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
释义

成立于1949年9月14日的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走过了55年的奋斗历程,经过不断地更新改造技术设备,全台汉语、藏语节目制作播出实现了数字化,节目播出质量大为改善。通过重点抓节目精品,突出品牌栏目,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12个频率全天播音68小时20分。

电台简介

成立于1949年9月14日的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走过了55年的奋斗历程,经过几代广播人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建设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正在朝着现代广播的发展目标迈进。回顾55年的发展,总结半个世纪的成就,我们真切地感到,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离不开几代广播人的无私奉献。

近年来,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2003年,以全国“广播发展年”为契机,全面推进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广播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原则,设立了新闻综合、经济、交通音乐和藏语4个专业频率,以及新闻中心、技术中心、办公室、总编室,使得电台新的节目播出框架和部门构成更加符合现代广播的发展要求。

青海台现使用中波、短波和调频共12个频率,全天播音68小时20分,中短波和调频广播结合,基本上可以覆盖全省。全台四个频率的节目通过3S卫星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有四个频率的节目还实现了网上播出。

近年来,经过不断地更新改造技术设备,全台汉语、藏语节目制作播出实现了数字化,节目播出质量大为改善。通过重点抓节目精品,突出品牌栏目,节目质量提高很快,先后已有多部广播剧及稿件、栏目分获全国和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青海台还定期和不定期的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数十家省、直辖市广播电台提供节目和稿件,有效地依托全国大广播的系统优势,增扩了对外宣传的渠道。

目前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正以“三贴近”为宗旨,以办活各频率节目以及节目创新为目标,以加强新闻、精办专题、搞活文艺、扩大服务为立足点,推进全台节目的调整与改进,整体凸现出广播电台节目多样化的空间优势,使全台广播形成联动的多层次、多功能、增强可听性的效应,进一步扩大听众收听率,为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舆论宣传服务,也真诚地希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

新闻中心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成立于2003年,现有编辑记者27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5人,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年轻精干的新闻突击队。新闻中心下设时政新闻组、经济新闻组、农牧新闻组和编辑组。2003年底,在电台三项制度改革中,新成立了新闻中心,经过资源整合,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电台内部新闻资源共享,减少了人财物的浪费。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负责新闻综合、交通音乐、经济、藏语频率的对外采访工作。多年来,新闻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充分发挥广播新闻快、活、新的特点,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服务大众生活。在播出的稿件中,新闻中心记者采制的稿件屡获好评,在一年一度的青海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新闻中心的稿件也连年获奖。

改革发展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2003年,以中国“广播发展年”为契机,中面推进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广播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原则,设立了新闻综合、经济、交通音乐和藏语4个专业频率,以及新闻中心、技术中心、办公室、总编室,使得电台新的节目播出框架和部门构成更加符合现代广播的发展要求。青海台现使用中波、短波和调频共12个频率,全天播音68小时20分,中短波和调频广播结合,基本上可以覆盖青海省。全台四个频率的节目通过3S卫星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有四个频率的节目还实现了网上播出。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采集工作上也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新闻报道深入到农家的田间地头、企业的厂房车间、三江源头的草山牧场、昆仑山下的兵站哨卡,把这些百姓身边的新闻报道出来,贴近百姓生活,成为真正的人民广播电台。

节目改造

经过不断地更新改造技术设备,全台汉语、藏语节目制作播出实现了数字化,节目播出质量大为改善。通过重点抓节目精品,突出品牌栏目,节目质量提高很快,先后已有多部广播剧及稿件、栏目分获中国和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青海台还定期和不定期的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数十家省、直辖市广播电台提供节目和稿件,有效地依托中国大广播的系统优势,增扩了对外宣传的渠道。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正以“三贴近”为宗旨,以办活各频率节目以及节目创新为目标,以加强新闻、精办专题、搞活文艺、扩大服务为立足点,推进全台节目的调整与改进,整体凸现出广播电台节目多样化的空间优势,使全台广播形成联动的多层次、多功能、增强可听性的效应,进一步扩大听众收听率,为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舆论宣传服务,也真诚地希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

报道特色

报道方向

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主流媒体优势营造舆论强势和加大引导力度的规模性武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及时、科学地设置议程,提高策划组织水平,调动各种手段,提供坚实保障,使主题宣传做到既有针对性和影响力,又有引导性和感染力。近期新闻中心在新闻综合频率开设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栏目,以鲜明的主题、凸显的位置、密集的稿件和广泛的覆盖,形成强大舆论强势,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

时政报道

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和活动,是开展新闻报道的优势资源,要用新闻的眼光和专业的手段,进一步开掘和利用好这一丰厚资源。要按照相关规范及时准确充分地报道好会议和领导人活动,同时内外配合达成共识,提高质量改进方式,转化分流拓宽渠道,因时制宜灵活变通,在跳出会议抓新闻、增强报道亲和力、提升新闻价值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连续报道了省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情况和成果。这组专题报道一改程式化的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常规老套,以及司空见惯的"公文语言、行政腔调",都以现场实录的采编方式推出,直奔主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为把我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重在拓展、解读、分析和思辨,集中体现广播的的观点、深度和特色。要拓宽思路和选题,注重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中破题,主动介入和调查研究,进行理性分析、思考和透视,用观点和事实进行立体式的有效引导。新闻中心每逢全省两会和有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事件,都开辟专题报道栏目,并且着力在报道内容和形式方面大胆创新突破。例如,通过跨区域实地调研采访,采用对比、对话、辨析的方式,对如何加快青海资本市场发育、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整合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模式等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可读性的深度解析,对于促进干部群众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起到了明显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亮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广播的长项优势,是构成党报舆论引导力的重要部分,既要保持相当的分量,更要改进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树立符合时代潮流、贴近大众的典型价值标准,转换报道的视角和方式,解决量多而平淡、反应迟缓被动、社会反响不大的问题。对于重大典型,党报一定要先声夺人,发人所未发,调动各种手段做亮做大做特。

