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花鱼 |
释义 | 青花鱼,学名鲐鱼,又称油胴鱼、鲭鱼、花池鱼、花巴、花鳀、青占、花鲱、巴浪、鲐鲅鱼。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北可达鄂霍次克海。 中文学名:鲐鱼 拉丁学名:Pneumatophorus japonicus 别称:青花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目:鲈形目 科:鲭科 简介青花鱼学名:鲐鱼 地方名: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鲭鱼、花池鱼、花巴、花鳀、青占、花鲱、巴浪。 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跨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产地产季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讯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 经济价值为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加工技术青花鱼除供鲜食外,还可冷冻、腌制、熏制,加工茄汗鱼罐头和五香鱼罐头等。由于体内脂肪多,肝脏维生素含量高,还可分别炼制人造白脱和鱼肝油。 一、食用青花鱼防中毒 青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鲜食时味美,加工出来的咸品和干品也相当可口。但是食后发生过敏性食物中毒者却屡见不鲜,尤其是食用鲜度较差的鲜鱼,则更易发生中毒。 食用青花鱼中毒的患者,多见于食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颜面及上半身潮红,酷似酒醉样,心悸、头痛或出现荨麻疹,但体温正常,无下泻、腹痛。 食用青花鱼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呢? 国内外的学者曾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大多数认为:引起中毒的原因是青皮红肉鱼含有的组胺所致。当鱼体变质或鲜度较差时,细菌大量繁殖,尤其是摩尔根变型杆菌,可使鱼体内组胺酸脱羧基而形成组胺。也有人认为:由于鱼体本身的自溶作用不断加深使其变质,产生大量的腐败胺,分解后形成组胺,特别是青花鱼属大洋洄游性鱼类,体内酶的活性强,为适应旺盛的新陈代谢需要,故组胺含量也就较白肉鱼类为多。另外,还有人认为,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其他有毒物质与组胺的共同作用所致。 为了防止食用青花鱼中毒,一方面要加强鱼的保鲜,尽量食用鲜度较好的鱼。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鱼;另一方面要在烹制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少或避免中毒现象发生。在烹制青花鱼时,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雪里蕻、山楂、绿豆、小白菜等一起炖煮30分钟以上,即可将大部分组胺解除。如果在烹制前做一番简单的预热处理,即用10%的盐和5%的醋混合水溶液把鱼在锅中氽15分钟左右,将大部分组胺破坏,然后再进行烹调就更保险了。 二、熏鱼 熏鱼,是将生鱼或熟鱼用熏材燃烧的烟加以熏制而成的。青花鱼、鲹(山青花鱼)、鲅鱼、鮸鱼、鳗鱼以及淡水鱼中的鲁鱼、草鱼、鳊鱼等都可做熏鱼的原料。 熏制食品大概起源于人类穴居时代,但较为广泛地发展为商品还是在近代。因熏制品具有独特风味,为人们所喜爱。鱼类经烟熏后,烟中的芳香物质透入鱼肉间而具有特殊的腊香味,烟中所含的酚粘附于鱼体表面而呈鲜艳的金黄色,外观颇美。另外,制品所含脂肪较不易氧化,可以提高制品质量。 鱼类熏制方法有冷熏、热熏、液熏、电熏等。比较普遍采用的是热熏法。热熏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40℃之间,时间一般2小时左右。 