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Wintel
释义

Wintel即Wintel架构。字面上是指由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与Intel CPU所组成的个人计算机。实际上是指Microsoft(微软)与Intel(英特尔)的商业联盟,该联盟意图并成功地取代了IBM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所以也称为Wintel联盟。Wintel联盟垄断桌面端长达20多年。依靠英特尔的摩尔定律和微软Windows系统的升级换代,双方通过共同辖制下游PC生产商而不断攫取巨额暴利。但因为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兴起,微软宣布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将支持ARM处理器 。ARM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使得Wintel联盟已经出现裂痕。

Wintel“劈腿” IT诸侯乱战

目前来看,ARM、苹果和谷歌无疑是移动终端市场的赢家。但是,随着英特尔、微软加入移动乱战,竞争才刚刚开始,成败尚难定论。

得市场者得天下。在市场风向转变之下,微软和英特尔这对统治了桌面20多年之久的盟友不攻自破。在1月6日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英特尔宣布推出上百款平板电脑,其中,除了采用微软的Window Mobile操作系统,相当大一部分产品采用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还有诺基亚和英特尔合作的MeeGo系统。随后的1月7日,微软总裁兼CEO史蒂夫·鲍尔默也表示,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将运行在“一切设备”上,包括采用了英特尔竞争对手ARM芯片的平板电脑。长期以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只应用在使用了英特尔芯片的桌面产品(PC、笔记本和上网本)。

双方此次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开放姿态和高调表态,表明了这对曾经坚不可摧的微软英特尔Wintel盟友关系发生转变,从盟友走向联合+竞争。

难以固守的利益同盟

Wintel联盟垄断桌面端长达20多年。依靠英特尔的摩尔定律和微软Windows系统的升级换代,双方通过共同辖制下游PC生产商而不断攫取巨额暴利,占据桌面端80%~90%的市场份额。为了维护利益,双方曾一致进行高度的技术合作。

随着苹果iPhone和iPad的热卖,全球掀起了移动消费的热潮。据iSuppli公司统计显示,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30%。同时,iPad出货量增加近7倍。花旗集团预测,2011年平板电脑的销售数量达到3500万台到1亿台不等。与此相反,Wintel联盟所固守的PC市场增长乏力,甚至呈现萎缩态势。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畅销,让ARM公司一跃成为移动芯片的老大。ARM芯片凭借低功耗、待机长等技术特性而广受下游芯片商和手机制造商的欢迎,ARM公司还通过专利授权的商业模式让ARM芯片得以广泛应用,占据移动终端市场高达98%的市场份额。移动终端市场的成功,让ARM公司野心勃勃地准备进入英特尔固有的PC市场。年初Windows宣布支持ARM芯片,无疑又为ARM进军PC市场铺平道路。

移动互联网的潮流势不可挡,新的竞争对手正在崛起,英特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苹果IOS、谷歌 Android等系统平台的夹击之下,微软也显得步履踉跄。目前各移动终端厂商如苹果、诺基亚、黑莓、三星等纷纷打造自己的系统平台。苹果凭借iOS占据移动系统平台的半壁江山;2007年,谷歌推出Android系统,并凭借免费和开放模式吸引了下游终端制造商的响应,风头直超苹果。2010年12月,谷歌又宣布推出基于PC的Chrome系统,更是加快了抢占微软PC市场的步伐。

“得终端者得天下。苹果的iPhone和iPad颠覆性地改变了以PC为主导的终端市场。这对微软和英特尔肯定是一个很大压力。” 原微软技术总监李云霄表示。

争霸赛重启

面对ARM的野心,苹果和谷歌的攻城略地,英特尔、微软也不甘错失移动消费热潮。

英特尔于2009年宣布研发新型的移动平台芯片,并与诺基亚联合开发移动系统平台MeeGo,抢夺移动终端市场。不到一年,2010年9月,英特尔发布了新型凌动处理器,用于上网本、平板电脑、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等领域。2010年12月,英特尔又宣布专门成立上网本及平板电脑部门,全力布局移动终端市场。

微软也不甘示弱,加快布局移动市场。2009年10月,微软推出Windows Mobile,并与数十家手机设备商建立合作;2011年初又宣布与ARM合作拓展平板电脑。

目前移动终端正重蹈PC历史,上演诸侯争霸的一幕。未来,IT市场格局将如何演进?谁将是这场争霸赛的最大赢家?

