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琴什 |
释义 | 琴什,资深网评人,惠州人。在今日惠州网开有个人博客,经常发表原创性评论文章。以自然、尖锐、速成的行文风格著称,内容多涉及民生、民权、民意,敢于揭露社会不良风气,博文时常见诸报端并被各大网站转载。 行文风格与涉及较多的内容行文风格:自然、尖锐、速成 内容多涉及民生、民权、民意,揭露社会不良风气 荣誉先后被今日惠州网评为“博客之星”和“草根作家”,并代表惠州网民参加“惠州市首届书记市长网友见面会”,与惠州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问政面对面。在惠州网络民间发起的“惠州市十大知名网友”中位列第三,多篇博文入选“最具价值评论奖”。 代表作《凭什么平均工资最高的总是机关》 《凭什么领导按摩要我们买单》 《别动辄把地摊与文明城市对立起来》 《别总抱怨“中国式”排队》 《别让工会沦为维权的牺牲品》 《没收地摊无异于强盗无法无天》 《“诚信政府排行榜”实则贬低政府》 《女大学生忙征婚无异于浪费高教资源》 《电动车岂一个“禁”字了得》 《小学生砍老师不能只归咎于家庭教育》 《网络问政应时刻提防“闲扯”》 《公车带标行驶是对政府公信力的鞭策》 《把婚姻当买卖是人类的悲哀》 《岂能把加分的公示当成捉迷藏》 《高招咨询不应成为忽悠命运的角色》 《把领导当“后台”是对领导的不敬》 《菜馆“潜规则”拷问企业社会责任》 《拷问企业的社会责任》 《别拿国学来掩盖功夫诱导下的“开心”》 《高考人数减少和就业难不互为因果》 《北大限制参观背后的人文博弈》 《同工不同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畸形》 《高校招生按地区录取公平吗》 《禁止学生租房必先杜绝学生成猪》 《民族要强大,从不说脏话做起》 《公务员攀比待遇障显执政背民》 《别简单夸大莞惠城轨的“速度”》 《加分政策是对高考公平与权威的挑衅》 《社平公资虚高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涉黄消费单只是公务腐败的冰山一角》 《别让年休假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市长“骂政”是执政水平的进步》 《考试院,你还要忽悠多久》 …… 言论节选(一)关于教育——“其实我同意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但请注意,我要的市场化不是指高等教育的收费市场化,而是指培养人才时要遵循市场导向。高校培养人才的最高境界不是看其学科有多么齐全,也不是看其硬件有多么豪华,更不是看其教师队伍有多么牛,而是看其培养过程的市场化导向。” ——“大学应该往“专”的方向发展,比如,财经类大学就应该努力培养财经类人才,不要分心去搞工学理学等学科,而师范类大学就应该专注师范生的培养,别搞出个“综合性大学”来,农业类大学同样应该做好本份工作,不应该将所有学科都揽入怀中。大学如果不分门别类的话,那么名字前面的“财经”、“师范”、“农业”、“理工”、“工业”……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把所有这些都去掉,统称为“大学”算了。” ——“大学扩招没有错,但只有具备分流的扩招才是成功的,如果只是单纯地增加专业增加名额,那叫泛滥,那叫连小学生都不如的简单的加减乘除的产物。大学扩招没有错,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但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需求地扩招,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就好像不断批量生产着过剩的废物。” ——“3+X+文/理科基础”的方案,设想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没想到在这基础上又推出了变标准分为原始分的改革,个人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吃饱了撑着。很明显,“X科”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你考试院再怎么研究再怎么出题也不可能做到不同“X科”的难度深浅一致,也即地理和历史相对政治来说可能更容易拿高分,而化学相对生物和物理来说也可能更容易拿高分,这就存在了方案本身非常明显的不公平,叫考生如何能接受? ——“生活,是很泛的大类,无疑,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看你怎么去尝试和适应,有些生活是必需的,有些是可有可无的,有些是不必的,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去生活,不能一味地随大流。比如,人家竞选学生干部去了,自己不一定要这样做,关键看自己适不适合做学生干部或做了学生干部和没做学生干部哪个更有价值。” ——“年轻的心抑制不住拉近距离的欲望,当一枝箭射中一颗心的时候,那不是中的,而是理智之前的滴血。正处于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不很成熟,特别在心理上,普遍存在“隧道视野”,过早接触这些从长远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弊端。真正的恋爱应该伴有爱情的闪现,它时刻与责任挂起钩来,恋爱不只是恋,更多的是在爱,一切以后的事情都归结为爱。于是它不是玩物,也不是试验品,故完美的一段注定需要双方的全身心投入。然而我们身负重压的中学生不能做到,应该说绝大多数都做不到,那部分可以做到的人,决不能不谈运气成份。” ——“于是我们无需再谈考试的重要性,在人与关系操纵的社会也本不需要将重要和次要分的那么清楚,说考试重要也行,不重要也罢,反正考与不考在形式的定义上是趋于一致的。所以,我们一直嚷着要求高考、研考等考试的改革都是浪费口舌,只要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改革这个社会的利益惯例,也就不会有同台竞争那种称得上公平的一天。