熏制用的熏材,一般常用的有刨花、锯屑、谷糠、稻糠、玉米芯、花生皮、茶叶(喝过的乏茶叶可晒干后使用)等,但不得使用多脂木材的刨花和锯屑,因树脂多的熏材能使制品发黑而有苦味,所以针叶树类的木材不能使用。 大规模的生产熏鱼,需建造专用的熏室,以形成批量生产。小量生产或家庭加工自食则可利用现成的炊食锅灶进行熏制。这里只介绍小规模的熏制方法。 1.原料:以新鲜度良好的鱼类为原料,最理想的原料鱼是青花鱼、山青花鱼、鲅鱼等。 2.剖割:先用清水洗去鲜鱼体上的粘液和污物,用背开法将鱼剖开,摘除内脏,并切去头、尾,个头大的鱼要适当截成块,用清水洗净腹腔内的血污。 3.腌渍:经过剖割洗净的鱼,用8%左右的盐进行腌渍,经过10小时左右,取出洗涤,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脱去部分盐,使含盐量保持在4%左右即可。 4.风干:腌渍洗涤后的鱼沥水后,摊放在竹帘上或穿挂起来进行风干,干燥时间为1天左右,干燥程度以鱼体表面没有水分,用手指压鱼时,能很快恢复原形为适当,含水量在65%左右。 5.烟熏:把适量的熏材(最好是谷糠、稻糠、或茶叶)放在锅中,锅下加火,使其锅中的熏材燃烧冒烟,锅中放一铁箅子,把风干好的鱼摆放在箅子上,盖严锅盖,锅下加文火,使熏材慢慢燃烧,约2小时左右,当鱼体表面色泽金黄,肉面红黄时即可出锅,熏时烟不可过火,否则原料熏后会有糊味,熏料可单用一种,也可几种同时使用。 6.熏鱼的贮藏:鱼经熏制后,脂肪的氧化比盐干鱼慢得多,但由于熏鱼的含水量较多,盐分较少,故易腐败变质。用热熏法加工的熏鱼,在常温下只能保存三、五天的时间,为了延长贮藏期,可将熏鱼装入坛内,喷洒上少量的白酒,然后密封,则可存放半月以上。 7.熏鱼的食用:把熏鱼放在容器内,加入葱、姜、花椒等调料,在锅中蒸1小时左右,将鱼取出放在热花生油中炸成棕红色即可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把鲜鱼先行烧、炸等烹调,然后再熏制,用这种工艺熏制的鱼,风味一般比较浓厚。 食疗保健青花鱼鱼肉入药,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之功,用于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肺痨损伤、神经衰弱等。 青花鱼的心含细胞色素C、维生素C等,胃粘膜含透明质酸酶、维生素B12等,胰腺含胰岛素,精巢含鱼精蛋白,卵含磷脂、固醇、神经磷脂等,肝含维生素A、D等。鱼油中富含EPA、AA、是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脑血栓及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成分。 注意:青花鱼一定要吃新鲜的,一经隔潮(死亡时间超过2天),鱼体内会产生过量组织胺,能引起食物中毒,中毒症状:食后30min到3h内,颜面及上半身潮红,出现酒醉反应,心悸、头痛或出现荨麻疹,但体温正常,无泻下、腹痛表现。 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青花鱼的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二经 功效:滋补强壮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痨虚损;神经衰弱。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肉有滋补强壮之功能。主治胃肠道疾病、肺痨虚损、神经衰弱等症。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去除内脏,洗净鲜用。 不良反应及治疗: 青花鱼过敏性食物中毒反应,食后30分钟-3小时内,颜面及上半身潮红,酒醉祥,心悸、头痛或出现荨麻疹,但体温正常,无泻下、腹痛反应。而非待异质所致。对中毒原因物质多数认为红肉内含组织胺所致。当鱼体变质或不新鲜时,大量细菌增长繁殖,尤以莫尔根变型杆菌,可使鱼体内组氨酸脱羧基而形成组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鱼体内含有Sdurine与组胺起协同作用所致。还有人认为是由于鱼体本身自溶作用,因变质而产生大量腐败胺分解后而形成组胺。 