目前来看,ARM、苹果和谷歌无疑是移动终端市场的赢家。但是,随着英特尔、微软加入移动乱战,竞争才刚刚开始,成败尚难定论。

对于英特尔与ARM架构之争,中国半导体协会秘书长陈贤以话题敏感、市场变化很快为由,拒不发表评论。但他表示,未来PC不可能消亡,芯片市场不可能出现一家通吃的局面。

目前来看,ARM要想代替英特尔显然尚不可能。“ARM进入PC市场,不是简单地在PC中引入芯片即可,还需要下游制造商、设备商、软件商等各个层面的支持,这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 英特尔中国通信事业部黄亚昌表示。事实上,ARM CEO伊斯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PC不是ARM的目标,那是英特尔的领地。

“英特尔芯片能耗大、温度高,但计算能力强,未来它在计算能力强的地方还是有用武之地,如服务器端、桌面端。ARM在移动终端方面有优势。至于二者能否成功抢夺对方的市场,要看各自的能力。” 李云霄认为。

从未来消费电子终端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电子将呈现细分化、融合化的趋势。各种终端会在多元化格局之下,实现无缝对接。“比如电视抢占的是客厅,PC抢占的是书房,移动的时候需要移动终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每一种终端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但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取代。融合终端如平板电脑,也不会成为主流。”赛迪顾问消费电子研究事业部经理刘晓静表示。

在操作系统方面,微软的Windows在桌面端具有一定优势,但非桌面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几乎已经被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平分天下。随着微软、英特尔的加入,谷歌Android、苹果iOS、黑莓BlackBerry OS、诺基亚Symbian(或MeeGo)以及三星Bada将展开激烈竞争。

芯片市场有英特尔、ARM等。在这种市场趋势之下,IT产业将从Wintel双寡头时代进入多对多的多元化时代。

新一轮的争霸战才刚刚开始。

Wintel联盟现裂痕

因为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兴起,微软宣布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将支持ARM处理器 。ARM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竞争对手,Wintel联盟已经初现裂痕。最近微软建立一个全球数据网络,开发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Azure。将自己的应用程序搬到线上,甚至连Office也被逼上线,即使它的功能有限。更重要的是微软也向反垄断机构让步,更多地拥有开源标准。

在其它领域,微软依然麻烦重重。尽管投入数十亿美元,可网络服务依然亏损。除了Xbox Live外,新网络服务吸引眼球极少。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在美国只有13%的市场份额。微软的移动业务一片混乱。最近匆匆砍掉新的智能手机Kin,这款手机只有48天寿命。今年晚期,微软推出新的手机操作系统。在平板电脑上微软也落后。

相比而言,英特尔的老大欧德宁要稳当一些。当英特尔刚刚在与AMD的竞争中有所弱化时,他迅速降低成本,修正了公司目标。他预期英特尔的芯片会最终进入到每一个智能设备中,这些设备带有连网功能。

为此,欧德宁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一个新的处理器——Atom上。英特尔不再是让芯片更为强劲,而是让它更便宜,更省电。通过此方法,制造商会明白将芯片放在手机里、放在电视里、放在缝纫机和机器人里很经济。因为这些设备需要特殊的项目支持,所以英特尔开始进一步深入到软件市场。2009年6月它收购了WindRiver,这家公司为嵌入式处理器开发操作系统。

尽管如此,英特尔依然面临障碍。虽然现在Atom已经支持大多的上网本,但是它离真正的成功还很遥远。ARM的芯片更省电也更便宜,因为它的授权费用很低,许多的客户利用代工厂来生产。英特尔可能不愿放弃肥厚的利润,从而为下一代Atom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英特尔的管理层很乐观,他们相信Atom会更吸引制造商,因为开发者可以依赖英特尔架构,不必再学习其它技术。更重要的是英特尔相信它可以制造更小的晶体管,使Atom芯片和其它芯片一样利润可观。当然这还涉及一个长期的争议:只要摩尔定律有效,英特尔就稳如泰山;但另一些人认为定律迟早会面临物理困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