1956)等书,发展了谢尔登的理论,全面论述了少年犯罪及其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作出了贡献。1955年,A.K.科恩发表《少年犯罪人:帮伙文化》一书,从文化-心理角度研究了少年犯罪,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1960年,R.A.克洛沃德和L.E.奥林出版《少年犯罪与机会》一书,试图用下层社会的少年获得成功的合法手段的缺乏,来说明少年犯罪尤其是暴力性财产犯罪的形成原因。1961年,W.C.雷克利斯发表了题为“少年犯罪与犯罪的一种新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犯罪的遏制理论,认为内部遏制和外部遏制的缺乏是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H.S.贝克尔1963年出版《局外人:越轨社会学研究》一书,提出了标定理论的轮廓,认为少年犯罪是社会给有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贴上坏的标签的结果。进入70年代后,对于青少年犯罪及其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有些学者用社会生物与心理学的观点研究青少年犯罪,如美国乔治敦大学心理学家J.B.科蒂斯等发表《少年犯罪与犯罪:生物社会心理学的探讨》(1972),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研究了少年犯罪问题;有些学者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讨少年犯罪;还有的学者运用道德发展理论分析少年犯罪等。 当前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的研究趋势具有这样几个特点:①综合性:将有关的多种理论流派的观点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来解释少年犯罪及其心理问题,而不再注重学派之争;②实用性:几乎所有的对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的研究,都与刑事司法、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治疗、青少年犯罪的防治相结合;③广泛性:目前除了在传统的研究领域中继续探索外,还拓展了研究范围,从所能设想到的各个方面,借助所能运用的一切手段,对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进行研究;④新颖性:目前的研究除继续运用传统的方法外,还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运用新的方法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⑤精神病学化倾向:将青少年犯罪看成是一种精神病态现象,用精神病学的观点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和治疗、矫正方法。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作为犯罪学研究的先导,开始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也因此有了迅速的发展,先后出版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学》(1985)、《中国青少年犯罪学》(1987)、《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1989)等。在此期间出版的不同版本的《犯罪心理学》对青少年犯罪心理也都作了大量论述。 类型中国学者对青少年犯罪类型的划分没有比较一致的观点,通常都是以刑法典中的犯罪分类为基础,在国外,少年犯罪的类型除盗窃、抢劫、杀人、伤害等常见犯罪以外,还有一些中国没有或极少发生的犯罪类型,如滥用药物,利用现金自动支付机或金钱自动出纳机进行的犯罪,利用信用卡进行的犯罪,少年交通肇事等。此外,少年帮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受到研究者的重视。1964年,美国学者H.C.奎伊从心理学角度对少年犯罪人进行的分类较为重要。他从矫正角度出发,将少年犯罪人分为5类: ①能力不足──未成熟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被动,沉默寡言,容易受到别人的愚弄,精神能力未充分发育,行为举止幼稚,能力不足,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 ②神经症──冲突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焦虑,郁郁寡欢,自卑感和罪恶感较深,常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服从权威,攻击怯弱,不会像其他类型的人那样一犯再犯。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心理方面的,违法犯罪问题大多是由情绪问题引起的; ③未社会化──攻击型或精神病态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蔑视权威,富于攻击性。他们易激动,好争吵,常常有被害感,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责任感,不可信任,没有悔恨和羞愧感; ④已被社会化或亚文化犯罪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参加帮伙活动,容易受同辈群体的规范的影响; ⑤亚文化──不成熟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不适应社会要求,缺乏能力,往往通过隶属帮伙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奎伊的这种分类在美国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少年犯罪矫正改造的重要根据。 形成原因青少年犯罪心理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起的。从年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生理上发生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而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在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情感与意志行为、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之间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矛盾。青少年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情感、情绪的支配而不能理智地思考,不能用意志加以控制;独立性意向迅速增强,但思想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进入社会生活后遇到的各种问题;自我意识内部产生矛盾,对自己的现状(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产生苦恼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形成犯罪心理,产生犯罪行为。从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来看,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对迅速增长的个人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不能恰当地加以处理,不能根据客观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因而也有可能以非法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矛盾、心理活动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矛盾以及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产生及其相互作用,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有关解释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的理论观点很多,国外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种理论。 