换言之,一切的政府行为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下都变得苍白无力,于是无用功每天都在做。” ——“教育还没产业化,不是一种盈利行为,没有必要为了那点择校费而压低“常规”招生名额,使得本可以上线的考生却未能上,难道不是害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少年吗?一条分数线就可能断送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但这线要划得“明明白白”才行。” (二)关于社会——“网络问政的路还很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急躁和闲扯不是政府惯有的作风,唯有广纳良言,官民同心,方能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权为民所用不是简单地禁止人民有所作为,情为民所系不是只站在某部分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利为民所谋不是只为某些人排忧解难。作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必须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决策。城市交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能片面追求一步到位,不能轻易否定一种出行方式或交通工具,而应该站在更长远和理性的角度出发,积极去规范问题的根源,这显然比“禁”更有现实意义。” ——“轻人思想开放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这叫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但此开放非彼开放,不是让性彻底解放,而是开拓视野、海纳百川、行事有度。换言之,每个人都具备拥有套套的权利,但不意味着拥有它就可以无节制地滥用它,套套如心结,用一个套,打一个结,用得越多,结就越多,所有的结汇成了心中无穷的顾虑,最终无法解脱、不能自拔、含恨一生。” ——“光明正大地出入高级酒店贪恋美色却美其名曰“保健”、“疗养”,更可恶的是,居然还把消费单据拿回单位报销,而且这样的费用居然还可以报销,实在想不出更恰当的词来形容这种行为的无耻程度。如果这也算公务,那是不是意味着领导干部回家陪老伴睡觉也叫公务?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请领导干部给纳税人一个正当的报销理由。” ——“但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应该充满着抱怨,善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才是国之大法。如果机关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为谋、权为民所用,人民也愿意支付高一点的工资,这完全符合市场规律,但事实上呢?越来越多的人撞破头也要往机关里面挤,为的是什么,还是单纯的“为国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错,只为收入稳定而来,只为谋权夺利而来,只为变身父母而来,这是“收入拉动需求”的最典型体现。” ——“我们不能把地摊当过街老鼠,那是长久累积下来的低俗蜕化的人类情感,完全不是文明城市应该有的精神内涵。我们也不希望地摊将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先富没有带动后富的极端表现。我们能做的只有引导和尊重,希望地摊成为一种着实可行的富裕之路。”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说到底,时代变了,人的“生理需求”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我们还沉浸在指点80后90后的种种问题时,其实各个年代的人都在变,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暴力,现实社会俨然蛇鼠一窝了。” ——“脱光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一般人的脱光不叫“写真”,只能勉强称得上“裸体”,人见人吐,更别说喜欢了!但明星们的脱光就不一样了,他们已然被人们奉为“金枝玉叶”,哪怕露出那么一点点也值得大赞特赞,也值得在各大媒体长篇大论,也值得花一大堆钱买来珍藏,说实在,这是人类“变态”的心理,不就是身体吗?” ——“就好比认人,发型只是形象的载体,无论发型怎么改,这个人还是这个人。“规范汉字写法”就好比认定某人只能做一种发型,一旦更换发型,就不是这个人了。” ——“熙攘天下,无谓利来利往,面包和牛奶总会有的,但不能因此伤了爱情,结婚不是理想,更不是一本帐,备一颗心,同样幸福连理。” ——“社会进程中,鼓励、支持创新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怎样的社会就必须由怎样的人来适应,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危机四伏的世界,也必然无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由此看来,应该给人类一记耳光,给基因一次突变,给社会一个希望。” ——“莞惠城轨给惠州市民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究竟如何才能使莞惠城轨的效用最大化,将是未来几年两地政府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让名义速度成为实际速度,莞惠之间才叫无缝连接,而惠州才能真正融入珠三角核心经济圈。”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