大民生报道

加强民生报道,是贯彻"三贴近"原则,创新党报宣传、改善党报形象的重要突破口。广播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真正树立人民群众是主体和主角的意识,体现深挚的民生情怀,满腔热忱地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在宣传报道中注意转换和选取民生视角,强化版面和专栏引导,让基层和群众的声音成为主流声音,把群众的评判作为检验报纸影响力的根本标准。

舆论监督

面临的复杂形势、多变的社会环境,为报纸监督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空间,对此主流媒体一定要有所作为。广播一定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对舆论监督、热点报道和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敏感性报道,要有新的深刻认识,不能自动放弃责任和话语权。对待此类报道,头脑要清醒,态度要积极,事实要拿准,方式要灵活,报道要艺术,作风要务实,做到先入为主、形成正调,高出一筹、形成水准。针对广播宣传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实际问题,还要注意抓好几个关键环节。抓策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台务会的统一部署和决策下,充分发挥总编室的统筹协调、策划指挥功能,落实部门组织实施的具体项目,靠大策划带动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宣传,大宣传带动大效益。抓精品。牢固树立品牌和精品意识,把打品牌、出精品作为广播内容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拳头和抓手,打造系列新闻精品,扩大广播的品牌影响力及其转化效应。抓贴近。贴近才能贴切、才能贴心,对于广播宣传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贴才能捕捉有重要价值的细节,将其作为新闻报道的要素,充分加以开掘和利用,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广播的亲和力,增强广播宣传的效果。抓机制。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对于广播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民生新闻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和省政府纠风办联合开办了《青海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青海政风行风热线》播出采用经济、新闻综合、交通音乐三个频率并机同时直播的方式,听众可在三个频率同时收听到该节目。自开播以来,听众反响热烈,平均每周打进70多个热线直拨电话反映或咨询各种关乎民生的问题,促进了各部门、各行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节目中群众反馈意见达3200条,回复及解决率在90%以上,使该栏目在社会各界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随着《青海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的开播,省直有关部门和行业以分期分批走进直播间或通过电话连线直播的形式,介绍本部门的工作职能、便民利民措施,解答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问题,扩大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增强各项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使这个节目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

节目特色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民生新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迎合了当前受众的诉求。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角是普通民众,报道的主题是百姓生活,报道的风格是通俗亲切,小中见大,报道的范围是本地街头,寻常巷陌。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状态的新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的重视:农民工工资的追讨问题、天价医药费问题、城市中小学高额择校费问题、住房价格高涨问题、居民生活中煤气、自来水、公交车等调整价格听证问题等,许多过去浅尝辄止或不敢涉足的新闻禁区越来越多地成为了民生新闻的活水源头和不断的深层挖掘的目标所在。民生新闻是应对媒体激烈竞争和推进广播新闻改革的需要。随着媒体分众化时代、窄播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的强势崛起,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改革创新,作为省级广播媒体,既尝到新一轮广播复兴的甜头,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青海台及时调整自己的品牌战略,根据差异化策略对节目进行重新定位和改造。率先以民生新闻为突破口,带动其它栏目的改造。广播要想在新闻大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追求个性化、异质化,也即个性化生存途径。这就像电视追求好看一样,广播要追求的是好听,这就必须将新闻做精做巧。针对新的竞争态势,打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口号。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立足于民生、民情、民意。

报道特色

报道内容平民化

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固然要体现,但在日常报道中对百姓身边的小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百姓生活无小事。 当然,小事并非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而是关系到广大百姓切身利益、影响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包括社会公德、邻里家风、社会治安、消费购物、看病、就业、上学等等。

报道、手法多样化

民生新闻节目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是民生节目获得听众好评的又一成功因素。《青海政风行风热线》的不少信息来源与素材来自于听众报料和提供。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多种畅通渠道,给普通百姓一个充分自由表达呼声的平台。直接及时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吸引听众的关键所在。此外,为吸引更多的移动人群收听参与节目,还增加了新闻话题短信互动环节,主持人经常一边播新闻一边检索信息平台,综合归纳反映听众的观点和看法,真正实现了新闻的互动式播报。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信息平台,新闻的制作不仅仅是新闻栏目的独立行为,其背后是强大的民众支持,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得到极大的提升,由此又促进了听众参与的积极性。

品牌营销立体化

一个成功的栏目,必须靠品牌化经营来获取受众市场,提升栏目的知名度、美誉度,不仅要在节目质量上下功夫,更需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节目的营销、策划、包装。对栏目的听觉效果、制作理念和采访行为等进行了细致的策划、安排和执行。针对广播低成本的特点,《青海政风行风热线》在一些节假日、纪念日,结合节日主题,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到广场、步行街举办咨询活动。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百姓提供各类政策咨询,接受投诉,释疑解难。而节目的主持人、记者也利用这一机会与听众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宣传介绍节目。这种户外宣传推广活动的优势就是投入较少、成本较低,但效果很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