不同接触理论认为包括少年犯罪在内的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与关系密切的群体的接触交往过程中,通过交互作用学习得来的。又译为“不同交往理论”。由萨瑟兰于1939年提出,后来,D.格拉泽补充萨瑟兰的理论,提出了“不同认同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交往而获得,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别人意见、态度及行为方式的认同获得。 体型理论由美国学者谢尔登提出,并由格卢克夫妇加以发展。认为少年犯罪的产生与其具有一定的体型及其相适应的性格有关。谢尔登将人的体型分为4种类型,并认为每种体型都有相对应的性格特征:①内胚层体型。这种人身体圆润肥胖,其性格特征为喜爱娱乐,外向,柔顺,几乎对任何体育活动和冒险活动都不感兴趣;②中胚层体型。这种人骨骼发达,肌肉健壮,其性格特征为喜欢冒险,爱好运动,专断大胆,争强好胜;③外胚层体型。这种人身体单薄,身材瘦长,其性格特征为精神抑郁,沉思内向;④均衡型。这是一种综合型体型,没有任何单一类型的突出持征。谢尔登在研究了波士顿的200名少年犯罪人之后,发现有60%的人属于中胚层体型,而在作为对照组的一般少年中仅有30%的人属于中胚层体型。以后,格卢克夫妇又根据谢尔登的人体类型说,对少年犯罪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犯罪少年中,中胚层体型者最多,占60.1%(在非犯罪少年中为30.7%);其次为外胚层体型者,占14.4%(在非犯罪少年中为39.6%);接着为均衡型者,占13.5%(在非犯罪少年中为14.7%);内胚层体型者最少,占11.8%(在非犯罪少年中占15.5%)。 格卢克夫妇谨慎地解释这种现象,认为从体型、性格和气质是一个稳定不变的整体来看,并没有使某人成为犯罪少年的犯罪人格。不过,由于中胚层体型者体格健壮,血气旺盛,不愿受约束,因此在处于不利的环境时,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中胚层体型者更有可能采取犯罪行为,而成为犯罪少年。 机会理论认为下层社会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剥夺了他们获得生活目标或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机会以合法的手段达到目的,而只能以非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由美国学者克洛沃德和奥林于1961年提出。 亚文化理论认为少年犯罪是下层社会少年中亚文化发展的结果。由美国学者科恩等人提出。下层社会的青少年渴望达到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竞争中经常遭到失败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因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克服社会适应中的失败与挫折,并且逐渐认为他们不属于正常的社会。于是,这些青少年自己结合起来,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这样的亚文化群常常被称为“帮伙”。 遏制理论认为对人的行为的遏制(或抑制、控制)有两种:一是外部遏制(主要是社会压力),二是内部遏制(主要是内在控制力)。当具有良好的外部遏制和内部遏制能力时,就能约束人们不致产生犯罪行为;当外部遏制和内部遏制减弱甚至消失时,犯罪行为就会发生。由美国犯罪学家雷克利斯提出。 标定理论认为少年犯罪是社会对有过错的儿童贴上坏的标签的结果,当他们第一次被贴上坏的标签之后,就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以此来对抗社会对他们的不良标定,从而使他们不断向违法犯罪的方向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者。由美国犯罪学家贝克尔、E.M.李默特等人提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的。由美国心理学家A.班杜拉提出。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群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中言语、文字、图像等符号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得到外部强化而得以保持;犯罪行为由于模仿、不利处境的逼迫、诱因的作用、命令与强迫、妄想、酒精作用等因素而被激发。 主要观点中国犯罪学界对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也有大量论述,主要观点有:①青春期危机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的过程,在相近似的环境中,青少年之所以比成年人更易于越轨,主要是身心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的差异所致;②社会失调论。认为社会结构的失调势必导致一批低文化青少年层的出现,这是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的社会原因;③不良环境决定论。认为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和冲动性,自控力薄弱,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违法犯罪心理。 从社会方面的预防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惩治司法腐败现象,严肃法纪,在社会中树立法制权威,增强其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同时,大力整治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特别是对毒害青少年严重的“黄、赌、毒”要实行长期的专项斗争,逐步清除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舆论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风气,形成一股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强大社会心理力量。 规范文化影像市场的管理,加强对非法出版物的查禁和打击。同时,要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以寓教娱乐、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引导青少年的文化生活,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加大素质教育推行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方法,注重知行合一,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贯彻《义务教育法》,依法控制学生流失现象。 网络预防1、加强青少年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律 防止青少年网络犯罪,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根本问题是要加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其实,既有的道德观念与计算机道德观念本质上并不存在矛盾,如果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能够用现有的道德去约束,也不可能发生网络犯罪。现在的问题是道德观念淡化,法律意识淡薄,难以约束一些在计算机及网络中的行为,因此需要加强道德修养,通过实践,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道德。 2、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和教育 政府和媒体应对公众进行有关法规、法律和公共道德的教育,特别是社会、学校和家长要对青少年进行有关教育,让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道德伦理的教育同步进行。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懂得,在计算机网络中同样要遵守法律和法规、遵守公共道德,网络是虚拟的,但行为人的行为是真实的,网络是自由的,但人必须受到约束。