功效分类:补益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出处:《中华本草》 营养成分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热量(千卡) 155 硫胺素(毫克) 08 钙(毫克) 50 蛋白质(克) 19.9 核黄素(毫克) 12 镁(毫克) 47 脂肪(克) 7.4 烟酸(毫克) 8.8 铁(毫克)1.5 碳水化合物(克) 2.2 维生素C(毫克) 0 锰(毫克)04 膳食纤维(克) 0 维生素E(毫克) 55 锌(毫克)1.02 维生素A(微克) 38 胆固醇(毫克) 77 铜(毫克) .09 胡罗卜素(微克) 1.4 钾(毫克) 263 磷(毫克) 247 视黄醇当量(微克) 69.1 钠(毫克) 87.7 硒(微克) 57.98 说明: 可食部为每100克食品的可食用部分(不可食用部分包括皮、籽等等) 含量为100克食部(即可食用部分)的营养素含量。 推荐食谱鲜香青花鱼主料:青花鱼500克。 配料:水发黑木耳、红辣椒40克。 调料:资本油、醋、食盐、味精、白糖、黄酒、生姜、蒜瓣、葱头、干淀粉、油、湿淀粉各 适量。 制法: 1)配料洗净,切成丝,蒜瓣剁成米粒,姜切丝备用。 2)青花鱼宰净,在鱼身两侧剞十字花刀,加酱油、黄酒、味精、生姜,食盐,进行腌制。 3)锅放油烧至八成热,将鱼拍上干淀粉入锅炸至金黄色取出。 4)锅留底油,加生姜丝、蒜米、葱头炸锅,放入黑木耳丝、辣椒丝煸炒,加入调料,放鱼, 旺火烧开,中火慢烧至熟,加入盐、味精,余汁勾芡,撒下蒜米,点明油,即可。 特点:酥烂可口,形状美观,鲜香辣。 香酥青花鱼原料:青花鱼、柠檬汁、豉油鸡汁、调味汁 制作:1、青花鱼剖开去内脏,洗净拭干,剪去中间的脊骨,两面以适量盐、胡椒粉、酒涂抹入味2小时以上。 2.进烤箱烤至两面金黄熟透取出,两边涂上一层烧汁和油,续烤至香酥。 酱烧青花鱼主料:青花鱼、柠檬汁、豉油鸡汁、急汁<BR>烧汁:1匙豉油鸡汁和半匙急汁制作方法: 1.青花鱼剖开去内脏,洗净拭干,剪去中间的脊骨,两面以适量盐、胡椒粉、酒涂抹入味两小时以上;2、将青花鱼放进烤箱烤至两面金黄熟透取出,两边涂上一层烧汁和油,续烤至香酥即可。 在青花鱼烤熟后涂上一层烧汁再进炉烤香,不仅可令鱼肉没有干瘪感,而且还带有烤鳗的风味;金黄色的表面咬一口脆脆的,满口清香,鱼肉细腻有嚼头,且没有鱼刺,可以放心大口大口地吃。 香椿青花鱼主料:青花鱼(300克) 辅料:香椿(100克) 调料:植物油(25克) 味精(2克) 酱油(5克) 料酒(10克) 大葱(5克) 姜(5克) 花椒(3克) 盐(2克) 胡麻油(5克) 香油(5克) 制作工艺 1. 鱼宰净,在鱼身两侧划上斜直共刀;2. 香椿切段 3. 锅加油烧热,加葱、姜烹锅,放入料酒、酱油、清汤、精盐、花椒 4. 下入青花鱼、香椿,用旺火烧沸,小火焖熟,加味精,淋花椒油,香油即可出锅装盘。 食谱营养 青花鱼:青花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物;青花鱼体内还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具有扩张血管、防止血液凝结等作用;DHA对大脑细胞、特别对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香椿:香椿是时令名品,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美食。另外香椿还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C、维E、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其次香椿具有抗菌消炎、杀虫的作用,可用治疮癣、疥癞等病。 区别鲅鱼青花鱼和鲅鱼都属于海水鱼类。体型基本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鱼,通称为青花鲅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体高辨别:青花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 从背鳍辨别:青花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 从尾鳍辨别:青花鱼尾鳍上下各有5个小脂鳍;鲅鱼尾部上下各有8-9个小脂鳍。 从颜色辨别:青花鱼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斑纹,腹部淡黄色;鲅鱼背侧为黑蓝色,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