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岛总督官邸
释义

青岛总督官邸(也称提督楼、迎宾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整个建筑坐落在信号山脚下,依山面海,整个建筑气势宏伟,是一座典型的古堡式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岛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德占山东青岛时期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

历史

此楼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1903年开始动工修建,至1906年基本完工。连同此楼附属花房、凉台等附属建筑,到1908年方全部完工。全楼建筑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建筑预算45万马克,结算时全部费用达100万马克。据说时任总督因为奢侈而受到德国议会弹劾。

建成后,这里便一直作为德国在青岛总督的官邸,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取代了德国在青岛的统治权,这里成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的官邸。1934年,提督楼正式改作迎宾馆。1938年1月日本再度侵占青岛,改此为国际俱乐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此楼恢复为迎宾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及西哈努克等外国贵宾,曾先后在这里下榻。改革开放以来,提督楼(迎宾馆)开始对外接待,还被利用举行宫廷婚礼,很受欢迎。1995年国务院将此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正式将此开辟为旅游景点,可使市民及外地游人一饱眼福,并于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AAA级旅游景点"。

外貌

该建筑系石、钢、砖、水混合体,大部用花岗岩砌就主体,所以又称“石头楼”。全楼分为四层,最高处为30多米,楼顶四面呈不对称结构,有大理石圆柱拱起的尖堡,有山崖般的大斜面造型,极富变化,并饰以明丽的红蓝顶色,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精巧纷呈的宫殿。

内部?

?该楼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该建筑面积为4083平方米,高三十余米,大厅高九米,餐厅高七米,房间大多高四米。外墙、楼层之间厚达60多厘米,隔音隔潮,且冬暖夏凉。双色花砌成的墙面饰有精美的石雕,不对称的平面使轮廓参差错落,楼内装饰陈设异常华丽:铜制灯具、彩瓷镶嵌壁炉、雕花的天花板造型各异。“人”字型地板、光亮洁净的水晶壁镜、铜条镶嵌的木质家具完好如新。 尤其是那台1876年德国生产博兰斯勒钢琴更是旷世珍品,大型水晶紫铜吊灯似花苞待放,仿佛置身于富丽堂皇的宫殿内。部分外墙饰以花岗岩作装饰,石料加工粗朴。 正门墙上由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饰,墙角伸出一根粗大的石柱,由之引出的“锚链”环系于太阳四周,以石料凿成帆结作装饰,在波浪饰檐头上伸出一只诺曼底龙头.

曾下榻于此的名人

迎宾馆曾为德国提督官邸,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官邸,中华民国收回青岛后,先后有韩复榘,汪精卫,周佛海,蒋经国等军政要人下榻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林彪,陈云等也曾下榻于迎宾馆。

此外,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阿尔巴尼亚国家主席谢胡·巴卢库,柬浦寨国王西哈努克及夫人等国外的政府首脑也曾下榻于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