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王柱村 |
释义 | 秦王柱村简介秦王柱村位于山东省莒南县相沟乡,距县城西南20公里处,现有160户,560口人。自被列入沼气国债项目村后,该村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把发展沼气列入全村主要工作之一,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沼气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全村共建沼气池108座,适合建设沼气的农户基本都建设了沼气池,并全部达到了“一池三改”标准,成为远近闻名的沼气示范村。 秦王柱村发展该村“两委”按照上级要求,为全体村民利益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考虑,高度重视发展沼气,及时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及建设代表会议,结合本村实际,对发展沼气工作进行了细致研究,做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同时强化宣传,强力动员,将建设沼气的好处和作用介绍给农民群众,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并组织村民到本乡和外地沼气建设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增强了村民建设沼气的信心和决心。在此基础上,该村将全村沼气建设任务分解到每个组,落实到每个沼气建设户,确保了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稳步推进。 该村科学规划施工,高标准建设。为高标准建设沼气,保证沼气池建设进度和质量,一是该村组织专门的施工队伍,村委主任亲自挂帅,对沼气建设进行具体规划,同时聘请2名优秀技术员具体负责沼气建设,协调购置2套建池模具,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规划。二是先在本村建立了5户沼气示范户,引导农户参观学习,以点带面,带动全村沼气建设发展。三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明确“一池三改”的具体内容、标准和要求以及“一池三改”的意义,通过示范引导,确保所建池气池均达到“一池三改”的标准。 三是引领新理念,建生态家园。该村在建好沼气池的基础上,将“板团”路北侧新住宅区规划建设成为生态家园示范区,要求每户建一座沼气池,进行“一池三改”,并且将沼液沼渣施用于菜园花园,实现“猪一沼一园”的生态模式。同时搞好户间道路硬化,菜园种植,植树种花,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该村初步调查统计,一个10立方米沼气池,年产沼气450立方米,基本满足了一个农户家庭的生活用能,一年可节煤1.5吨,节约开土900元;其沼液、沼渣可做有机肥料,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每户节约农药化肥开支120元。沼气建设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建池户年均新增出栏肥猪1.2头以上,每户可增收150元。仅此三项该村的沼气建设可为农户每年增加收入12.64万元。沼气建设是利民利村的好事、实事,百姓都称沼气是惠民工程。通过沼气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该村的稳定和团结,为推动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村的“三堆”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彻底治理。其次,建设沼气使农户居家卫生得到了显著改善,减少了钩虫、蛔虫、痢疾等疾病传播,减少了人畜交叉感染,降低了人畜的发病率,从病虫生殖源头切断传播途径,保障了群众安危。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家务劳动,改变了生活方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