归根到底,网络中人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行为的反映。要使广大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一些媒体(包括书刊)对黑客问题的描述和报道存在误导,黑客行为的过分渲染、黑客软件的推销和专门网站的建立,对青少年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黑客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 3、清除网络垃圾,净化社会环境 有人把互连网比做“信息高速公路”,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是以光的速度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17]互连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平台。其中有的信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的信息对青少年起着腐蚀、毒害的作用;甚至还有的网站、信息成了引诱犯罪、教唆犯罪的平台。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网吧;切实加强对输出信息的管理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严密监控互连网入口,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使青少年能从网络中吸取真正的营养。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立法技术,对青少年网民进行法律意识的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国都已经形成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然而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连网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专门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定的效率最高的法规,其他的法规还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中国互连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连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18]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在许多条例中,对打击计算机犯罪及违反信息安全犯罪行为作出的规定,是定罪处罚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与一般常规犯罪的立法不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要制定一部完善的有关网络犯罪的法律必须要有法律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等共同来完成,且网络具有较快的升级更新特征,所以这部法律还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提高执法者专业水平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智能、高科技犯罪,此类犯罪案件犯罪现场一般时空分离或犯 罪后立即毁灭证据,犯罪行为人作案手段隐蔽,这些因素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犯罪侦查具有相当的难度。据统计90%以上的计算机犯罪不能被人们发现,形成相当高的“犯罪系数”,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就更少。究其原因,除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高明,被害人防范意识差外,也与网上犯罪侦技力量不强,执法者专业水平不高有关。作为执法部门应根据网络犯罪的侦破工作。同时,在一些重点行列建立网络监控站,实施重点部位的网络监控,力争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保持对网络犯罪打击的一种高压态势。这样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学校预防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正规的学校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设计进行的,加之其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故学校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比的。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今天,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教育的优势,结合新时代特点注入新的内涵,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为主要内容,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方式上,变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内容上,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将新知识、新观念传授给学生。 家庭预防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进行家庭教育,第一,教育内容要全面。既要注意智力培养、能力训练,又要注意社会道德教育,生理知识讲解,更要注意法制教育。第二,教育方法要得当。家庭教育方法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极大,只有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格、一贯要求”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第三,把握教育时机。在对他们教育时,一定要从年龄实际出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生的素材为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间里进行启发和诱导,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家庭榜样示范 有人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天起一直伴随他们的长大成人,因而孩子接触最多、最直接的人是父母。父母的劳动态度、兴趣爱好、习惯以及个性特征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可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还能象面镜子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我国自古就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陆世仪在他的《思辩录辑要》中讲到:“教子是以身率先。”颜之推在他著名的《颜氏家训》中也说到:“夫风化,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由此可见,家庭中父母良好的身教是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3、家庭气氛熏陶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世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的综合,有形指父母的言传身教,无形则是家庭气氛的熏陶。家庭气氛对孩子影响虽然不像父母言传身教那样直接有力,但它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给青少年品德发展带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